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如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当前,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突出,切实加强医院医德医风建设,对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纠正医疗行业的不正之风,塑造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医院在社会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减少医患纠纷,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必将起到重要作用。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扎实有效地做好卫生行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卫生行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保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加强人生观教育,使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反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其次,要加强理想教育,使广大医务人员自觉地实现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并立志为实现人类最高理想——“共产主义”而奋斗。再者,大力开展人生价值教育,确立崇高的人生价值目标,即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也就是对社会作贡献。要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医学专业知识,掌握治病救人本领;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用勤奋的劳动创造人生价值。第四,大力开展“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教育,做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模范。第五,大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努力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第六,认真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化医务人员的公民道德意识。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目标责任制,要有目的、有针对性、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把思想政治工作及医德医风教育融于文化建设之中,坚持常抓不懈。
(二)、切实加强医德医风知识学习。坚持不懈地积极组织广大医务工作者和职工认真深入地学习有关医德医风、道德修养方面的知识,学习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行风方面的重要讲话,开展形式多样的评选表彰活动,潜移默化的灌输科学的正确的道德风尚、道德观念,在职工当中营造崇尚高尚医德的氛围,形成比学赶帮超的风气,并形成良好的习惯,一以贯之。1996年,江总书记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殷切指出,“卫生工作的一切,关系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一言一行影响着卫生工作者的形象,要大力表彰先进典型,教育广大卫生工作者学习白求恩精神和做白求恩式的好医生,树立高尚的医德,廉洁的作风”。
(三)、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医德医风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一是全面开展“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医德原则教育。通过教育使广大医务工作者明确“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是社会主义医德的根本宗旨,“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是社会主义医德的特点和根本任务,“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医德的伦理原则。从而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严格履行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为保质保量完成根本任务而努力工作。二是全面开展“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平等待人,满腔热情,开拓进取,精益求精,慎言守密,文明行医”的医德规范教育,通过教育使广大医务工作者领会医德规范的要求和标准,加强医德修养,陶冶医德情感,确立医德信念,锻炼医德意志,养成医德习惯,争做执行医德规范的楷模。三是全面开展“义务、良心、荣誉、幸福”的医德范畴教育,从而增强医务人员的医德义务感,培养良好的医德良心,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荣誉感和幸福感。四是大力开展榜样的示范教育活动。弘扬白求恩精神,学习吴登云等典型人物的事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用榜样来鞭策和激励医务人员,像白求恩那样“对技术精益求精,对病人满腔热情”。五是开展警示教育,剖析医疗纠纷事例,使广大医务工作者自觉树立责任意识、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尽心尽力地做好岗位工作.六是对职工进行“三观”教育,即新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要对职工进行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教育,教育职工经常进行换位思考,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认真贯彻执行《廉政准则》、《医德规范》、《卫生部关于狠刹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的实施意见》等规定,让患者、群众监督,院领导、机关、科室上下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制度。在医护质量评价过程中,既评价医疗质量,又评价医德医风情况,从而形成人人维护医德医风的良好氛围。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的精神,表彰先进,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树立一切为了病人健康和廉洁行医的高尚医德,养成对技术精益求精,对患者极端负责的优良作风。进一步帮助医务人员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处理好医生与病人的关系,全面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水平,提高其医德医风水准,让病人满意。
