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 与产品和过程要求有偏差时,是否分析了原因,并制订了纠正措施?
——补充的尺寸、原材料、功能检验和耐久检验 ——因果图 —
—田口方法,夏宁方法 ——FMEA/ 缺陷分析 ——过程能力分析 ——质量小组 ——8D- 方法2.4.4 是否按时实施了所要求的纠正措施并检查了有效性? ——风险分析(过程 -FMEA ) / 缺陷分析
——审核报告提出的改进计划 ——来自保养 / 维修的结论 / 措施 ——通知缺陷负责人 ——内部 / 外部的接口部门会谈 ——内部抱怨 ——顾客抱怨 ——顾客征询2.4.5 是否定期对过程和产品进行审核? 审核原由是,例如: ——新项目 / 新过程 / 新产品 ——未满足质量要求(内部 / 外部)
——对遵循质量要求的验证 ——揭示改进的潜能要向负责人/部门提交偏差报告,对改进措施必须进行跟踪,考虑要点,例如:
——顾客要求 ——重要特性NO 提 问
——功能 ——包装 ——过程能力2.4.6 是否对产品和过程进行持续改进?
——成本优化 ——减少浪费(如:废品和返工返修) ——提高过程可靠性(如:工艺流程分析) ——优化调整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 ——减少单件全国成生产时间 ——减少库存量2.4.7 是否确定了产品和过程的目标,并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了监控?
——人员的出勤率、缺勤率 ——生产数量 ——质量指数(如:缺陷率、审核结果) ——单件全过程生产时间 ——不符合性成本(缺陷成本) ——过程指数(如:过程能力)3 顾客关怀/顾客满意程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