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最新2016版评审准则编写
应注意需要控制的因素,以确保检验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当客 户对文件规定的抽样程序有偏离、添加或删节的要求时,这些 要求应与相关抽样资料予以详细记录,并纳入包含检验检测结 果的所有文件中,同时告知相关人员。当抽样作为检验检测工 作的一部分时,应有程序记录与抽样有关的资料和操作。 4.5.20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对用于检验检测样品的运 输、接收、处置、保护、存储、保留、清理的程序,包括保护 样品的完整性、保护检验检测机构与客户利益的规定。检验检 测机构应有样品的标识系统。样品在检验检测的整个期间应保 留该标识。标识系统的设计和使用,应确保样品不会在实物上 或记录中和其他文件混淆。如果合适,标识系统应包含样品群 组的细分和样品在检验检测机构内外部的传递。在接收样品时, 应记录样品的异常情况或记录对检验检测方法的偏离。应避免 样品在存储、处置、准备过程中出现退化、丢失、损坏,应遵 守随样
品提供的处理说明。当样品需要存放或在规定的环境条 件下养护时,应保持、监控和记录这些条件。当样品或其一部 分需要安全保护时,应对存放和环境的安全作出安排,以保护 该样品或样品有关部分处于安全状态和完整性。 4.5.21 检验检测机构应明确区分检验前过程、检验过程、检验 后过程的要求。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监控检验检测有效 性的质量控制程序。通过分析质量控制的数据,当发现偏离预 先判据时,应采取有计划的措施来纠正出现的问题,并防止出 现错误的结果。 这种质量控制应有计划并加以评审, 可包括 (但 不限于)下列内容:a) 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监控和/或使 用次级标准物质开展内部质量控制;b) 参加检验检测机构间的 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c) 使用相同或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检验检 测;d) 对存留物品进行再检验检测;e) 分析一个样品不同特性 结果的相关性。
查看抽样记录
是否建立了样品管理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关于样品管理的过程要求是否正 确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查看样品管理记录
有程序文件, 相关记录可以证 实活动符合要求
符 合□ 不符合□ 不适用□
是否建立了质量控制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关于质量控制的过程要求是否正 确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查看质量控制记录 比对试验、能力验证报告等
有程序文件, 相关记录可以证 实活动符合要求
符 合□ 不符合□ 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