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江山中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理科)(2)

2025-11-07

中,sin 302

EO AE == ,3cos302AO AE == , 又F 是PC 的中点,在Rt ASO △

中,sin 454

SO AO == ,

又SE ==Rt ESO △

中,cos 5SO ESO SE ∠===

.……………15分 解法二:

由(Ⅰ)知AE AD AP ,,两两垂直,以A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又E F ,分别为BC PC ,的中点,所以

(000)10)(020)A B C D -,,,,,,,,,,

1(002)0)12P E F ?????,,,,,,,,

所以10)122AE AF ??== ? ??? ,,,,. 设平面AEF 的一法向量为111()x y z =,,m , 则00AE AF ?=??=?? ,,m m

因此11110102

x y z =++=,. 取11z =-,则(021)=-,,m ,因为BD AC ⊥,BD PA ⊥,PA AC A = , 所以BD ⊥平面AFC ,故BD 为平面AFC 的一法向量.

P B E C D F A H O S

10

又(0)BD = ,

,所以cos BD BD BD

<>=== ,m m m . 因为二面角E AF C --

.………………14分 22(本小题满分15分)

解:(Ⅰ)由题意可知椭圆的焦距22c =,即1c =-------------------1分

又因为圆与椭圆有且仅有两个公共点,所以1b =

,所以a =分 所求椭圆的方程为2

212

x y +=--------------------------------4分 (II )因为直线:l y kx m =+与圆221x y +=相切,

所以原点O

1=即221m k =+,--------------5分

把直线y kx m =+代入椭圆方程2222x y +=可得222(12)4220k x kmx m +++-=,

设()()1122,,,A x y B x y 则12221224212(1)

21km x x k m x x k ?+=-??+?-?=?+?

,-------------------------7分 ()22121212121()OA OB x x y y k x x km x x m λ==+=++++

()22222

22222(1)411212121m k m k k m k k k -+=+-+=+++-------------------8分 由于2334λ≤≤,所以222133214

k k +≤≤+,解得2112k ≤≤------------------10分 (III)()()()()2222

22121211AB x x y y k x x =-+-=+- ()()2221121[4]k x x x x =++-()222

2,21k =-+(其中2112

k ≤≤)-----12分

43

AB ≤≤,-----------------------------------------14分 由于1122S AB d AB =

=,

23S ≤≤----------------------15分 22(本小题满分15分)

11 (Ⅰ)由题意知,椭圆离心率为c a

=2

,得a =,又22a c +

=1),所以可

解得a =2c =,所以2

224b a c =-=,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22

184x y +=;所以椭圆的焦点坐标为(2±,0),因为双曲线为等轴双曲线,且顶点是该椭圆的焦点,所以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22

144

x y -=。

命题人:徐兴峰 审题人:徐 琴

12 17.(本题满分10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C (1,—2)

为圆心的圆与直线10x y +++=相切。 (I )求圆C 的方程;

(II )是否存在斜率为1的直线l ,使得以l 被圆C 截得的弦AB 为直径的圆过原点,若

存在,求出此直线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7.解:(1)设圆的方程是222()()x a y b R -+-=

依题意得,所求圆的半径,||3R ==

∴所求的圆方程是22(1)(2)9x y -++= ………………4分

(2)设存在满足题意的直线l ,设此直线方程为y x m =+

设直线l 与圆C 相交于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122(,),(,)x y x y ,

依题意有OA ⊥OB 即12121212

1,1,0OA OB y y k k x x y y x x ?=-∴?=-∴+= ………………6分 因为2222(1)(2)92440

y x m y x m x y x y x y =+=+????-++=+-+-=??即 消去y 得:2222(1)440x m x m m ++++-= 所以2121244(1),2

m m x x m x x +-+=-+= ………………8分 12121122212121212320,()()0,()044(1)0

x x y y y x m y x m

x x x m x m x m x x m m m m m m +==+=+∴+++=+++=∴+--++= 即2x

解得124,1m m =-= ………………9分

经检验124,10m m =-=?>都符合题意

12::4,:1l l y x l y x ∴=-=+存在满足题意的直线 ………………10分

7.(本小题满分14分)

13 已知直线220x y -+=经过椭圆22

22:1(0)x y C a b a b

+=>> 的左顶点A 和上顶点D ,椭圆C 的右顶点为B ,点S 和椭

圆C 上位于x 轴上方的动点,直线,,AS BS 与直线10:3l x =

分别交于,M N 两点。

(I )求椭圆C 的方程;

(Ⅱ)求线段MN 的长度的最小值;

(Ⅲ)当线段MN 的长度最小时,在椭圆C 上是否存在这

样的点T ,使得TSB ?的面积为

15

?若存在,确定点T 的个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I )由已知得,椭圆C 的左顶点为(2,0),A -上顶点为(0,1),2,1D a b ∴==

故椭圆C 的方程为2

214

x y += (Ⅱ)直线AS 的斜率k 显然存在,且0k >,故可设直线AS 的方程为(2)y k x =+,从而1016(,)33

k M 由22(2)14

y k x x y =+???+=??得2222(14)16164k x k x k +++-=0 设11(,),S x y 则212164(2),14k x k --=+得2

