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工作实绩较为显著
(一)年度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四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对口局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不断加大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力度,各项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在市局年度目标任务考核中的位次逐年前移,2004-2006年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社区平台建设和社区就业工作在全省再就业工作会议上受到表彰;2002年和2005年两次被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评为“三优”文明窗口;2003年被市委评为精神文明单位;安全生产、计划生育、机关作风建设、先进性教育、双文明目标考核分别被区委、区政府授予先进单位称号。
(二)服务经济,促进发展,劳动保障工作不断加强。这几年,区委、区政府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加快经济发展、深化企业改革、促进结构调整的同时,下大力气抓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就业局势基本稳定,社会保障“安全网”逐步加强,为经济持续较尽快增长、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成绩可以概括为5个方面:一是实现了“两个确保”,保障了辖区退休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稳住了人心。目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绝大部分已经出中心再就业。企业离退休人员待遇水平稳步提高。二是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机制不断完善,职业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四年间,保持了年年超额完成政府确定的就业再就业的目标。三是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四是不断总结经验,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建设,社区平台建设逐步完善。五是经过艰苦工作的锻炼,形成了领导重视、部门协调、政策到位、落实有力的工作机制,培养了一支素质较高的劳动保障干部队伍。
(三)强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推进人才强区战略,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广大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推动全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几年来,我区人才资源总量不断扩大,辖区人才资源总数达到1.5万人,各类专家已经达到33名;人才结构渐趋合理,全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人才队伍格局已初步形成,区属专业技术人员已达2334人;才市场机制逐步完善,建立了面向川东、鄂西的大人才市场,民间人才中介机构进一步发展规范,市场调节功能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开发、配置、利用中发挥的作用不断增强。坚持“凡进必考、突出能力、分类考试、方便考生”的原则,公务员考录制度在坚持中完善,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以激发各类人才活力为根本,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推进,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经验在全市交流推广;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继续深化,企业军转干部维稳工作顺利推进。
(四)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按照“优化发展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树立行业形象”的总要求,以队伍建设为根本,大力加强行风、政风建设。一是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增强了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强化能力建设,以政治、法律、业务学习为重点,形成了“讲学习、比贡献”的浓厚氛围。三是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工作,局机关已建成文明单位,劳动保障监察大队2次被省政府评为“三优”文明窗口。四是政风、行风建设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全面推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服务质量跟踪督查制等制度,建立了行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在2004年机关作风建设中评为先进单位。五是畅通与人大、政协的联系渠道,勤宣传、勤汇报。2004年市人大对我局工作进行评议,班子全体成员主动加强沟通,虚心听取人大代表和企业的意见与建议,人大常委会对我局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顺利通过了我局《关于全区再就业工作情况的报告》,树立了良好的部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