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者》中,古天乐、张家辉、吴镇宇三人,主要忙于找卧底。
到了《使徒行者2》,他们的主要任务不再是找卧底,而变成了拯救兄弟于水火之中。
于是,三个年纪加起来将近160岁的港片男神,依然要在《使徒行者2》里上演于林弹火近身肉搏的戏码,拼命程度完全不亚于他们年轻时的状态。
老牌男神们还在毫无怨言地拼到底,那么小鲜肉们要靠什么才能杀出一条血路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使徒行者2》里也能找到。
《使徒行者2》中有一个神经质的反派Demon,在片中一直坚持战斗到最后。
即便是《使徒行者2》有三大男神坐镇,看过电影之后,我也依然对Demon心有余悸,即便他整部电影几乎没有台词。
而这个角色则由内地90后男演员张亦驰扮演。不看卡司表的话,你完全意识不到,他还是《流浪地球》了那个话多嘴贫的技术天才李一一。
说来,沉默寡言的反派也算是《使徒行者》系列的标配了。
前作中,内地动作演员释彦能出演的打手,一人硬扛古天乐、张家辉两人,人狠话不多,完全是职业杀手的冷酷范儿。
而《使徒行者2》里,张亦驰饰演的Demon则是另一种类型的杀手——变态的那一种。
从一出场,Demon脸上就带着诡异的笑容。之后,无论是追寻目标的时候,还是杀人的时候,Demon脸上的笑容始终如一。
仿佛对他来说,杀人不是犯罪,也不是一种工作,而是一种乐趣。
跟前作一样,《使徒行者2》也以一场酣畅淋漓的动作大战结束。
如果说《使徒行者》里的终极大战是肉搏战的话,那么《使徒行者2》中的终极大战可以用虐杀来形容。
决战来临的时候,片中的幕后BOSS已经领了盒饭。但杀手Demon却依然执着地要杀掉古天乐和张家辉饰演的井进贤和程滔。
甚至于,他的行动目标已经不是简单地杀掉他们,而是让他们以最为痛苦的方式死掉。
Demon连刺了井进贤数刀,但刀刀都不致命。
之后,他再不断地攻击井进贤受伤的腹部,也依然保持着他的笑容。
整部影片里,Demon展现出来的全然是杀手恶的那一面。
从这个人物身上,感受不到他作为人的情感。他的存在就是邪恶本身,让人不寒而栗。
当Demon被西班牙奔牛节上的公牛KO掉的时候,我竟然觉得,导演和编剧还算善良,让老天开了一次眼。
类似这样的反派角色,张亦驰在另一部电影《火锅英雄》中也扮演过。
作为“银行劫匪四人组”中的沙僧,呈现出的也是心狠手辣的残忍劲头。
关于小鲜肉要靠什么才能杀出一条血路,正确答案或许有很多种,张亦驰却选择了最直接也是最需要个人努力的一种。
那就是,像前辈们一样毫无怨言地拼下去,演下去。
就像吴镇宇说过的那样,即便是演了烂片,也要做到没有演过烂角。
许多演员都在抱怨,“做演员很被动”。角色的设定,演员们决定不了,但能不能演好角色,则是演员的工作。
路,总归是人走出来的。也希望张亦驰这样的演员,未来的路能越走越顺。
篇7:《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电影影评及观后感悟
警匪片是香港电影的传统,元素丰富,节奏抓人眼球,在带给观众多巴胺加剧分泌的同时也不乏对人性的反思与深究。在香港电影江河日下的现在,警匪题材的电影依然是救市的强心剂,从《警察故事》到《无间道》、《线人》,故事设定从一开始的单男主变为‘双王’;角色形象从一开始的黑白经纬分明,逐渐变得灰色混沌,在战追车这些吸引眼球的动作场面之外,创作者把眼光投向人性的复杂和层次之上,主角从刻板的正义使者向悲情英雄、污点英雄上转变,就像缺失双臂的维纳斯成为美学典范一样,有苦衷有缺点的英雄也比完美英雄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主角身上的痛苦和缺点正是来自现实的映射更能让观众带入,《使徒行者2》是一出悲情剧,讲的是污点英雄的爱恨情仇。
电影里,警匪片该有的元素一样不少:隐藏在警局的内鬼,手段高超的恐怖分子,为维护正义不惜性命的警察……电影由悬念开场,一个谜团扣着一个谜团,节奏把控的十分紧凑,不管是不知去向的被掳走的小男孩,还是恐怖分子死死追逐的少女,都吊起了观众的胃口,两条故事线交错讲述,大量使用蒙太奇表现人物内心的转变,情节推进上张弛有度,整部电影完成度很高,是成熟的商业片。
