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的理念,认真制定德育计划,明确德育任务,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抓好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把德育渗透到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之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增强能力的过程中受到思想道德教育,注重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实现课堂教学的德育价值。
各学科要认真地承担起德育任务,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认真落实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各学科教学中绝不能仅局限于知识传授,要将教学与德育有机融合,要结合学生实际和社会现实充分发挥它的育人价值和功能,要深入挖掘教材及生活中的德育资源,关注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和高尚道德情操培养,进行德育渗透,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学习积极性。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祖国的历史文化、基本国情、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自然等学科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音乐和美术要充分发挥其学科的美育作用,提高学生对人类艺术美的感受力,陶冶其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审美情趣;体育要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奋力拼搏的顽强意志以及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3、抓好科研课题,构建德育新体系
以深入推进德育课题研究工作为抓手,大力推进德育科研,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