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心等症状。未经治疗,肛门周围出现胀痛,呈持续性,无放散。疼痛逐渐加重,伴有寒战及跳痛,排尿困难,排便时肛周疼痛加剧,有里急后重感。曾到医院就诊,按“泌尿系统感染”治疗,口服“氟哌酸”等药物,不见好转,肛周疼痛加重,不能平卧。
体格检查:体温38.9℃,脉搏100次/min,血压16.0/10.0kPa(120/75mmHg);急性痛苦面容,扶入病房,神志清楚,查体合作,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胸廓无畸形,双肺叩诊清音,听诊未听到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律齐,心脏各瓣膜区无杂音。腹平坦,全腹无压痛,无肌紧张。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肛门检查(胸膝位):肛门左侧可见局部明显肿胀、发红,表面皮肤温度升高,触痛明显,有波动感,指诊左侧可触及压痛性包块。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5.0啰×109/L。
病例37:
患者男,32岁。一年前出现肛周不适、疼痛及发热、寒战来医院就诊。当时体格检查肛门右侧(胸膝位),局部明显肿胀,皮肤发红,触痛明显,有波动感,肛门、直肠指检,右侧可触及压痛性包块,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引流出臭味脓汁约80ml,术后经1个月左右的换药治疗,病人切口愈合。2个月后,上述症状再次出现,但发热及肛周疼痛均较前次为轻,未经任何治疗,从原切口破溃,流出较多脓汁再次出现,但发热及肛周疼痛均较前次为轻,未经任何治疗,从原切口破溃,流出较多脓汁后病情好转。此后从肛门周围原瘘口处,不断有脓性分泌物排出,肛周皮肤瘙痒,不适。
体格检查:体温36.5℃,血压、脉搏无异常。一般状态良好,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平坦,无压痛,未触及肿物,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肛门检查(胸膝位):见肛门右侧外上及外下可见两个瘘管口,呈乳头状突起并有肉芽组织隆起、挤压时有少量脓液,有轻度触痛。指诊:距肛门5cm处,右侧壁可触到索条状物,内口处有轻度压痛。
病例38:
患者男,45岁。排便后便鲜血5年余,为间歇性。初时,便血不伴有疼痛,便血可血行停止。便秘、粪便干硬。饮酸食及刺激性食物,常诱发出血。自行用痔疮栓等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近1年来,便时有痔块脱出,便后可自行回复。随时间延长而用手推回。在行走、咳嗽,增加腹压时痔块便能脱出,同时伴有坠胀感,疼痛、大便不尽感,肛门不断有粘液流出,致肛周皮肤瘙痒。3天前肛周出现剧烈疼痛,不
16
能忍受故来医院就诊。
体格检查:体温36.5℃,一般情况较好,巩膜无黄染,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平坦,全腹无压痛,肝脾胆囊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无异常。肛门检查(胸膝位):肛周皮肤可见湿疹,左外侧可见一突出的暗紫色的圆形肿块,表面皮肤水肿,质硬,压痛明显。病人蹲位排便状,可见痔块脱出,呈暗紫色,可见出点点,肛镜检查:可见齿状线上下环形静脉曲张形成团块。
病例39:
患者女,50岁。近半年来出现排便次数增多,每日由1~2次,增加至每日4~5次,同时有排便不适,排例不尽及里后重感。排便时大便表面附有脓血,曾在当地医院按慢性痢疾治疗,症状时好时坏。近半个月症状加重,大便变形、变细,时有腹胀及阵发性腹痛,排便后腹痛减轻。到医院就诊,经检查以直肠癌收入院。病人发病后略有消瘦,无排尿异常。
体格检查:轻度贫血貌,消瘦体质,神志清楚,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检查无明显异常,腹平坦,全腹无压痛,无肌紧张,肝脾未触及,腹部未触及包块。肝区无叩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略亢进,未听到气过水声。肛门及直肠检查(胸膝位):肛门无畸形,无外痔,直肠指检触及12点~6点处呈半环肿物,距肛门约5cm,肿物突出肠腔,使肠腔狭窄,肿物质脆,表面凹凸不平,中心有一溃疡,未触及上极,活动度尚可。
