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成本会计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研究论文(精选17篇)(高职成本(2)

2025-07-12

合作学习的策略包括混杂分组策略,即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角色互赖、任务互赖策略,即角色分担、任务承包;另外,还有平等参与、小组自治等等。本课题中的合作学习是指高职教学中一种非控制的小组合作学习,也可称为模糊课堂合作学习。所谓“非控制”,指的是合作学习并非完全在教师直接控制下完成,学习的主要过程并不在课堂内进行,而是在课堂外进行。合作学习小组自由安排时间、地点,自主寻找学习资源,如参考资料、网络资源、实验室等。然后讨论、交流,形成学习成果材料。用于合作学习的课堂是模糊的,不明确的,可以是传统教学中的教室,也可以是图书馆、实验室、阅览室等。此种“模糊化”,可以认为是高职教育或高等教育的合作学习有别于基础教育的合作学习的一种策略。

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

笔者选取自己任教的《分析化学》课程作为合作学习的实验课程。该课程第一至第四章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授课。这样设计的原因是:首先,并不从课程开始就实行合作学习,是要将因对课程本身陌生而对合作学习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其次,该课程重点内容是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酸碱滴定采用传统教学方式,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采用合作学习方式。这三部分知识的内在逻辑是相同的。

该课程每周四课时,对于学生而言,一课时用于教师布置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其余三课时用于合作学习和小组集中学习。下一周的第一个课时用于汇报学习成果以及教师布置新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以后依此类推。

篇3:基于合作学习的高职教学实践研究论文

合作学习实践时间、小组设计10月28日至11月3日,确定合作学习小组名单;11月4日至11月13日,配位滴定教学;11月13日至11月27日,氧化还原滴定教学(11月19日至11月23日实训一周);合作学习结束后进行学习风格测试,选取其他平行班级为对照班,进行合作学习问卷调查,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合作学习实践研究的对象选择选择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微电子工程系2006级电子电路设计与工艺专业两个班级的学生和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专业一个班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有效样本人数分别为54人和40人。分组名单是由班级的学习委员根据学习成绩、个性、是否选考化学等因素决定的,同时也参考了学生本人的意愿,基本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合作学习小组每一次活动都有时间、地点安排,类似的活动共开展了4次,活动次数较多的小组共集中活动了6次,一般小组集中活动了5次,一个小组集中活动了4次。

合作学习实践研究的方法与材料因为学生已经事先编好班级,不能随机分配,所以,准确地说,我们所进行的是准实验研究,实验设计采用双组后测设计。其中30651p班级是实验组,在这个班级实施基于合作学习的整合教学。30611p和30614d班级是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教学。由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本次研究之前都没有接触过合作学习,因而可认为他们是同质的。后测采用的是坎菲尔德学习风格量表问卷调查。学习风格量表以4个大项、20个小项测量学习风格。主要测量指标见表1。

教学结束后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展开了调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因变量是学生的学习风格。因变量以学习风格量表的调查问卷为测量依据。实验中处理控制变量的方法:一是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授课教师是实验者本人和另一位教师,我们没有刻意宣扬研究计划,未事先告诉学生要进行此项研究,只是正常地按照设计方案教学。二是从教学内容角度来说,实验组与对照组相差不大,两组的教学任务都完成了。三是虽然不能随机编班,但学生进校时是随机分班的,化学基础相似,又有同样的.高职学习经历。教学中选用的教材、实验仪器等都相同。

合作学习实践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学生问卷调查(后测)采用坎菲尔德学习风格量表,旨在通过学生学习风格的改变来表征施行整合教学后的教学效果改变。

在实验组学习风格量表统计描述分析中,对学习的期望值在“中等以下/不满意”的吻合度最小,对学习的期望值在“中等/好”的吻合度最大。在学习模式上,对于“是否喜欢阅读书面材料”分歧最大,而在“班级是否需要一定的纪律和秩序”上分歧最小。

在对照组学习风格量表统计描述分析中,对学习的期望值在“中等以下/不满意”的吻合度最小,对“需要了解教师的个性,相互理解和悦纳”的吻合度最大。在学习模式上,对于“是否喜欢使用直接经验”分歧最大,而对“课程需要很好地组织”分歧最小。

