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辩证的否定观的研究(2)

2025-04-29

——俞朝卿方世南《关于辩证的否定观的思考》,《苏州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8期

2.马克思的辩证否定理论

马克思在早期阶段,曾把辩证法概括为“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到了1847年,提出“两个互相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的实质”。显然马克思对辩证法核心的理解是“否定与否定”与“对立统一”的结合。但可以看出,马克思己把正、反、合看作是由“互相矛盾方面”共存、斗争引起的,即对立统一是正、反、合的基础。1853年,马克思在概括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因素时,明确指出“自然界的基本奥秘之一,就是他所说的对立统一(Contact of extremes)规律”。对立统一是“伟大而不可移易地适用于生活的一切方面的真理”,“是哲学家不能漠视的定理”,是“一个万应的原则”。这是马克思关于对立统一是辩证法核心明确无误的表述。在《资本论》的一条脚注中,马克思直截了当地说:“黑格尔的‘矛盾’一切辩证法的源泉。”

——朱亮《黑格尔辩证法再考察——发展唯物辩证法的若干思考》,《南

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青年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辩证法的同时指出,黑格尔的否定的否定是以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形式来表达历史运动。他说:“黑格尔根据否定的否定所包含的肯定方面把否定的否定看作真正的唯一的肯定的东西,而根据它所包含的否定方面把它看成一切存在的唯一真正的活动和自我实现的活动,所以他只是为那种历史的运动找到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这是青年马克思对黑格尔否定性辩证法和他的整个哲学体系进行深刻剖析后得出的结论。

青年马克思指出,由于黑格尔把人和自我意识等同起来,主体始终是意识或自我意识,因而对象这个对主体来说是否定的东西只不过是对象化的自我意识,只是抽象物、抽象的物,而不是现实的东西,它对自我意识说来决不是什么独立的、实质的东西。因此,在《现象学》中出现的异化的各种不同形式,不过是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不同形式。而异化的汤弃,“对于人的已成为对象而且是异己对象的本质力量的占有,首先不过是那种在意识中,在纯思维中即在抽象发生的占有,是对这些作为思想和思想运动的对象的占有时。因而黑格尔所谓的扬弃、否定的否定在现实中并没有触动自己的对象。这说明,黑格尔所说的人的自我异化和自我异化的扬弃,否定和否定的否定,只不过是“神秘的主体-一客体”,只不过是作为使自己外化并且从这种外化返回到自身的“绝对主体”在它“自身内部的纯粹的,不停息的旋转”。在这里,青年马克思深刻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否定性辩证法的神秘性和唯心主义实质。

——池超波《论青年马克思的否定的否定思想》,《厦门大学学报》(哲

社版),1995年第4期

马克思在写《资本论》中每一概念、过程、阶段的否定时,都是以铁的事实为根据,按照资本主义的客观现实进行分析、抽象、概括,由简单到复杂,最后得出资本主义必亡,社会主义必胜的结论。这就是说,否定是客观世界复杂事物的真实反映,无论否定的内容、形式或特点都离不开自然界或人类社会。恩格斯说“在辩证法中,否定不是简单地说不,或宣布某一事物不存在,或用任何一种方法把它消灭。”《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81页)这充分地说明了,辩证否定是有其客观性的,不是概念的自己运动,不是把发展过程理解为概

念的发展,而是理解为事物和现象的发展。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否定是有客观性的,它的客观性的基础是唯物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否定的科学性即辩证性。正因为这种辩证性是建立在唯物的基础上,所以它才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联系的环节,是在事物内在矛盾的基础上进行的自我否定。在事物或现象的无限发展过程中,一个否定被另一个否定所代替,是有其内在联系的。有无数个否定。正如马克思1847年在批判海因岑对否定范畴的理解时说:“一切发展,不管其内容如何,都可以看做一系列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们以一个否定另一个的方式彼此联系着。”这种辩证的否定没有止境,没有绝对终极,只要是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人类在延续,那么否定就要进行下去,只不过是否定的形式和方式有时不同罢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否定证实了一切事物的发展是无止境的,所以说否定本身也是无止境的,是沿着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而运动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否定的实质是事物新质的诞生、旧质的灭亡;是一事物向他事物的发展、转化;是扬弃,“既被克服又被保存”。