影片中,程滔,井进贤,叶志帆的扮演者均为观众熟悉的老戏骨,演技上无可挑剔,而其中最出彩的当然逝天乐饰演的井进贤,这个不苟言笑,用茶色眼镜遮挡住视线的警官从出场就带着混沌不明的颜色,电梯里的意味深长的话,生日宴席上的疏离,暗示出人物的复杂性,剧情发展中,人物内心在冲突中层层递进,直到影片结尾,这个角色完全立体起来,引得观众同情嘘嘘。张家辉的表演毫不逊色,几次对峙的戏份中,将人物表情拿捏得炉火纯青,无论是为钱背叛警局的黑警,还是重情重义的好警察,都切换的轻松自如。
如何将一个老套的故事讲出新意?在各种已经被用烂的素材和俗套的反转之间挖掘出新的角度,这很考验人。导演在俗套的故事里挥洒着一颗浪漫的心,相较于剧情的反转和紧张的动作场面,该片在人物情感上刻画的更为细致,血浆和炮之下表达出了对人与人关系的理想化升华。
行为心理学家华生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可以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 甚至乞丐或强盗。’他的观点虽然片面,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环境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阿夲在小时候被犯罪团伙掳去,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暗黑血腥,训练成为童军,长大后为犯罪集团服务。在这段充满血泪的历程里,他手上沾过血,无力摆脱之下,只能抹掉从前,沦为黑色的棋子。当这样一个人,被头目以亲人的性命威胁时,他会怎么选择?一个是肉至亲,一个是昔日伙伴,孰轻孰重?已经染上的人命再也洗不白,所幸一条道走到底,全了自家性命,似乎才是正解。
两个小孩,两种命运,被救的脱身了,救人的被掳走,阿夲心里是该怨恨的,为什么被抓走的是他,为什么他要承受这么多痛苦,可是这样一个遭受人间极痛的人,没有怨恨社会,头目没有指令时,他愿意做一个好警察,多年后意外重逢时,死生一线之际,他本能的反应是对昔日伙伴舍生相救。这是一朵在污泥里开出来的花,哪怕见不到太阳,哪怕被风吹雨打,依然毁不掉他心里那最初的善良。
在明知道对方是黑警,彼此立场对立的情况下,程滔的选择是相信,恳求上司给最后五分钟去谈话,他不相信对方已经泯灭人性,想着要尽力挽回;井进贤和程滔浑身是血相拥在一起时,程滔哭道,‘这些年你是怎么过的啊?’,井进贤脸上带着笑,他相信程滔是想救他的,相信自己没有被抛弃,一切不过是天意弄人。这样深重的信任,太感动人,尤其是在普遍缺乏信任的现实中,美好的让人羡慕。
哪怕是剧中戏份稍少的叶志帆,同样令人动容,在高层怀疑他的下属是黑警时,面对大家的质疑和案件的压力,他选择信任,向上司做出担保,‘他们俩都是我带出来的,如果我连自己的徒弟都不信任,那做人也太失败了。’,剧情越紧张,冲突越强烈,对比之下,这样的信任就愈加难得。
导演用一种近乎诗意的情怀,来渲染表达着对男人友情的最大歌颂——朋友情,兄弟义,其实说一千道一万,‘情’和‘义’才是港片里永恒不变的情怀,无论是披了警匪的皮,还是画了功夫的脸谱,故事里投射出来的,依旧是男人心里对友情最浪漫的幻想,是所谓的‘士为知己者死’。古老残破建筑的背景下,井进贤和程滔倒在地上,逆光中尘土飞扬,这里的长镜头特别煽情、缠绵,有种诸神黄昏的悲伤和优美,完全是导演的私心,两个人终于相认,在生命弥留之际说出了一直藏在心底的话,在情感主线达到高潮时戛然而止,反转直下,情义两全之后就是萧然的落幕。
光的背后是影,三大中年老戏骨提炼出的是人性的善,杀手Demon表现出来的就是人性的恶。一开始看电影,我没认出张亦驰,Demon的笑脸太邪气了,让人忽略了五官,这个角色在设定上比较单薄,但他还是做出了自己的诠释。这个年纪比井进贤小很多的青年,可以猜到,应该也是被犯罪团伙养大的童军,从出场到落幕,他总是穿着一身黑衣脸上带着一副面具般的诡异笑容。这样夸张的脸谱化表达方式,把笑脸作为一种符号,可以看出,角色参考了V和小丑,面具的隐喻是本我,挣脱一切道德束缚的为所欲为,脸谱化的表达方式使人物的情绪变得更加克制、饱满,凝固不变的表情有种让人探究的神秘感,给角色一定意义的延伸。杀手的内心世界正如他的外表,内敛的肢体动作,永远勾起的嘴角,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一路的杀人如麻,制造出强烈的对比和冲突,表现出Demon人格的扭曲和自我的缺失。毫无疑问,Demon是整部电影中最让人厌恶的角色,成为当之无愧的最大反派。