在表2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师”和“中等以下/不满意”两项t检验显示极其显著性差异。关于“教师”这个项目,首先,对照组不是正态分布,因此统计数据有欠缺;其次,对于实验组来说,学生迫切需要了解教师个性,并希望能相互理解、相互取悦对方,而对照组这方面的需求相对较小;最后,现有文献也显示类似的结果,如张晓玲的研究结论。关于“中等以下/不满意”这个项目,实验组对自身成就的期望要高于对照组,显示出极强的自信。通过合作学习,学生激发出自身潜能,对自我认识加强,显现出一种积极应对问题的良好心态。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竞争”、“细节”、“听”三项的t检验显示显著性差异。关于“竞争”这个项目,实验组已经显示出与传统教学中的恶性竞争、无谓竞争等不同的风格。实验组学生已经不再将其他同学作为“假想敌”,对于个体间差异的关注度下降,转而关心小组的整体利益。关于“细节”这个项目,实验组已经显示出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再要求教师详细安排学习的每个方面和十分具体的学习指导,而是能够安排自己的学习。这对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和再学习能力都大有裨益。关于“听”这个项目,实验组显示出与传统教学中学生只关注“听”不同的风格。因为在合作学习中,学习途径除了“听”之外还有很多,可以“说”、“想”、“查”、“辨”等等。合作学习丰富了学习途径,使学习者不再只是“留声机”或“录音机”。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非生命”、“直接经验”两项的t检验显示有差异,但不显著。从统计数据来看,对照组的学习风格偏向喜欢实际事物,实验组的学习风格偏向喜欢实际操作。本次研究虽然鼓励学生将合作学习引进实验室,但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学习小组运用实验手段进行学习。因此,对于这两个项目前还解释不清。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同伴”项目没有显示出差异,但实验组的均值与标准差都要小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最大值要比对照组的最大值小。说明通过合作学习,虽然没有使实验组的“与小组一起学习,和同学关系好”的学习风格显著地差异于对照组,但实验组对于这一风格的吻合度要高于对照组,并且对这个风格的分歧也要小于实验组,同时没有强烈反对这个风格的个例出现。

通过以《分析化学》课程为载体,实施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发现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对学习的期望值普遍提高;对教师的关注度提高;对合作理念加深了认识,摆脱了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带给学生的恶性竞争理念。合作学习使得学生在合理安排自身学习方面有所提高,而不再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永远是一个“听众”。

参考文献:

[1]秦国林.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及其借鉴意义[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9):116-118.

[2]苗向阳.高职《材料分析与检测》课程中理论与实验的整合[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96-97.

[3](美)雅各布.合作学习的教师指南[m].杨宁,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4](美)georgea m langer,amy b colton,loretta s goff.学生学习合作分析:促进教学相长[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5]马兰.合作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篇4:高职成本会计教学改革发展研究成本会计论文

高职成本会计教学改革发展研究成本会计论文

高职教育应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就会计专业而言,要求通过高职培养教育,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业务能力,有较高的会计核算和会计软件应用技能,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目前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无论是学生素质,还是师资力量,以及教材与教法等方面,都与培养现代高职应用性人才有一定差距,务求通过改革,从而达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打造优秀毕业生的目的。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同样如此。

一、成本会计课程特点

(一)专业性强,但需要若干课程知识作为坚实基础

成本会计教学应该在《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等课程已学完的基础上进行,以这些课程的知识为基础。成本核算有一定的程序性,会计核算程序在基础会计学习后就应有足够的认识,如各项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是成本核算的关键,如果进入成本会计学习前已掌握了费用归集与分配的概念,学起来就会思路清晰,易于掌握。

(二)计算方法多,但有着严密的成本核算方法体系

成本会计中涉及许多计算或分配方法,如生产费用在当月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之间的分配方法有约当产量比例法、定额比例法和按定额成本法等七种,多数方法都有一系列较复杂的计算公式;再如辅助费用的分配,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以及计划成本分配法等,各种分配方法也涉及到很多计算分配公式;产品成本计算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三种基本方法,还有分类法与定额法两种辅助方法,各种基本方法又自成体系,并涉及大量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成本计算单等会计资料,学生学习起来困难较大。不过,成本核算的系统性很强。如产品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程序包括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完工产品成本与月末在产品成本的划分等。

(三)涉及图表多,但各类图表的共性广泛

如辅助生产费用的各种分配方法中,都要编制较为复杂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但这些分配表的共同点都是将当期归集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给各个受益对象,目的是一致的;再如各种成本计算方法中,要根据成本计算对象编制产品成本明细账,但这些明细账的共性是都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分别每个成本项目来反映。

(四)理论性强,但与会计实务的联系尤其密切

成本核算从材料费用、动力费用、工资薪酬的归集分配到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分配,再到制造费用的归集分配、废品损失及停工损失的处理,直至选用恰当的方法来计算分配完工产成品成本与月末在产品的成本,上述过程理论体系强,但这些过程都离不开原始凭证的传递、记账凭证的填制和会计账簿的登记,工作非常细致,且与实务联系紧密。对此,学生学好、用好成本会计,必须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高职成本会计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研究论文(精选17篇)(高职成本(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校园吉尼斯主题活动策划书(整理15篇)(校园吉尼斯策划案活动内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