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函授教育自学指导-继续教育学院 - 图文(3)

2025-10-07

第二编 人的信息加工

第三章 感觉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1、掌握感觉的一般概念

2、掌握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的概念 3、掌握韦伯定律

4、了解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 5、了解色觉理论

6、掌握明适应与暗适应

7、了解听觉的频率理论和位置理论

二、着重掌握的内容

(一)基本概念

1、感觉: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2、感觉编码:感觉编码是指将刺激的能量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缪勒员早研究了感觉编码问题,提出了神经特殊能量学说,认为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特殊的能,它们在性质上是互相区别的。缪勒的学说有其合理的因素,但不了解感官分化的真正原因。

3、绝对感觉阈限与绝对感受性: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闭限;而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两者在数值上成反比例。

4、差别阈限与差别感受性: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在数值上也成反比例。

5、三色说:三色说认为,人的视网膜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各种颜色经验是由不同感受器按相应的比例活动而产生的。

6、对立过程理论:对立过程理论认为,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它们在光刺激的作用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

7、声音的掩蔽: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阈限上升,称为声音的掩蔽:①纯音掩蔽,用一个纯音为掩蔽音,观察它对不同频率的其他声音的影响;②噪音 对纯音的掩蔽;⑦纯音和噪音对语音的掩蔽。

8、肤觉:肤觉是由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的感觉。有四种基本形态:触觉、冷觉、温觉和 痛觉。嗅觉是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引起的。味觉的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

9、动觉:动觉也叫运动感觉,它反应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是内部感觉的一种重要形态。动觉是随意运动的重要基础,是主动触摸的重要成分、在认识客观

11

世界方面也有重要的意义。内脏感觉也叫机体觉,是由内脏的活动作用于脏器壁上的感受器产生的。内脏感觉又叫“黑暗”感觉。 (二)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1、当代两种有代表性的感觉编码理论:特异化理论认为,不同性质的感觉是由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的。模式理论认为,编码是由整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的。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感觉系统中,神经系统同时采用了特异性编码和模式编码。

2、韦伯定律:韦伯发现,对刺激物的差别感觉取决于刺激的增量与原刺激量的比值。这就是韦伯定律。

3、对数定律:费希纳发现,感觉的大小(或感觉量)是刺激强度(或刺激量)的对数函数 (对数定律)。

4、乘方定律:斯蒂文斯认为,心理量并不随刺激量的对数的上升而上升而是刺激量的乘方函数(乘方定律)。

三、思考题

1、什么是感觉?感觉在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中有什么意义?试分析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相互关系。

2、什么是神经特殊能量学说?如何评价?

3、视觉系统是怎样编码由外界输入的信息的?

4、什么叫色觉的对立过程理论,它和传统的色觉理论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5、试说明暗适应与明适应的特点及机制,了解视觉适应在生活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6、用视觉掩蔽说明视觉中的时间因素。 7、试说明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8、简要评述听觉的频率理论和位置理论。 9、肤觉在人类生活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10、温度对味觉感受性有什么影响?

四、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 的反映。 2、刺激可分为 和 。

3、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 。 4、感觉产生的条件: 和

5、 和 是人眼网膜上的两种感光细胞。

6、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 的时间过程,叫做 。 7、肤觉的基本形态有四种: 、 、 和 。 8、皮肤表面的温度称为 。

9、按刺激来源可将感觉分为 和 。

10、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_____________的认识,感觉提供了____________的信息,保证了

_______与_______的信息平衡,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11、侧抑制是指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够_____________的现象。 12、.锥体细胞主要感受物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13、人眼球棒体细胞的视觉色素叫____________。

14、颜色的三个基本特性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5、人耳能接受的振动频率为

12

16、声波的频率、振幅和波形分别决定听觉的 、 、 。 17、耳朵是人的听觉器官,它由 、 、 三部分组成。 18、 是由声音强度决定的一种听觉特性。

19、共鸣理论认为:声音的频率高, 发生共鸣;声音的频率低, 发生共鸣。 20、当代两种有代表性的感觉编码理论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是什么?

A、相加的关系 B、相减的关系 C、正比关系 D、反比关系 2.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属于什么现象?

A、感觉对比 B、感觉适应 C、感觉阈限 D、错觉 3.声音的质量特征称为 。

A.音强 B.音高 C.音色 D.音波

4.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提出了什么理论?