——王浩《浅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黑格尔哲学在否定问题上的异同》,

《长白学刊》,1996年第1期

3.恩格斯对辩证的否定的诠释

恩格斯说过:“在辩证法中,否定不是简单地说不,或宣布某一事物不存在,或用任何一种方式把它消灭。斯宾诺莎早已说过:Omnis determinatio est negatio,即任何的限制或规定同时就是否定。再说,否定的方式在这里首先取决于过程的一般性质,其次取决于过程的特殊性质。”这里,恩格斯明确指出否定方式有一般和特殊之分,外在否定作为一种特殊的否定方式,它具有以下特点:(1)从矛盾的性质上看,它不是事物内部矛盾两个方面地位的彼此消长,而是外部矛盾激化的直接结果;(2)从表现形式上看,它不是事物自身的演变,而是他物对自身作用的结果;(3)从发展进程上看,它不是原事物的延续,而是原事物的中止。所以,恩格斯又指出:“我不仅应当否定,而且还应当重新扬弃这个否定。因此,我做第一个否定的时候,就必须做得使第二个否定可能发生或者将有可能发生。怎样做呢了这就要依每一种情况的特殊性质而定。如果我磨碎了大麦粒,如果我踩死了昆虫,那么我虽然完成了第一个动作,却使第二个动作成为不可能了。因此,每一种事物都有它的特殊的否定方式,经过这样的否定,它同时就获得发展,每一种观念和概念也是如此。”可见,事物的外在否定同自我否定一样,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二者对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要起作用,只是起作用的范围、方式和作用的结果不同罢了。因此,辩证否定应该既是自我否定也包括外在否定。

——戴安良《对辩证否定的再认识》,《探索》,1999年第2期

4.列宁对辩证否定的诠释

列宁说过,辨证否定是辨证法中最重要的因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发展和联系的环节,是既克服又保留,是扬弃,是否定和肯定的统一。肯定中有否定,没有纯粹的抽象的肯定,如果肯定一切,事物就不能发展。否定中又包含肯定,亦无抽象的纯粹的否定,怀疑一切,否定一切,事物就会中断,就会失掉联系,亦不能发展。

——袁国青丛大川《辩证否定是对外开放的哲学观》,《延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

列宁说:“辩证法的特征的和本质的东西并不是单纯的否定,并不是任意的否定,并不是怀疑的否定、动摇、疑惑(当然,辩证法自身包含着否定的因素,并且这是它的最重要的因素),并不是这些,而是作为联系环节、作为发展环节的否定,是保持肯定东西的、即没有任何动

摇、没有任何的折衷的否定。”

——许万敬《谈辩证的否定》,《齐鲁学刊》,1979年第4期

5.传统教科书对辩证否定的解释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两个方面的矛盾,其中,肯定因素保持了事物自身的存在,否定因素则促使事物灭亡。当肯定因素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事物就保持自身质的规定性,当否定因素上升为主要方面并克服或战胜肯定方面时,事物的基本性质便发生变化,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在此基础上,事物内部又孕育着新的矛盾,新的矛盾运动使事物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前进。这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自我否定。自我否定是“扬弃”,它体现了新旧事物之间既克服又保留,既变革又继承的关系。这就是我国现行教科书对辩证否定的解释。

——戴安良《对辩证否定的再认识》,《探索》,1999年第2期

长期以来,我国在论及否定之否定规律中的“辩证的否定”这一基本概念的特征时,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大都包含三部分内容:一、辩证的否定是自我否定,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二、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的统一;三、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第一点主要揭示的是辩证的否定发生的原因和出发点问题,说明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是事物内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点主要揭示的是辩证否定的辩证性质问题,说明辩证的否定不是否定一切也不是肯定一切,而是克服旧事物内部在事物进一步发展中已失去存在价值、不合理和消极的东西,保留旧事物中有利于新事物发展的合理的、积极的因素为新内容服务。第三点主要揭示的是辩证的否定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说明辩证的否定是新、旧事物之间联系的中介,是旧事物向新事物飞跃的环节,没有辩证的否定,旧事物便不能变成新事物。

——黄宗理《“完善式否定”和“变革式否定”是辩证否定的基本形式》,

《九江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

6.对辩证否定观含义的现代解释

我们认为辩证的否定观应概括为:否定是事物内外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具有自我否定和外力否定两种形式,否定既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也是事物倒退的环节;否定既可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是扬弃,也可是事物联系的彻底中断,是全盘否定。

——董根洪彭定国《对现行辩证否定观的几点异议》,《浙江经专学

报》,1991年第1期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表达辩证否定的科学含义呢?根据以上所述,从完整意义上看,可以把辩证否定的定义大致作这样的概括:所谓辩证否定,是由客观事物内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矛盾运动引起的事物的自我否定—向自己对立面的转化(质变),它既是联系的环节又是发展的环节。这种辩证否定,构成了否定之否定周期运动必经的环节,既包括前进的、上升的变化(从总体上看),也包括后退和下降的变化(从局部上看)。这一定义,把两次不同性质、特点的否定包含在内,并表明了事物自我否定的客观、内在的根据,既可以划清唯物论和唯心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界限,又可以比较全面地概括辩证否定的实在内容,并同否定之否定规律保持内在的逻辑联系。

关于辩证的否定观的研究(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书法协会工作计划书范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