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积极实施“强民工”,努力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在当前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转变劳动者就业观念是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要强化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要鼓励支持各类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依法开展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计划利用藕塘职教园区师资力量强、培训实力好的优势,加快实施院企联合培训,提高企业职工的职业技能。鼓励劳动者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要重点做好创业培训,加强创业意识教育,转变就业观念,营造鼓励自主创业的社会环境,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要全面落实就业培训质量督导制度,全面提升我区就业培训的品位,提高就业培训基地的培训质量。
(四)积极实施“惠民工程”,努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构建覆盖城乡、更加完善的社保制度体系,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一是加快社会保障城乡统筹进程。加快构建惠及所有农民的“广覆盖、多层次、可转换”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向农业企业职工、农业个体从业者全面开放。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投入增长机制、政府保养金分类调整机制和纯农民基本养老金正常增长机制。建立被征地农民政府“保养”置换“城保”的机制,提升被征地农民的保障层次。鼓励纯农民参保层次由“农保”向“城保”转移提升。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研究出台双置换工作的有关实施意见,全面落实放弃土地承包权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二是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做好社保扩面和“断保”接续工作。加强扩面征缴工作,重点抓好以私营企业职工、乡镇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等非公经济从业人员和农民工等“社会特殊群体”的参保工作。三是加大社会保障惠民力度。利用2009年一年时间,对全区2008年12月31日前纳入社会化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分期分批全部进行健康体检。
(五)积极实施“安民工程”,努力促进维权。全面贯彻实施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等三部法律,牢固树立“双维护、两服务”的理念,紧紧抓住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调处等环节,切实加大和谐劳资关系建设力度。一是推进劳资双方维权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劳资纠纷处理和服务平台建设问题。按照市局的要求,加快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建设,构筑起本区域内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通过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建设,建立健全全区企业劳动保障信息数据库,并实施动态监管,及时掌握全区企业在用工管理、社会保障、劳动条件、劳动力需求、工资支付和劳动关系等方面的实时信息,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详实的依据。二是推进劳资集体协商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三方协调机制,定期研究解决劳动关系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引导企业和职工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建立职工工资随企业经济效益的变化而调整的机制。三是推进劳动保障诚信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和谐劳资关系企业”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深化企业劳动保障诚信体系建设。四是积极探索建立适应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监察、劳动仲裁之路,继续坚持劳动保障监察、仲裁和信访三位一体的工作运行机制,实现三种职能配套联动和优势互补,形成具有**特色的劳动保障维权机制。
(六)加强作风效能建设,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的履职能力。以“机关服务年”活动为推进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的重要抓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履职能力,为劳动保障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障。分类别、多层次组织实施培训,提升干部队伍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科室、事业单位之间组织实施交流轮岗,激发干部队伍活力,为年青干部提供多岗位锻炼成才的机会。完善内部管理,规范业务流程,加强内控和监管,构建明确规范、公开透明、科学严谨的制度体系;优化部门职责;理顺工作关系,形成权责明晰、协调高效、执行有力的运行机制。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切实解决机关效能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使全体工作人员在解放思想上有新突破,在参与发展上有新举措,在服务水平上有新提高,在机关形象上有新气象,更好地为加快**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