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幼儿教育综合模拟试卷(五)答案(2)

2025-10-13

37.【解析】B本题考查智力游戏的指导要点。中班幼儿智力游戏的指导要点是任务偏重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增加语言游戏的成分和竞赛因素。A、

C、D选项不正确,因此,本题选B。

38.【解析】A本题考查观察的意义。观察的意义包括观察是了解幼儿的最佳途径、观察是对活动实施指导的前提、观察是教师调整教育行为的主要依据。B、C、D选项与题无关,故此题选择A。

39.【解析】A本题考查社会学前教育。社会学前教育是指社区内为0—6儿童设置的教育

设施和教育活动,是多层次、多内容、多种类的学前公共教育。所以选择A选项。

40.【解析】A本题考查探究式学习的概念。A项探究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设多种途径的探究活动与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原有的经验和知识结构上,积极地从活动中去探寻问题、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科学解析的学习;B项接受式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与发现式学习相比,接受式学习的内容是以确定的方式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不是由学生独立、自主地去发现和探寻的;C项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

5

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主要通过小组学习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并实现个体及合作伙伴学习效果的最优化;D项体验式学习泛指学习者亲身介入实践活动,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方法。

41.【解析】D本题考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沦。加德纳的八种智能包括言语一语言智力、音乐一节奏智力、逻辑一数理智力、视觉一空间智力、身体一动觉智力、自知一自省智力、交往一交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自然观察智力主要是指对自然现象敏感,喜欢探索大自然,善于对自然现象观察、分类和鉴别,乐于种植、饲养等的能力。例如,探险家、考古工作者、农业工作人员、饲养员、登山运动员等。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D项。

42.【解析】B本题考查对幼儿学习的评价,从幼儿学习出发的评价,对幼儿参与活动状态的关注主要涉及六大方面: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因此正确选项是注意状态,其他选择均为混淆项,本题正确解析为B项。

43.【解析】D活动区材料投放时应注意的问题:按目标投放材料;按主题投放材料;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分期分批投放材料;有些材料需随时投放,材料并不是越多越好。

44.【解析】C教师不仅提供各和材料让幼儿参与其中并动手操作,还设计游戏让幼儿进行进餐习惯养成练习,教师运用了各种方式给幼儿创设了条件,让幼儿有练习的机会。

45.【解析】C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指导要坚持主体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开放性原则、随机性原则,尊重儿童个体,不能随意指派幼儿去扮演自己不喜欢的游戏中的角色。

46.【解析】A本题考查学前教育机构与家长互动沟通的方式。A项家长开放日是指幼儿园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向家长开放,届时邀请家长来园观摩和参观幼儿园的活动,它是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A项。

47.【解析】B诊断性评价是在教育活动之前(入园摸底或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预测性评价或“事实评价”。题干中的摸底测试和测验是在幼儿刚入幼儿园时候,是活动之前。因此,选择B选项。

6

48.【解析】A本题考查的是幼儿园精神环境的创设。教师对幼儿要尽量使用多种适宜的身体语言动作。师幼关系是幼儿在幼儿园中的主要人际关系之一,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是预防幼儿产生心理问题的一种必要的条件,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在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时,教师对幼儿要尽量使用多种适宜的身体语言动作,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爱,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幼儿获得安全感,给幼儿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因此,选A。

49.【解析】A本题考查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差异。A项生活制度的变化体现在学前阶段的生活节奏是宽松的。一日生活中游戏活动时间较多,生活管理不带强制性,没有出勤要求。教师对幼儿在生活上的照顾比较周到和细致,而小学阶段的生活节奏快速、紧张,作息制度非常严格。每天上课时间较长,纪律及行为规范带有强制性。教师对儿童在生活上的照料明显减少,生活主要靠儿童自理。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A项。

50.【解析】D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活动,当游戏出现问题,教师可以以材料为媒介,通过提供材料的方式来影响儿童,支持和引导儿童在游戏中的学习和发展,故解析选D。

第二部分主观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2题,每题5分,共10分)

1.【解析】

(1)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是培养幼儿幸福感的保证;

(2)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是实现幼儿园教师自身价值的必然要求;

(3)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是创建和谐幼儿园的需要。

2.【解析】

(1)促进儿童形成合作的意识,提高合作的能力;

(2)促进儿童自学、乐学;

(3)有助于建立和谐融洽的师幼关系。

三、案例分析(本大题共1题,共8分)

(1)大壮小朋友说脏话的原因:

