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鄂教版二年级上册下册全册心理健康教案(4)

2025-11-16

第七课 学会说“不”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在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中,我们有权利说“不”,认识说“不”是表达自信、表示尊重的合理方式。

2、学会拒绝的技巧,活动中掌握说“不”的技巧,学“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活动环节一:敢于说不——沙沙的故事 有的同学说好朋友就是与自己常在一起玩的人。 “是经常在一起,保持高度一致是要一起上街,一起回家,一起做作业,一起玩,一起笑,一起哭??无论何时何事,都要保持高度一致。”其实,在与同学、朋友相处时,对于他们不正确的观点、要求、行为等,我们应该果断拒绝。下面我们来看沙沙的故事。请同学们通过声音、语调、表情的变化来进行表演,同学们在观看表演的同时,想一想,哪一种处理方式是我们常用的?哪一种是你们认为比较好的?为什么? 引导学生边看边思考:这两位同学各有怎样的心理感受呢?(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有的同学体会到了沙沙碍于情面,不敢拒绝朋友的无奈与苦恼的心境,有的同学分析了王冬只顾自己开心是自私的表现。) 在这个过程中,及时地肯定学生的回答,明确:同学们分析的很有道理!我们在与同学交往时是应该学会说“不”的!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既不损害朋友情谊又不违背自己的原则呢? 师小结:有些时候,面对朋友的要求,我们本想拒绝,心里很不乐意,但却点了头,碍于一时的情面,却给自己留下了长久的不快。因此,在同学、朋友相处时,对于他们不正确的观点、要求、行为等,我们应该断然拒绝,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说“不”。

(二)、授新 (1)明确的陈述拒绝的原则和理由,以求得对方的理解和体谅。 (2)用真心诚意的态度、言辞,去说服、打动对方。 (3)找出替代的方法。

(三)辅导结语: 不论是多么好的朋友,只要是两个人,就有想法不一致的时候,就有一些时候各人有各人的事情。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一个人能完成的事,却要两个人来一起做,对我们的时间是不是一种浪费?因此,该拒绝的时候一定不要勉强自己。其次,我们要多站在朋友的角度为朋友着想。有一颗宽容的心,理解的心,如果朋友有比自己的事更重要的事,那么,我们应该尽力帮助。 教师寄语: 经常相处的人不一定就是朋友,而相距万里的也不一定就不是朋友。朋友之间重要的是心与心的相通,而不在乎是否有求必应,更不在乎是否形影不离,让我们高呼:理解万岁!

16

第八课 遇到困难要求助

【主题说明】

现在的独生子在家向来是养尊处优,什么都不用自己操心,所有的事情全由家长一手包办,包括遇到了困难,也只需要在那里等着,反正父母都会帮自己解决,根本用不着自己想办法、自己担心导致现在的孩子在离开父母后遇事什么都不会去做,只会哭,心理十分脆弱,经不起一点打击,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本课是专门针对这一点,让孩子知道如果自己遇到的困难是没关系的,只需要学会主动向身边的人求助就可以解决困难,培养孩子独立处事的能力,并获得自信心。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到遇到困难并不可怕,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困难,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2.情感目标:通过活动体验使学生感受到遇到困难时得到他人帮助的快乐,学会主动求助,并在他人有困难时主动帮助他人。

3.行为目标:学会遇到困难时主动寻求帮助,请身边的人帮助自己解决困难。

【教学重点、难点】

当遇到困难时学会向身边人进行求助。

【课前准备】

1. 课堂展示PPT

2.生活中学生遇到困难时无助的照片。 3.制作“乐于助人爱心贴”的小贴纸。

【教学设计】

教 学 设 计 环 节 目 标 引出本课过 程 1.教师讲解教材中观察岛的图片(有条件可以多媒体呈现)。图片中的年轻人遇到了什么困难?他该怎么办呢?鼓建 议 1.此处教师可酌情调整活动方式。本环节可用于活跃气氛。 2.本环节用时不超过5分钟。 观察岛 (热身暖心) 的主要内励学生举手发言。 容,激发学3、归纳,引出课题。 生的学习4、教师小结:当我们遇到困难,自己无法解决时,不用兴趣。 担心,我们可以向身边的人寻求帮助。只要我们说出我们 的困难,只要我们大胆的求助,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17

