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2)

2025-09-16

B.25g硫酸铜的物质的量==0.156mol,其物质的量浓度==1.56mol/L,故B错误;

C.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稀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0.2c1mol/L,故C正确;

D.5.85g氯化钠物质的量==0.1mol,溶于100mL水中,溶液体积大于100mL,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0.1mol/L,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分析计算能力,注意c=中V指溶液体积而不是溶剂体积,易错选项是A.

9.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分析】A.取出钠后用滤纸吸干煤油,且烧杯中的水不能装满;

B.高锰酸钾能腐蚀碱式滴定管中的橡胶;

C.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斜向上,用两指捏住胶管,轻轻挤压玻璃珠,可排出气体;

D.分液应注意上下层液体分离,不能从下端均流出.

【解答】解:A.取出钠后用滤纸吸干煤油,且烧杯中的水不能装满,操作错误,故A错误;B.高锰酸钾能腐蚀碱式滴定管中的橡胶,则应利用酸性滴定管盛放高锰酸钾溶液,故B错误;

C.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斜向上,用两指捏住胶管,轻轻挤压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流出,然后排出气体,操作正确,故C正确;

D.分液应注意上下层液体分离,则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性质实验、滴定操作、分液操作等,侧重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细节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0.某稀溶液中含有Fe3、Cu2、HNO3,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的浓度与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溶液中Fe3、Cu2、HN0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1:1 B.1:3:1 C.2:1:4 D.1:1:4

【考点】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铁的化学性质.

【专题】图像图表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分析】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顺序规律分析计算,溶液中含有Fe 3、Cu 2、HNO3,氧化性顺序为HNO3>Fe 3>Cu 2,加入铁后依次反应.

【解答】解:稀溶液中各物质的氧化性顺序为HNO3>Fe 3>Cu 2,加入铁后会依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①Fe+4HNO3=Fe3+NO↑+2H2O;②Fe+2Fe3+=3Fe2+;③Fe+Cu2+=Cu+Fe2+;

从图象中可知铁为1mol时,无Fe2+生成,发生的反应是①消耗硝酸为4mol,生成Fe3+1mol;再加入1mol铁发生反应②生成Fe2+物质的量为3mol,反应的Fe3+物质的量为2mol,其中原溶液中的Fe3+物质的量1mol;

再加入1mol铁发生反应③,此时又生成Fe2+物质的量为1mol,说明原溶液中Cu2+物质的量为1mol;

综上所述可知原溶液中Fe 3为1mol,Cu 2物质的量为1mol,HNO3物质的量为4mol,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4;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应用,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顺序反应规律及计算应用.

11.研究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与产物之间的关系时,使用类似数轴的方法可以收到直观形象的效果,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

A.Na0H溶液与S02反应时溶液中的

B.NaAl02溶液与盐酸反应后铝的存在形式

C.Fe在Cl2中燃烧产物

D.Fe和稀HNO3反应后,铁的存在形式

【考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硝酸的化学性质;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铁的化学性质.

【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A、根据可能发生的反应2NaOH+SO2═Na2SO3+H2O,NaOH+SO2═NaHSO3分析.

B、NaAl02溶液与盐酸反应后铝的存在形式和量有关,盐酸少生成产物氢氧化铝和剩余偏铝酸钠,盐酸和偏铝酸钠全部反应可以是氢氧化铝和氯化铝或氯化铝,盐酸过量最后为氯化铝;

C、Fe在Cl2中燃烧的产物与Fe和Cl2的用量无关,其产物只有FeCl3;

D、依据铁和稀硝酸的定量反应分析判断;

【解答】解:A、烧碱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n:n=2:1反应生成亚硫酸钠,通入过量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氢钠,n:n=1:1,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在2:1~1:1范围内生成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故A正确;

B、NaAl02溶液与盐酸反应后铝的存在形式和量有关,盐酸少生成产物氢氧化铝和剩余偏铝酸钠,盐酸和偏铝酸钠全部反应可以是氢氧化铝和氯化铝或氯化铝,盐酸过量最后为氯化铝;NaAlO2+HCl+H2O=Al3↓+NaCl,NaAlO2+4HCl=AlCl3+NaCl+2H2O,n:n≤1:1,为AlO2﹣,Al3,n:n≥1:4,存在Al3+,1:1~1:4存在Al3,AlCl3,数轴符合,故B正确;