①家庭的影响;家长的情感态度、个性、价值取向及心理品德对于孩子的影

7

响。大壮说脏话的原因可能来源于家庭教养方式不恰当,以及家庭教育中父母不良的榜样作用。

②社会媒体的影响;幼儿的不良行为的产生可能来源于对电视媒体中的学习。

③认知水平的限制;幼儿年龄小,还不能理解“说脏话”是一种不良行为。

④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

⑤陌生的幼儿园环境与教师不恰当的教育态度;当幼小的孩子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难免会产生害怕、焦虑、退缩的情绪反应,有的老师可能没有深入了解幼儿的心理,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可能伤害了幼儿。班级其他幼儿说脏话的原因:主要原因来源于小班幼儿爱模仿。小班幼儿最突出的年龄特点就是爱模仿,班级其他幼儿说脏话是对炜炜行为的模仿。

(2)王老师可以采用如下做法进行干预:

①对于大壮说脏话的行为,王老师应先冷静对待,可先询问大壮是为什么要说脏话,他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教师引导他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可以展开“我是文明小标兵”的教学活动,帮助大壮知道文明礼貌用语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也可让他当小小值日生,监督班级其他幼儿不说脏话,从而养成良好的礼貌用语习惯。

②正面引导班级幼儿,运用故事和游戏解释说明礼貌用语。教师要悉心引导幼儿,教会幼儿表达气氛、激动情绪和处理矛盾的文明用语和方法,例如“你不讲道理,我很不高兴”等。由于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有限,教师和家长可选取一些能起到教育作用的故事,和幼儿一起看看故事中人物是怎么样说话的,利用榜样的力量使幼儿产生说脏话不好的心灵体验,还可以通过亲子游戏来强化这种感情,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③教师重身教、勤言教,营造良好的环境,不说脏话。同时,和家长沟通,做好家园共育,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帮助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题,共12分)

在该案例中,军军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幼儿园、家庭和小学之间没有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具体原因如下:

(1)社会要求不同

8

幼儿园是保教并重的机构,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没有严格的约束力。小学是实施义务教育的机构,以上课为主要活动形式,必须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机会、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要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因此军军会出现上课没有精神的状况。

(2)课程内容和实施方式不同

学前阶段的教育内容是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游戏,以幼儿动手操作的多种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幼儿在玩中学,教师指导方法比较直观、灵活多样。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是各种学科文化知识的学习,以上课为主要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相对固定单一。因此军军在幼儿园的时候会积极参加活动,上了小学之后,上课却老是走神。

(3)人际关系不同

学前阶段教师与幼儿个别接触机会多,时间长,涉及面广,关系密切、具体;小学阶段师生接触主要是在课堂上,个别接触少,涉及面较窄。所以导致军军上小学以后,跟老师的关系没有像在幼儿园那样亲密,军军有什么问题,也不会告诉老师。

(4)评价标准和手段不同

幼儿园没有家庭作业及考试制度,主要是以平时表现和老师的夸奖为主,而小学有一定的家庭作业及必要的考试制度,学习成为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成绩论好坏。因此,军军没有习惯小学的生活,才不会做作业。

措施:

(1)幼儿园的幼小衔接策略

①激发儿童产生上小学的愿望鼓励幼儿努力学习,激发幼儿做一名优秀小学生的强烈愿望,有计划地向幼儿介绍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各种行为规则等。

②提高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幼儿的责任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努力,有始有终;能通过与人商量来解决纠纷,在活动中乐意合作、轮流、分享;有定的是非观念和评价同伴行为的能力。

③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品质。向他们提出一些独立完成的学习、劳动任务,学会集中注意力,能够坚持完成所承担的任务。

9

④构建良好的家园幼小衔接协作体系。幼儿园应该和家庭相互沟通,在作息时间上做出适当调整,可以规定幼儿来园的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逐步减少睡眠时间,以适应小学生活。

(2)小学的幼小衔接策略

①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儿童接触时间增加长,关系要密切、具体,了解每一位儿童的特点和个性。

②帮助儿童逐步适应活动常规。通过打印课程表等方式来告知幼儿一日的安排,有固定的课间时间和运动时间来帮助儿童适应小学生活。

③注重班级环境的创设。每周或每两周可更换黑板报的主题,可以运用多彩的粉笔进行自由创作。并且可以在班级的墙面上进行相关设计。

④采用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可减少灌输式的直接教学,多提问,多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如利用多媒体、去操场等较为轻松的方式进行授课。

(3)家庭的幼小衔接策略

①培养儿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平常可以让父母多带儿童去往陌生的地方,慢慢熟悉,从而提高儿童的适应能力。

②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和规则意识,从而提高儿童注意的坚持性,不断适应小学生活。

2024幼儿教育综合模拟试卷(五)答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Invitation邀请信版本.docx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