活动一:游戏:贴鼻子 1、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贴鼻子”游戏,开展两次游戏活动。第一次学生独自贴。“看一看,自己贴对了鼻子的正确位置吗?有什么方法能让自己在蒙眼的情况下,正确贴对鼻子的位置呢?”第二次游戏:学生在上面找位置,1、此处建议将其他同学在下面帮忙提示:往左、往上、对了、贴。 2、教师小结: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单凭自己体验的力量在有些时候不能顺利解决问题,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我们才能圆满完成本次任务。所以,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面对困难时,我们要灵活应对,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主动向他人寻求帮助。 活动二:大胆的说出来 3、回忆:你平时遇到过哪些困难呢?这时你是怎样的心情?后来是怎样解决的呢? 4、学生看图,联系自己,说一说自己的情况。 活动一和活动二的用时分别给予建议,并在学生谈论自己的经历时注意给予肯定和鼓励,不做负面评价 2、本环节用时控制在20分钟活动营 (体验分享) 在遇到困难时,别人的帮助对自己的用处很大。 5、情景表演:根据书中的四幅图片内容,请同学演一演,以内。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6、教师小结:是啊,在我们生活中会遇到不少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我们都会寻找身边的人帮助自己。让我们一起大声的说:“请你帮助我!” 1、教师引导:通过今天的课程,我们明白了每个人都可能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但我们知道遇到困难并不可怕,1.总结归纳一定分享屋 (总结提升) 要学会应用身边的资源,大胆主动的向别人寻求帮助,在明确知道,他人的帮助下,苦难一定会得到解决。 遇到困难2、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分享屋中的儿歌,巩固加深本课的寻求帮助。 学习内容。 少5分钟。 3、 心理引导:通过教师总结,加深对求助的深刻认识,并举出生活中可以求助的案例加深印象。 2.本环节用时至的基础上进行。 要在学生回答拓展园 (拓展延伸) 1、教师导语:现在让我们都来制作一些“乐于助人爱心学会并使小天使”的方便贴,如果下次再遇到困难时,就用这些求用求助方助贴寻求帮助吧! 法。 2、学生自制方便贴。 内。 制在10分钟以本环节用时控

【活动反馈】

1.学生对课堂活动是否感兴趣。

18

2.学生是否学会了向他人寻求帮助。

【练习题】

遇到数学难题时,你会 。

A. 找父母帮忙 B. 找邻居家姐姐帮忙 C. 找老师 D. 抄同桌作业

19

第九课 赶走坏习惯

【主题说明】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系统的学校教育,个人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思维方式开 始发生变化,显示出一定的个性特征,个人能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但是他们的辨别能力 较弱,主动性仍然欠缺,因此,需要老师和家长及时引导他们进行辨别。

本节课力图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会辨别好习惯和坏习惯,认识 坏习惯对个人成长的干扰,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好习惯,改掉坏习惯,培养健康 文明的行为习惯。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辨别好习惯和坏习惯,认识到坏习惯对个人成长的干扰。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的认同和向往。 3.行为目标:让学生能够坚持好习惯,改掉坏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辨别好习惯和坏习惯,认识到坏习惯对个人成长的干扰。

难点:学生能够坚持好习惯,改掉坏习惯,培养学生对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的认同和向往。 【课前准备】

1.故事《被抛在海里的点金石》。 2.教师自制“垃圾桶”。 【教学设计】

环节 目标 过程 1.教师讲故事《被抛在海里的点金石》,并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主人公引出本课的 观察岛 主要内容,激发趣。 (热身暖心) 学生的学 习兴最后捡到点金石了吗? 为什么? 2.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 3.教师总结:同学们也有很多习惯,有好的习惯,也有坏的习惯,我们今天一起来“探测”生活中 的习惯,看哪些习惯会成为我们成长的障碍,然后改正它。导入本课课题。 活动一:日常行为探测仪 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活动一的图片 引导学生学 会辨别好习惯和活动营 (体验分享) 坏习惯, 认识到坏习惯对个人成 长的干扰。激发学生对好 习惯的认同和向往。 这些小学生的行为有什么不好吗? 2.请学生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 3.教师点评归纳。 4.引导学生思考:你和身边的同学还有哪些不好的习惯? 5.学生思考、回答。 7.教师总结:同学们都是敢于正视自己缺点的小勇士,可是仅仅将这些坏习惯说出来就能解决问 题了吗?接下来该怎么办呢?导入活动二。 1. 活动一重在引导学生分辨好习惯和 坏习导学生认识到 坏习惯对个人的不良影响,从而激发 学生对好习惯的认同和向往。 2. 学生发言时教师要给予反馈。 3.本环节用时约20分钟。 本环节用时约5分 钟。 建议 (有条件可以用多媒体呈现)。提问:惯;活动二重在引 20


2024年鄂教版二年级上册下册全册心理健康教案(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