C、Fe在Cl2中燃烧的产物与Fe和Cl2的用量无关,其产物只有FeCl3,故C错误;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HNO3+Fe═Fe3+NO↑+2H2O,8HNO3+3Fe═3Fe2+2NO↑+4H2O,Fe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时,恰好反应生成Fe3,即Fe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时反应得到Fe3,Fe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8时,恰好反应生成Fe2,即Fe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时反应得到Fe2,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用数轴法表示化学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所以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

12.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N2、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B.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能看到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C.可用浓硫酸或者浓硝酸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镀层

D.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2固体,铜粉就会溶解

【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硝酸的化学性质;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专题】氮族元素;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分析】A.NO不稳定,极易被氧气氧化生成NO2,氮气是空气主要成分;

B.Al3能溶于强碱溶液但不溶于弱碱溶液;

C.常温下Cu和浓硫酸不反应;

D.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较不活泼金属如Cu等.

【解答】解:A.氮气时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属于污染气体,且NO不稳定,极易被氧气氧化生成NO2

,反应方程式为2NO+O2=2NO2,故A错误;

B.氯化铝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反应方程式为AlCl3+3NH3.H2O=Al3↓+3NH4Cl,Al3能溶于强碱溶液但不溶于弱碱溶液,氨水属于弱碱,所以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故B错误;C.浓硫酸与铜需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反应,所以不能用浓硫酸除去Cu,故C错误;

D.Cu与稀硫酸不反应,加入硝酸钾后,溶液中存在硝酸根离子、氢离子,则Cu与硝酸可发生反应,所以铜粉溶解,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浓硫酸、硝酸、氢氧化铝、NO等物质性质,为高频考点,明确物质之间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氢氧化铝能溶于强碱但不溶于强碱,易错选项是D.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②气态单质分子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③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④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⑤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一定只存在极性共价键.

A.②③ B.②③⑤C.③④ D.①②④

【考点】化学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

【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

【分析】①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②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没有共价键;

③铵盐是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

④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⑤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一定存在极性共价键,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解答】解:①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NaOH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故错误;

②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没有共价键,则气态单质分子中不一定含有共价键,故错误;

③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铵盐,是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故正确;

④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但是一定有离子键,故正确;

⑤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一定存在极性共价键,可能含有非极性键,如H2O2中含有O﹣H极性键和O﹣O非极性键,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键与化合物的类型,注意利用实例分析选项,把握特殊物质中的化学键及稀有气体中不含化学键,题目难度不大.

14.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的金属性 X<Y

B.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ZW2

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D.一定条件下,w单质可以将z单质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分析】W化合价为﹣2价,没有最高正化合价+6价,故W为氧元素;Z元素化合价为+5、+3、﹣3,Z处于ⅤA族,原子半径与氧元素相差不大,则Z与氧元素处于同一周期,则Z

为氮元素;X化合价为+2价,应为周期表第ⅡA族,Y的化合价为+3价,应为周期表第ⅢA 族元素,二者原子半径相差较小,可知两者位于同一周期相邻主族,由于X、Y的原子半径与W、Z原子半径相差很大,则X、Y应在第三周期,所以X为镁元素,Y为铝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知识解答该题.

【解答】解:W化合价为﹣2价,没有最高正化合价+6价,W为氧元素;Z元素化合价为+5、+3、﹣3,Z处于ⅤA族,原子半径与氧元素相差不大,则Z与氧元素处于同一周期,则Z

为氮元素;X化合价为+2价,应为周期表第ⅡA族,Y的化合价为+3价,应为周期表第ⅢA 族元素,二者原子半径相差较小,可知两者位于同一周期相邻主族,由于X、Y的原子半径与W、Z原子半径相差很大,则X、Y应在第三周期,所以X为镁元素,Y为铝元素.

A.同周期最原子序数增大,金属性减弱,故金属性Mg>Al,故A错误;

B.在放电条件下氮气与氧气可以化合生成NO,不能直接生成NO2,故B错误;

C.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铝,不溶于弱碱氨水,故C错误;

2024届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井下管路安装与调整安全措施(最新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