(四)、完善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效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对于规范医务人员的言行,促进医德医风的改善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抓制度管理,一是健全院务公开制度,把办事程序、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医德医风要求等公诸于众,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二是建立健全岗位目标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三是推行和完善“病人选择医生制度”,“医疗服务费用日清制度’、“医疗服务知情签名制度”,给患者以自主,让患者明白消费。四是建立和完善“荣誉激励制度”,大力开展创佳评差,评优选优奖优活动。五是建立健全医德医风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由于医务人员个体素质和医德修养上不可能都处在一个水平上,有的能主动遵守医德规范,有的却缺少自觉性,开展医德医风监督可以起到有效地防范作用。通过完善监督机制还可有效地促使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形成良好的职业理想和职业品质。一要自觉搞好医疗卫生行业内部的自我监督。要抽调党性和原则性强、办事公道、有较高政策水平的医务工作者组成医德医风监督组,定期对本单位的医德医风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要开展医生之间的监督,医护间的监督和医技间的监督活动,充分发挥同行监督的特殊作用。二是搞好外部监督,包括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新闻舆论监督,人民群众监督等。要认真抓好卫生行业的行风评议活动,开展病人及家属参加的医德医风调查座谈会,聘请社会各界人士担任医德医风监督员,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外部监督,听取意见,收集信息,强化措施,力求实效。六是建立健全违规行为通报处理制度和医德医风考核制度,对发现的、检举的违反医德规范的行为,要视情节轻重,严肃处理。推行医德医风一票否决制,即对医德医风差的医务人员在年终考评、职称晋升、提拔任用上实行一票否决。建立健全医德评价考核体系,认真做好医德医风的评价和考核工作。要完善医德评价标准和方法,根据标准和原则,对医务人员或医疗卫生部门的行为和活动进行医德评判。一是组织医务人员、病人和社会对医务人员医疗行为进行评价,对于那些合乎道德的医疗行为给予肯定和支持,形成一种鼓励的精神力量,促使医务人员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对那些不道德的行为进行批判和抵制,形成一种舆论,以制止不良行为的再次发生。二是让医务人员对自己的医德行为进行评价,衡量哪些是合乎道德的行为,哪些是不合乎道德的行为,从而扬善弃恶,自觉改正不良行为。通过医德评价,除旧布新,用进废退,既可以找到回答目前一大堆医德难题的出路,也可以把传统医德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通过完善制度,加强管理,促使医务人员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精心搞好本职工作,树立卫生系统的良好形象。
(五)、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医疗活动。对目前普遍存在的不良医德医风问题,还没有一系列完善的法律法规来对此进行约束,普遍是自约和自律,部分医务人员缺少法律知识,对从事医疗活动中的违法犯罪行为认识不够,以致违法后才认识到后果。另外,也应加强立法,保护医务工作人员正常从事医疗活动,减少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如殴打医护人员,打砸破坏医院设备的情况发生,建设和谐的医患关系,为建设医德医风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六)、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管理现代化,解决医德医风问题。最近一些三甲医院推广电子处方并使用处方防火墙技术,一旦医生开的处方中出现问题,比如,含有同一种药效的药物,过量使用某一种药物,或药效相互之间存在冲突,以及有配伍禁忌的药时,系统就会亮红灯报警,并弹出对话框提示医生修改。如果不做修改,直至转发到医务处,甚至送院长办公室接受审查。这种防火墙系统有可能遏制医院或科室追求经济效益的想法,减轻患者不应有的负担,并给患者用药带来安全。
(七)、更新观念,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积极作用改善医德医风。近年来,社会办医热潮兴起,大量涌现的个体诊所对公立医院构成强大的竞争压力,改革已把公立医院推入医疗卫生市场竞争的大潮中,良好的医德医风已不仅仅是对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要求,而是作为一种竞争手段,与医院的命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患者有权自由选择医院,医院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抓住机遇,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技术,良好的服务态度、优良的医疗条件吸引患者。
(八)、增加上级投入,适当提高医务人员待遇。为彻底较好解决医德医风问题,最近有人提出高薪养医。但从网上调查情况来看,赞成者和反对者几乎各占一半。更多的人希望加大政府投入,增加百姓的医疗补贴以减轻负担。同时增加医院建设的投入,减轻创收压力。适当提高医务人员待遇,既是对他们付出的回报,也是对他们从事的特殊劳动——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一种肯定和尊重。合理配置资源是解决问题的保证。医疗卫生行业具有一定的非市场属性,不是完全意义的企业单位,它具有相当程度的社会福利性,所以,医疗行业离不开政府补贴和投入,政府要根据医疗行业不同情况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要注意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相对平衡性,做到农村、城镇的医疗水平的协调发展。特别是现阶段应把发展重点放到农村,建立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这样,可以减少大城市医院患者拥挤不堪的压力,以及这种压力导致的不正之风。医德医风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医疗行业的发展,不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复杂工程。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社会主义的医德原则和规范,坚持患者利益第一,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我们坚信,有着优良医德医风传统、有着“白衣天使”美好声誉的医疗卫生战线,一定能建立一支适应新时代要求,改革创新,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高素质卫生队伍。一定能做到,卫生行风让人民满意、让社会满意、让党和政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