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基层的医疗现状及改革方向(3)

2025-11-09

贵的症结。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优先发展县医院,推进县域医疗改革,提升农村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做到“小病不出乡村,大病不出县”,使多发病常见病解决在基层。各级政府应当考虑采取全科医生培养、为基层招聘合格医生和医师多地点执业的措施,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合理分流病人。还应组织医生培训,给予医生补贴,保障医生基本工作条件。建设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示范机构,创建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倡导群众“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形成稳定的双向转诊模式。

(七)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的监管

第一,基层卫生行政部门要转变职能,依法进行管理。严格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疗技术等服务要素准入。第二,加强卫生监督,推行综合执法,严禁各种非法行医,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第三,特别要加强对医院内部的管理,严格规范医院诊疗行为,改进服务流程,简化就医环节,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严格财务管理,努力降低运行成本,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群众经济负担。第四,制定医院规模和设备购置的标准,防止卫生资源浪费。 (八)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管理机制

1.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定编定岗

本着适应需要、从严掌握、逐步到位的原则,合理设置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核定人员编制。乡镇卫生院以县为单位核定人员编制,并由县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掌握,结合各乡镇实际情况,适当调配各乡镇卫生院人员数量。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所承担的职责任务、服务人口、服务区域范围等因素核定,人员编制主要从卫生机构现有人员编制中调剂,同时相应核销有关机构编制。

2.加强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院长选拔、任用管理

大力推行全县范围内公开招聘乡镇卫生院院长,竞争上岗,落实和扩大院长的人事管理、收入分配、业务经营自主权,实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加强对院长的目标考核和监督。

3.完善基层医疗服务方式

一方面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转变服务方式,倡导巡回医疗、上门服务、主动服务,方便群众看病;另一方面探索和完善社

11

区(乡镇)责任医生制度、社区(乡镇)首诊制度、双向转诊制度,常见病的治疗基本在基层解决,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四、结束语

总之,基层医疗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既需要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关注,需要切实可行有效的政策指导,需要先进的科技资源利用,需要人民群众的融入,更需要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自身的内在活力和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我们有理由坚信,在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可以让城乡居民切实享受医疗改革带来的实惠,为基层人民的健康事业谱写出新的篇章。

12

参考文献

[1]陈竺.深化医改逐步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N].健康报,2011. [2]黄晓璐.我国医疗费用高昂的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4).

[3]蒋毅.\公益\是评价医疗改革成功的唯一标准[N].2005(2005-08-03).

[4]刘文学.市场化背景下的中国基层医疗改革[J].中国人大,2009,(05).

[5]肖意.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医疗体制机制[N].深圳特区报.2011.

[6]孙光德.社会保障概论[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7]夏书章.《行政管理学》(第四版)[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13


浅谈中国基层的医疗现状及改革方向(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4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2站全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