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辩证的否定观的研究

2025-04-29

关于辩证的否定观的研究

关于辩证的否定观的研究目录

1. 戴安良《对辩证否定的再认识》,《探索》,1995年第2期.

2. 董根洪彭定国《对现行辩证否定观的几点异议》,《浙江经专学报》,1991年第1期.

3. 张伯钦王鹤《辩证否定、否定之否定和认识论》,《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

4. 池超波《论青年马克思的否定的否定思想》,《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4期.

5. 陈玉光《是“否定之否定”还是“辩证否定”规律》,《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6. 晏玉斌《辩证的否定与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5期.

7. 张开泽《辩证的否定包括外在否定》,《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8. 朱春艳《辩证否定之动力观的历史演变与完善》,《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9. 王浩《浅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黑格尔哲学在否定问题上的异同》,《长白学刊》,1996年第1期.

10. 黄约《辩证否定思维与市场经济的联系》,《广西商专学报》,1995年第4期.

11. 刘希平《辩证否定才能自我超越》,《群众》,2002年第8期.

12. 赵华朋《论外力在辩证否定中的作用》,《唐都学刊》,2002年第2期.

13.黄宗理《论“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不是关于否定之否定过程的正确表述》,《九江师专学报》,2002年第4期.

14.李丽蔡传家《解放思想的哲学实质—辩证否定》,《思想致治教育研究》,2001年第1期.

15.刘建新《邓小平发展思想中的辩证否定观探析》,《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年第2期.

16.柳斌杰《人类认识发展本性与解放思想——从中国古代认识史看辩证否定的作用》,《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3期.

17.谢永康《否定辩证法的实践哲学取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1期.

18.许万敬《谈辩证的否定》,《齐鲁学刊》,1979年第4期.

19.康翔《邓小平哲学理论的辩证否定思维》,《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6期.

20.唐秀华《论邓小平的实事求是辩证否定观》,《甘肃理论学刊》(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21.黄宗理《“完善式否定”和“变革式否定”是辩证否定的基本形式》,《九江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

22.黄宗理王彩云《简论邓小平对辩证否定观的新贡献》,《湖北大学学报》,2006年11月第6期.

23.李秀敏《评本格对辩证法否定观的批判》,《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年第3期.

24.张云阁《怎样理解辩证法》,《黑龙江社会科学》,2003第5期.

25.李鸿《现实的生活世界与马克思的辩证法——关于辩证法的实践生存论思考》,《哲学研究》,2003第6期.

26.闫宏斌《论列宁〈哲学笔记〉的辩证法思想》,《安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27.王南湜《作为实践智慧的辩证法》,《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6期.

28.朱亮《黑格尔辩证法再考察——发展唯物辩证法的若干思考》,《南京大学学报》(哲学.

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29.李德学孙利天《什么是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3期.

30.刁隆信《应当正确认识和把握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实质及其基本特征——同沈晓珊同志商榷》,《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31.李建林《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辩证再思考》,《广西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32.陈冲《辩证否定理论在新时期的运用和发展》,《韶关学院学报》,1984年第2期. 33.黄庆传《“否定之否定”规律辩正》,《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34.许雅滨郭嘤蔚《简论黑格尔辩证法的理论内涵》,《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4期.

35.邓小伟《“否定的辩证法”的认识论思想》,《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36.赵华朋朱鸿亮《论辩证否定的形式》,《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37.罗能生《否定三议》,《零陵师专学报》,1989年第4期.

38.赵华朋《论外力在辩证否定中的作用》,《唐都学刊》,2002年第2期.

39.王庆仁《应该正确理解辩证的否定——兼与董根洪、彭定国同志商榷》,《浙江经专学报》,1992年6月,第4卷第2期.

40.郭嘤蔚辛绍军《非同一性:异质的存在和经验——论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学术交流》,2006年第7期.

41.吴炫《论“本体性否定”与阿多诺及黑格尔否定观的区别》,《江苏琶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42.孟庆仁《论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整体性特征》,《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

43 姚大志《什么是辩证法?》,《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6期.

44.张盾《重新阐释马克思与黑格尔的理论传承关系——从黑格尔的视角看》,《江海学刊》,2006年第5期.

45.马中柱《辩证否定与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创新》,《岭南学刊》,2002年第1期. 46.俞朝卿方世南《关于辩证的否定观的思考》,《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8期.

47.吴炫《论“本体性否定”与阿多诺及黑格尔否定观的区别》,《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48.梁志学《黑格尔建立思辨逻辑的开创活动》,《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49.陈祖华《论肯定的理性与否定的理性以及对二者的超越》,《江汉论坛》,2003年第1期. 50.彭新武《否定之否定规律解剖》,《江汉论坛》,2000年第9期.

