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认可(设备点检/首件检验/末件检验) ——过程控制(理解控制图) ——隔离权2.1.2 是否授予员工对生产设备/生产环境所负的责任?
——有序和清洁 ——进行/报请维修与保养,TPM(预测的/预防性的) ——零件准备/贮存 ——进行/报请对检验/测量器具的标定和校准2.1.3 员工是否适合完成所交付的任务,并保持其素质? ——对过程的指导 / 培训和素质证明 ——产品知识、可能的 / 已出现的缺陷 ——安全生产 / 环保知识的教育
——对存档责任件管理方法的培训 ——资格证明 ( 如:焊工证书,视力检查,厂内机动车驾驶证)2.1.4 是否有包含顶岗安排的人员配备计划?
——翻班计划(针对生产计划) ——素质证明(素质矩阵表) ——工作分析/时间核算2.1.5 是否建立并有效地运行了员工的激励机制? ——质量信息(目标值 / 实际值)
——改进建议 ——志愿的特别行动(培训,质量小组) ——低的病假率 ——对质量改进的贡献 ——自我评定2.2 生产设备/工装模具 2.2.1 生产设备/工装模具是否能确保产品特定的质量要求? ——针对重要产品特定 / 过程参数的机器能力 / 过程能力的证明 ——重要过程参数的强制性控制 / 调整
——超出控制界限时的报警(如:灯光、喇叭、自动断匣) ——上 / 下料装置 ——工装模具 / 设备 / 机器的保养和维修状态(包括有计划的维修)2.2.2 在批量生产中使用的测量和检验设备能否有效地监控质量要求?
——可靠性试验、功能试验和耐腐蚀试验 ——测量精度/检测设备能力 ——数据采集和可评价性 ——检测设备的校准证明NO 提 问
2.2.3 生产工位和检验工位是否符合要求?
——人机工程学 ——照明 ——有序清洁 ——环境保护 ——工作环境 / 零件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