市文化事业发展规划(3)

2025-04-30


  进一步深化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通过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适时制定出扶持、资助、指导三种层次并存的改革方案,从养艺术转向培育、指导艺术发展和繁荣,使艺术创作、生产、演出、营销都处在市场竞争与广大观众选择的机制下,激励艺术团体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大众。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在省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文艺人才和一大批优秀的文化艺术管理经营人才,争创“梅花奖”。
  加强艺术教育,遵循艺术教育规律,不断强化艺术教育质量,探索教育新模式。安阳艺校要整合现有资源,调整专业设置,寻求与其它高校合作,联合办学,校企联合办学,尝试订单式教育,争取办成艺术类高等专科学校。
  2.社会文化事业
  加强城乡文化建设。结合我市城市的功能和定位,高起点统筹规划城市文化建设,塑造鲜明的城市文化形象。将城市文化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之中。要根据“建成文化强市”和“安阳文化中心示范区”的目标,在城市文化发展上科学规划、提高品位、形成特色,努力形成全市文化集聚、辐射中心。各县(市)要着力在城市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文化人才、文化社区等方面注重地方特色,体现人文内涵,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个性鲜明的城市文化。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深入发掘民俗文化、民族民间文艺资源,积极创建全国和省民间艺术之乡、特色文化之乡,发展和引导集镇商贸文化、乡村假日文化,举办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农村文化活动。加大文化扶贫力度,加大对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投入。继续开展文化先进乡镇(街道)建设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满足农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
  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以创建文化先进县为龙头,全面推进文化带(长廊)社会文化重点工程建设。在坚持标准、动态管理的基础上,到2010年,市级文化先进县达到在全市县(市、区)总数的50%左右。进一步活跃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广场文化。继续办好广场文化活动、节庆文化活动。鼓励文企联姻、文化单位与群团合作共同承办社会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开发地域特色文化。在加强研究、保护的基础上继承创新安阳悠久灿烂的文化,组织“一地一品”特色文化资源开发。以本地文化资源为纽带,推动多个领域的联动策划、系统开发和系列发展,加强地区间联动成片开发共建,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和安阳区域特色的文化新形态。做好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建立分级保护制度和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团体)、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等的申报、审核和命名机制。
  加大我市群艺馆、文化馆和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场馆和设施建设力度。“*”规划的前两年,完成市群艺馆美术中心和音乐厅后续建设。到2010年,县文化馆、图书馆,乡文化站达到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市内各区建有综合性的文化活动中心,社区、企业、学校、机关建有多功能的文化活动室,积极发展城乡文化中心户,在全市城乡初步形成各类文化设施齐全、布局合理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3.公共图书馆事业  
  健全完善公共图书馆网络,形成类型齐全、布局合理、藏书丰富、检索便捷的市、县、乡镇(街道)三级图书馆(室)体系。逐步把公共图书馆建设成为当地的中心馆和枢纽馆,起到龙头和示范作用。要在全市城乡大力发展图书馆服务网点,形成辐射网,形成寓文献阅读、情报服务、文化教育、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多媒体、多功能的文化服务设施。进一步建成由公共图书馆与高校、科研等系统的图书馆和情报机构组成的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体系,加强文献信息综合服务。广泛开展群众性读书活动,开展全民“知识工程”活动,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下一篇:乡人大主席团年度工作计划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