A.对立过程理论 B.三色说 C.行波理论 D.共鸣理论 5.下列哪个理论是由赫尔姆霍茨提出的?

A.共鸣理论 B.频率理论 C.行波理论 D.神经齐射理论 6.定位理论曾经用来解释 A、嗅觉 B、味觉 C、空间知觉 D、平衡觉 7. 下列哪种现象和其他三种有所不同?

A.感觉对比 B.感觉适应 C.感觉后像 D.闪光融合 8. 5000 HZ以下的声音的听觉机制主要由下列那种理论解释?

A.音频说 B.地点说 C.拮抗说 D.齐射理论 9. 电影使一系列静止的拷贝画面连贯起来。前一副画面的印象还没消失,下一副画面又出现在视觉中,使观众在银幕上看到活动的人物、车辆等场景,这是利用了 A、后象的作用 B.适应的作用 C .对比的作用 D.联觉的作用 10.适宜的声波刺激,作用于听分析器而引起的感觉叫做

A.视觉 B.听觉 C.感受性 D.音调 11.神经纤维束穿过视网膜进入脑内的地方叫做

A.黄斑 B.视神经节 C.盲点 D.视交叉 12.当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个感受器时产生的对比现象叫做 。 A.继时对比 B.同时对比 C.感觉对比 D.彩色对比 13.红外线不能被人看到是因为

A. 低于视觉刺激阈值 B.超出了可见光谱范围C.不能刺激视杆细胞D.超出了水晶体的

折射范围

14.当刺激物持续地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人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 A.感觉对比 B.感觉适应 C.感觉能力 D.感觉阈限 15.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做

A.对比 B.适应 C.联觉 D.错觉

13

16.作用于有机体并引起其反应的任何因素叫做

A.刺激 B.刺激物 C.客观事物 D.感觉能力 17.费希纳定律S=KlogI+C公式中,S是指

A.刺激强度 B.感受性 C.感觉阈限 D.差别感觉阈限 18. 差别感觉阈限越小,则差别感受性越大,其感觉能力也

A.越强 B.越弱 C.一样 D.成正比 19.在可见光波范围内的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颜色的明度取决于它接近 的程度。

A.绿色 B.白色 C.灰色 D.黑色 20.色光混合是一种

A.加色法 B.减色法 C.混色法 D.

(三)名词解释 1. 感觉编码

2. 差别阈限和差别感受性 3. 侧抑制 4. 普肯耶现象 5. 马赫带 6. 后像 7. 闪光融合 8. 视觉掩蔽 9. 视敏度

(四)简答题

1、简述韦伯定律的内容。 2、请简述色觉理论中的三色说

3、请简述色觉理论中的对立过程理论 4、简述听觉理论中的频率理论 5、简述马赫带现象形成的原因。 6、简述视觉中的时间因素。

(五)论述题

1. 研究视觉适应在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2. 你对“行波理论”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个别属性

2、近刺激 远刺激 3、绝对感觉阈限

4、一定强度的适宜刺激 健全的分析器 5、椎体细胞 棒体细胞

互补法 14

6、下降 明适应

7、触觉 冷觉 温觉 痛觉 8、生理零度

9、外部感觉 内部感觉

10、个别属性 内外环境 机体 环境 11、互相抑制 12、细节 颜色 13、视紫红质

14、色调 明度 饱和度 15、16HZ~20000HZ

16、音调 音响 音色 17、外耳 中耳 内耳 18、音响

19、短纤维 长纤维 20、特异化理论 模式理论 (二)选择题

D B C B A B A D B C D A B B C A A A B A (三)名词解释

1,感觉编码-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得感觉编码。

2,差别阈限和差别感受性-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例。 3,侧抑制-是指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够互相抑制的现象。

4,普肯耶现象-当人们从锥体视觉向棒体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将向短波方向移动,因而,出现了明度不同的变化。这种现象就叫普肯耶现象。

5,马赫带-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这就是马赫带现象,马赫带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分布,而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

6,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就叫后像。

7,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 8,视觉掩蔽-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这种效应叫视觉掩蔽。

9,视敏度-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四)简答题

1、K=△I/I,I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即JND。K为一个常数,这个公式叫韦伯定律。 2、请简述色觉理论中的三色说

1) 托马斯?杨认为人的视网膜上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中的一种

波长的光刺激敏感。当受到不同的光刺激时,就会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

15


普通心理学函授教育自学指导-继续教育学院 - 图文(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咨询工程师(投资)管理办法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