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导论》函授教育自学指导
浙江师大教育学院 隋光远
第一编 绪 论
第一章 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1、掌握心理学的概念和学科性质。 2、明确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类型。 3、了解心理学的产生、发展与研究现状。 4、了解研究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着重掌握的内容
(一)基本概念
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主要研究人的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其他动物的心理现象。它既研究意识,也研究无意识;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心理或社会心理。心理不同于行为,又和行为有密切的关系。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因此心理学有时又被认为是研究行为的科学。 (二)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1、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学科分类中通常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部类。心理学要研究心理现象的物质本体,及心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和手段都和自然科学一样,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
(2)人又是社会的实体,人的心理的发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此外心理学还研究团体心理和社会心理,这些心理现象更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的研究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总之,心理学既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所以心理学处在中间位置,因而叫做中间科学或者边缘科学。
2、心理学要研究的科学问题
心理过程、心理结构、心理的神经机制、心理的发生发展、心理与环境的关系等。 3、心理学研究的类型
(1)因果研究:揭示心理现象和外界刺激、人脑活动的因果关系。 (2)相关研究:寻找心理现象和其他现象的相关关系。 (3)个案研究:从个别案例中发现有价值的结果。 4、心理学的产生发展及研究现状
(1)心理学的产生: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正式诞生。心理学的诞生有两个重要的历史根源,一个是近代哲学的影响,包括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影响;另一个是实验生理学的影响,后者为心理学提供了—系列客观的研究方法。
(2)心理学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心理学中派别纷争的时期。当时涌现出来
1
的重要学派有: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学派和格式塔心理学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心理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主要有生理心理学的取向,行为主义的取向、精神分析的取向、认知心理学的取向和人本主义的取向。
(3)心理学的现状:近年来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结合产生了认知神经科学,它主要研究认知功能的脑机制、认知与神经系统活动的关系、脑发育与认知功能的发展等。科学家们相信,在2l世纪,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有望成为心理学发展的主流。
5、研究心理学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在理论上,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实践上,有助于引导人的心理的健康发展,并运用心理学的规律,指导不同领域的实践活动。
三、思考题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在学习这门学科之前,你是怎
样认识心理学的?
2、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怎样?
3、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它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实践意义? 4、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中间科学?
5、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学科分支?它们在人类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6、心理学的研究有哪几种主要的类型?每种研究有什么特点?
7、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的特点是什么?在学过本章之后 “心理学是
一门实验科学”有什么新的认识?
8、心理学是怎样产生的?现代自然科学在心理学的产生中有什么作用? 9、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有哪些?
10、简要说明现代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
四、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研究发现在吸烟的人群中肺癌的发生率较高,这是( )
A. 因果研究 B.相关研究 C.个案研究 D.无法确定 2、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是( )
A. 观察法 B.测验法 C.实验法 D.个案法
3、把意识看成川流不息的过程而不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是( )学派
A. 构造主义 B.机能主义 C.认知主义 D.格式塔心理学
4、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听见或看见了什么,但对视觉或听觉的过程却意识不到,这种现象属于( )
A. 潜意识 B.意识 C.无意识 D.前意识 5、人类的一切个体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这是( )的学说
A. 行为主义学派 B.精神分析学派 C.新精神分析学派 D.新行为主义学派 6、心理学是研究( )。
A.人的行为科学 B.人的思维科学 C.人的意识科学 D.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7、心理学研究的类型有( )。 A.因果研究 B.相关研究 C.个案研究 D.以上都是
8、人在认识事物的同时总带有喜怒哀乐,这些心理现象属于( )。
2
A.认识过程 B.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 D.意志过程 9、严格地控制变量并创设一定的条件以引起某种心理现象出现或变化,从而进行规律得探讨,这种研究方法是(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经验总结法
10、你想了解初中生的学习动机,因而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本人、家长、同学及其他有关的人回答后再进行分析,这类研究研究方法称为( )。 A.测验法 B.个案法 C.问卷法 D.自然实验法
11、常用于比较人的能力、性格等方面个别差异的研究方法是( )。 A.个案法 B.测验法 C.自然实验法 D.问卷法
12、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有计划地记录学生的语言和行为表现以作心理研究的方法,称为( )。