如果说阿夲是在暗黑中坚守初心,保存善良种子的反叛者,Demon就是被环境改变,助纣为虐的吃人的伥。Demon的恶,不单单是行为上的残忍,而且已经学会了享受肆意杀戮的生活,融入并融合,成了恶本身,如果这个犯罪团伙不被捣毁,很可能他会被培养成下一任头目,这样毫无感情的杀人机器,是犯罪团伙最成功的作品。作为反派,Demon这个角色的塑造还是成功的,在恶的呈现上有创新和尝试。
因着浪漫情怀,电影在细节上很注意,有诸多隐喻。服装上,那场缅甸的战戏里,其他警官都是身着传统的黑白西装,井进贤穿的却是蓝衬衣,蓝是冷色调,通常让人联想到纯洁、冷静和忧伤,在英国,蓝色还有忠诚的暗喻,也是这场戏井进贤为程滔挡了子弹。警局出现内鬼,各方猜忌时,井进贤戴着副茶色眼镜,目光晦涩不明,随着真相一步步揭露,主角之间沟通加深,这幅眼镜就再也没戴了。最后西班牙奔牛节那场戏,程滔穿着白衣白裤,井进贤穿着一身黑衣,白与黑,正义和邪恶最终对决,而在街道里疯狂奔跑的公牛也暗示了事件的失序,不管是正义的一方,还是邪恶的一方,双方都出现了超出意料的事件。
其实,这部电影算不上爽片,相反,在刺激的剧情下掩盖了悲凉的底色——导演幻想出一种朋友之间最美好的情谊,不随世事变迁,不为身份地位变化,哪怕历经数年,信任和默契依然存在,但是这样美好的感情显得有些不太真实,情深不寿,结尾时,那段两人隔着墙对视的画面,正应了相认后满身血污却相视一笑说出的那句话——下辈子,我们再做兄弟。港片江河日下的当下,这部没有女主角的电影,用正邪对抗,炮阴谋,迂回地呈现出了一个新式又古老的江湖,那曾经在武侠世界里的义气,黑帮电影里的两肋插刀,带着一点淡淡感伤透了出来,似曾相识的同时,时间已经过去了。
篇8:2019警匪电影《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观后感悟及影评
今天是和三个铁杆同事去看的,却仍get不到电影中警队里那种互相激励、互相竞争的感觉,刚开始那段两组之间争案子的戏,我对同事说:“电影里跟现实中完全是反的啊,电影里警察抢案子,现实中警察却互相推案子”。同事笑笑,点点头。后来,几个警官之间展现出来的兄弟情,在现实中也是从来没有见过的,甚至一点点蝇头小利都会让他们互相挖坑、互相出卖。
很悲哀吧,但这就是现实。
剧情回顾:
情节不复杂、人物扑克脸、港片的老套路。
可能有张家辉、古天乐、刘青云、刘德华、任达华这些大佬主演,就自然有了港片的味道。
儿时,张家辉、古天乐在孤儿院生活,都是玩魔方的天才,后古天乐为救张家辉被人贩绑走,被训练成特工。成年后,两人都进入警队,在一次恶意开车撞人案件发生过程中,在女黑客(姜珮瑶)拿到犯罪集团背后的重要资料,张、古两人为了铲除这一犯罪集团,各自扮演着“假黑真白”的角色,古天乐为了女儿安全被迫追捕女黑客,张家辉抓到黑客后扮演为了钱而卖女黑客的叛徒警察,在各种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最终将犯罪集团摧毁。
剧中有意思的点,一个是张家辉、古天乐因为儿时都是魔方高手,后在被迫对峙的过程中,用魔方语言进行交流的设定;第二个是女黑客换车的设定,体现了侦查与反侦察的重要性。
最后说一句,在现实中,警察队伍如果能有这种行动和执行能力,那应该是顶到全世界警察打击违法犯罪能力的天花板了。
篇9:警匪片《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的观后感悟及影评
如果说有什么因素让人们在竞争激烈的暑期档选择这部电影的话,那无疑是张家辉、古天乐、吴镇宇组成的黄金三角组合。
在香港电影还没有如此没落的年代,港片中的演员就如同天上的繁星一般,灿烂夺目,而且多不胜数。张、古、吴三人更是众多优秀港星的代表,三人独自或组合完成了众多好看的香港电影,《无间道》《黑社会》《放逐》《火》《一个字头的诞生》,相信每一个熟悉港片的人对这些名字如数家珍。这些给人惊喜的香港电影撑起了香港娱乐产业的黄金时代,也成就了一大批颜值、演技都在线的优秀演员。不过时至今日,留给香港电影产业的,恐怕也只剩下这些演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