51.袁国青丛大川《辩证否定是对外开放的哲学观》,《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

52.白刚《辩证法:从马克思走向当代——读<马克思辩证法理论的当代反思>》,《学习与探索》,2004第4期.

53.高家方《黑格尔理性真理观的“合理内核”》,《学术研究》,2005年06期.

关于辩证的否定观的研究观点摘录

一、辩证的否定观的含义

1.黑格尔的辩证否定观

哲学史上第一个提出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是黑格尔,黑格尔是在批判宗教神学及机械唯物主义外因论时提出这一理论的。他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新成果,把世界看成一个整体,提出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从而肯定了矛盾存在的合理性,肯定了扬弃矛盾、复归于更高的统一或否定之否定的合理性。但黑格尔受当时占统治地位的自然观,即“自然界是在一个狭小的循环中运动的,永远不变的整体”的观点和他要建构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限制,认为绝对精神才是辩证运动的主体,世界就是“一”,就是绝对精神,物质世界中的一切事物、现象都是绝对精神自身演化的产物,是绝对精神“自我运动”、“自我认识”的阶段或环节,因此这种辩证运动不过是绝对精神“在自身内部的纯粹的、不停息的旋转而已”,绝对精神最后又回到自身已说明了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的封闭性。所以黑格尔哲学虽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但他的体系却包容不下并最终窒息了他的辩证的方法。

——朱春艳《辩证否定之动力观的历史演变与完善》,《辽宁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否定之否定学说是黑格尔构建整个哲学体系的杠杆。黑格尔有时甚至把它抬得比对立统一还高。他说,“内在的否定性”正是“自身运动的灵魂,一切自然与精神的生动性的根本”。他还把否定性明确称为“是辩证法的灵魂"。那么,应该如何理解这些论断?

其实上述两种说法貌似矛盾实则一致。(1)对立统一是否定之否定的基础。黑格尔清楚地分析了否定与矛盾的关系。认为矛盾是引起否定的根源,否定是矛盾的表现形式。他说,“多样性的东西,只有相互被推到矛盾的尖端.才是活泼生动的,才会在矛盾中获得否定性”。可见作为“自己运动和生命力的内在脉搏”的否定性,其根源是内在矛盾。(2)否定之否定是对立统一的展开与具体化。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是对基于内在矛盾而发生的辩证运动过程的表述,是对立面潜在到展开,经过斗争得到解决的过程。肯定(正题)中包含着否定(反题)即对立与矛盾。因而正题才能向反题过渡。矛盾公开暴露,这便是第一个否定。矛盾经过斗争后得到解决,矛盾双方达到统一这便是第一次否定,得到了肯定的结果。否定之否定的这种发展形式.显然是由对立统一的内在逻辑所决定的。(3)内在否定性与内在矛盾完全一致。黑格尔认为普天之下万事万物均有矛盾。矛盾的形式虽然千差万别,但所有不同事物的矛盾从根木上皆可归结为肯定、否定两个方面,肯定为维持其存在的方而,否定则是促使其变化的方面。内在否定性推动事物前进与内在矛盾促使事物发展并无二致。内在否定性归根结底就是内在矛盾。

——朱亮《黑格尔辩证法再考察——发展唯物辩证法的若干思考》,《南

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在理解肯定和否定的概念上,我们认为黑格尔是比较全面、辩证的。黑格尔认为如果只看到肯定和否定的互相排斥和互相矛盾的对立趋向,这只是单纯的否定观。如果既看到肯定和否定的对立关系,又把否定看作是对肯定的更深入的说明这才是辩证的态度。否定战胜肯定,事物的发展并未到此止步,否定还要被扬弃,以达到否定之否定。黑格尔认为只有否定之否定才是辩证的否定,我们认为这个思想是很深刻的。因为在否定之否定阶段,肯定才是真正现实的存在物,否定才完成了自己作为发展的活的灵魂的能动作用。黑格尔说:“活的实体,只当它是建立自身的运动时,或者说,只当它是自身转化与其自己之间的中介时,它才真正是个现实的存在,或换个说法也一样,它这个存在才真正是主体。实体作为主体是纯粹的简单的否定性,唯其如此,它是单一的东西的分裂为二的过程或树立对立面的双重化过程,

而这种过程则又是这种漠不相干的区别及其对立的否定。所以唯有这种正在重建自身的同一性或在他物中的自身的反映,才是绝对真理,而原始的或直接的统一性就其本身而言,则不是绝对的真理。真理就是它自己的完成过程,就是这样的一个圆圈,预悬它的终点为目的并以它的终点为起点,而且只当它实现了并达到了它的终点它才是现实的。”


关于辩证的否定观的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书法协会工作计划书范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