A.经验总结法 B.自然实验法 C.自然观察法 D.调查法
13、人在生活中的一定时间—空间内,特定心理活动的特征,叫做( )。 A.情绪 B.心理状态 C.动机 D.思维 14、机能主义的创始人是( )。
A.詹姆士 B.冯特 C.华生 D.弗洛伊德 15、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是( )。
A.动机和情绪 B.能力和人格 C.认知 D.以上三项均不对 16、几年前我们游览双龙洞,现在想起那里的飞瀑流泉,仍历历在目,这种心理过程叫( )。 A.想象 B.记忆 C.注意 D.感觉
17、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的心理学派是( )。
A.构造主义 B.精神分析学派 C.机能主义 D.格式塔心理学 18、20世纪50年代后,行为主义的研究在下列哪些领产生了较大影响( )。 ○1程序学习 ○2行为治疗 ○3生物反映 ○4遗传在行为中的作用 A.○1○2○4 B.○2○3○4 C.○1○3○4 D.○1○2○3
19、20世纪30年代后,一批后弗洛伊德主义者,如艾里克森、克莱恩等的研究对象主要为( )。
A.儿童和青少年人格的正常发展 B.精神异常的成年人 C.重视无意识的研究
D.过分强调力比多在儿童期的作用
20、中国现代心理学开始的标志是( )。
A.南京高师(东南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 B.中华心理学会在南京正式成立 C.北京大学首次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 D.陈大齐出版了《心理学大纲》
(二)填空题
1.个体心理可以分成( )、动机和( )、能力和人格等三方面。
2.心理现象分成( )和个性心理,其中需要、动机、兴趣属于个性心理中的( ) 3.心理学是研究( )及其规律的科学 4.1885年,( )发表《论记忆》开创了用实验法研究记忆的先河。 5.( )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3
6. ( )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创办了世界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独立的( )的诞生。
7.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有( )、发展性、( )三大原则。 8.普通心理学处于( )的地位。
9.笛卡儿用( )概念解释动物的行为和人的某些无意识的简单行为。 10.自我意识使人们能够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自我分析、( )、自我调节和( )。 11.精神分析是指一种临床技术,通过( )和( )等手段发现病潜在的动机使精神宣泄,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2.科学家认为在21世纪( )研究有望成为心理学发展的主流。 13.1922年中国第一部心理杂志——( ),由张耀翔编辑出版。 14.注意的基本作用是( )。
(三)名词解释 1.普通心理学 2.意志 3.认知 4.个性 5.刺激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科学心理学? 2.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3.观察法的优缺点
4.心理学诞生的历史根源 5.简述心理与行为的关系
6简述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及其各自的创始人
(5)论述题
1.“知之深,爱之切”体现了哪两者间的关系,你怎样理解这两者间的关系? 2.有兄弟三人,老大是非观点明确,有意志力,所以对事物
有健康的情感,老二十个对事物认识深刻又有热烈情感的人,因此,做什么事情都能表现出坚强的意志,老三是意志坚强、情感充沛,因而遇到什么复杂的问题都有锲而不舍地思考精神。这说明认识、情感和意志三者之间有着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B 2.C 3.D 4.C 5.B 6.D 7.D 8.C 9.A 10.C 11.B 12.C 13.B 14.A 15.C 16.B 17.A 18.D 19.A 20C 填空题
1. 认知 情绪 2. 心理过程 个性倾向性 3. 心理现象/心理活动 4艾宾浩斯 5客观世界. 6.1879 科学心理学 7.客观性 系统性 8. 基础学科9反射 10. 自我评价 控制 11. 释梦 自我联想 12. 认知神经科学 13. 《心理》 14. 选择信息 名词解释
4
1.普通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年人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把这种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地支配和调节心理行为的过程叫做意志。
3.指人们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
4. 人在获得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或者说是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还会形成一些稳固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称为个性。
5. 引起行为的内外因素叫刺激。
简答题
1. (1)心理学被认为是阐述心理的学问,(2)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3)心理学是研究人脑对外界信息的整合诸形式及其内隐外显行为反应的一门学科。(4)心理学是系统的研究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5)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 理论意义:科学正确的解释心理现象对破除迷信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有重要意义的。实践意义:揭示心理现象的规律能帮助人们运用这些规律去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从而为人类不同领域的实践服务,这是心理学更为重要的任务。
3. 优点:保持自然性客观性。 缺点:难以重复验证,难以精确分析,研究现象可能没有出现,观察容易各取所需。
4. (1)近代哲学的影响,包括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影响(2)是实验心理学的影响,它为心理学提供了一系列客观的研究方法。
5、行为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行为不同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6、 构造主义——冯特
机能主义——詹姆士 行为主义——华生
格式塔心理学——考夫卡、杰克勒、韦特海默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论述题
1. 这句话体现了情感与认知的关系。情感的认知的基础上产生,深厚真挚的情感来源与对人对事真切深刻的了解;情感又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积极的情感能激发人们认识的积极性,使人锐意进取,相反消极情感会使人消沉,沮丧,窒息人们认识与创造的热情。
2.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心理过程的不同方面,大的心理活动是这三方面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在认识的过程和意志过程中总会发生一定的情感;在进行任何意志行动时总是伴随着认识和情感的,我们的意志和情感又都可以对认识过程发生着不同的影响。
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1、 了解神经系统的进化,特别是脑的进化。
2、 了解神经系统的发生和发展,对揭示心理的种系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3、 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