122814k x k -=+,从而12414k y k =+ 即222284(,),1414k k S k k

-++又(2,0)B 由1(2)4103y x k x ?=--????=??得10313x y k ?=????=-?? 101(,)33N k

∴- 故161||33k MN k =

+

14

又16180,||333k k MN k >∴=

+≥= 当且仅当16133k k

=,即14k =时等号成立

14k ∴=时,线段MN 的长度取最小值83 (Ⅲ)由(Ⅱ)可知,当MN 取最小值时,14

k = 此时BS

的方程为64

20,(,),||55x y s BS +-=∴= 要使椭圆C 上存在点T ,使得TSB ?的面积等于

15,只须T 到直线BS

的距离等于T 在平行于BS 且与BS

的直线l 上。 设直线':10l x y ++=

,4=解得32t =-或52t =-

104.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PD ⊥平面ABCD ,PD=DC=BC=1,AB=2,AB ∥DC ,∠BCD=900

.

(1)求证:PC ⊥BC ;

(2)求点A 到平面PBC 的距离.

[解析] 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考查几

何体的体积,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能力.满分14

分.

解:(1)证明:因为PD ⊥平面ABCD ,BC ?平面ABCD ,所以PD ⊥BC.

由∠BCD=900,得CD ⊥BC ,

又PD DC=D ,PD 、DC ?平面PCD ,

所以BC ⊥平面PCD.

因为PC ?平面PCD ,故PC ⊥BC.

(2)(方法一)分别取AB 、PC 的中点E 、F ,连DE 、DF ,则:

易证DE ∥CB ,DE ∥平面PBC ,点D 、E 到平面PBC 的距离相等

.

15 又点A 到平面PBC 的距离等于E 到平面PBC 的距离的2倍. 由(1)知:BC ⊥平面PCD ,所以平面PBC ⊥平面PCD 于PC , 因为PD=DC ,PF=FC ,所以DF ⊥PC ,所以DF ⊥平面PBC 于F. 易知

DF=2

,故点A 到平面PBC

(方法二)体积法:连结AC.设点A 到平面PBC 的距离为h. 因为AB ∥DC ,∠BCD=900,所以∠ABC=900.

从而AB=2,BC=1,得ABC ?的面积1ABC S ?=.

由PD ⊥平面ABCD 及PD=1,得三棱锥P-ABC 的体积

1133

ABC V S PD ?=?=. 因为PD ⊥平面ABCD ,DC ?平面ABCD ,所以PD ⊥DC.

又PD=DC=1

,所以PC .

由PC ⊥BC ,BC=1,得PBC ?

的面积2PBC S ?=

. 由A PBC P ABC V V --=,1133

PBC S h V ?==

,得h = 故点A 到平面PBC

84.【2010·湖南文数】如图所示,在长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AB=AD=1,AA 1=2,M 是棱CC 1的中点,

(Ⅰ)求异面直线A 1M 和C 1D 1所成的角的正切值;

(Ⅱ)证明:平面ABM ⊥平面A 1B 1M 1

16

126.【2010·河南省郑州市第二次质量预测】 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 中,AB∥CD,∠BAD

=90°,AB =2,AD =3,CD =1,点E 、F 分别在AD 、BC 上,且AE =

13AD,BF =13

BC .现将此梯形沿EF 折至使AD

2).

(Ⅰ)求证:AE⊥平面ABCD ;

(Ⅱ)求点B 到平面CDEF 的距离;

(Ⅲ)求直线CE 与平面BCF 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I

)由题意:1,2,AE DE AD === 90EAD ∴∠= ,即EA AD ⊥,

又EA AB ⊥,AB AD A ?=,

AE ∴⊥平面ABCD .…………3分

(Ⅱ)作AK DE ⊥于点K ,

11,33

AE AD BF BC == ,

17 //AB EF ∴.

又AB ?平面CDEF ,

EF ?平面CDEF ,

//AB ∴平面CDEF .

故点A 到平面CDEF 的距离即为点B 到平面CDEF 的距离.…………5分

由图1,,,EF AE EF ED ED EA E ⊥⊥?=,

EF ∴⊥平面AED ,AK ? 平面AED ,

AK EF ∴⊥,又AK DE DE EG E ⊥?,=.

AK ∴⊥平面CDEF .

故AK 的长即为点B 到平面CDEF 的距离.…………7分

在Rt ADE

中,AK =, 所以点B 到平面CDEF

.…………8分 (用等体积法做,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步给分)

(Ⅲ)以点A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5(0,2,0),(0,0,1),(0,,1)3

B C E F ,

1(0,,1),1,0),(1,1)3

BF BC CE =-=-=- , 设平面BCF 的法向量(1,,)n y z = ,

由00

BF n BC n ??=???=??

得3n = . 记直线CE 与平面BCF 所成的角为α,

则||sin 13||||CE n CE n α?===? . 所以,直线CE 与平面BCF

136.【2010·青岛市四月质检】如图1,直角梯形ABCD 中,//,90AD BC ABC ∠= ,,E F

分别为边AD 和BC 上的点,且//EF AB ,2244AD AE AB FC ====.将四边形EFCD 沿EF 折起成如图2的位置,使AD AE =.

浙江省江山中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理科)(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招标文件)地源热泵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