辅助检查:血常规Hb 110g/L。直肠镜检(胸膝位):距肛门5cm处可见12点~7点有一半环形肿物,突入肠腔至狭窄,表面不平有一溃疡,取病理3块送检。
病例40:
患者男,37岁。无任何诱因,突然出现寒战高热,体温高达39~40℃,无咳嗽咯痰、自服感冒药物,不见好转,并出现右季肋部疼痛,呈持续性胀痛,可向右肩部放散,同时伴有大汗、恶心、呕吐二次为胃内容物,无咖啡样物,食欲不振,周身酸痛乏力。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不详。静脉点滴抗生素约1周左右,仍有寒战高热,右季肋部疼痛加剧,故转我院就诊。病人发病后,消瘦明显,尿少赤黄,大便无异常。
体格检查:体温39.0℃,脉搏100次/min,血压16.0/10.0kPa(120/75mmHg)。急性热病容,消瘦体质,轻度贫血貌,神志清楚,步入病房,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廓无畸形,双侧呼吸运动对称。右肺下界叩诊略呈实音,右下肺听诊,呼吸音略减弱。心界叩诊不大、心音纯,心律规整,心率100
17
次/min,各瓣膜区未听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坦,腹式呼吸存在,未见胃肠型,右季肋部饱满,右肋下轻度触痛。皮肤有凹陷性水肿,肝肋下3cm,边缘钝,脾及胆囊未触及,肝上界右锁骨中线第4肋间,肝区叩痛阳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8.0×109/L,Hb 110g/L。X线检查胸部X线透视见右隔肌升高,运动受限,肝阴影增大。右胸腔少量积液,右肺下野透过度减低。肝胆B超肝脏增大,肝右后叶可见12cm×10cm大小低回声块影,中心可见液性暗区约8cm×7cm大小。
病例41:
患者男,49岁。近3个月来,食欲不振,乏力、消瘦及腹胀,自以为消化不良,口服助消化药物,症状不见好转,发病半个月后,出现右季肋部疼痛,呈持续性胀痛,有时牵涉至右肩背部,同时出现恶心、低热,体温一般在37.5℃左右,故而来院就诊。病人发病后无寒战、高热,无黄疸,无咳嗽、咯痰,腹痛无突然加重,无呕血、黑便,尿量正常,既往有胃病肝病史。
体格检查:体温37℃,脉搏80/min,血压16.0/10.0kPa(120/75mmHg)。慢性病容,消瘦体质,轻度贫血貌、神志清楚。步入病房,查体合作。巩膜无黄染、睑结膜略苍白,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廓无畸形,双侧呼吸运动对称,双肺叩诊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正常,心界不大,心音纯、心律规整、心率80次/分,各瓣膜区未听到病理性杂音。腹平坦,腹式呼吸存在,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无肌紧张,肝肋下3cm,质地坚硬边缘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轻度触痛,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4肋间,肝区轻度叩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音正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6.8×109/L,Hb 110g/L。
病例42:
患者男,40岁。近一年来刷牙时牙龈易出血。皮肤破口后出血不易停止,未引起注意。半年前吃坚硬食物后出现黑便,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不详。给予禁食、止血药物治疗,病情好转,近一个月来发现左上腹有一包块,无疼痛,但感腹胀,食欲不振,3天前食坚硬食物,再次出现黑便约500g,并呕吐一次,呕吐物为胃内窝物及咖啡样液体,故由当地医院转我院就诊,病人发病后无发热寒热,无黄疸,尿赤黄,未到过疫区。既往患有肝病。
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100次/min,血压160/10.0kPa(120/75mmHg)。轻度贫血貌,神志清,扶入病房,自动体位。巩膜无黄染,睑结膜略苍白。胸廓无畸形,
18
双肺叩诊清音,听诊未听到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律齐,心率100交/min,各瓣膜区未听到病理性杂间。腹略膨隆,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无肌紧张,肝未触及,脾大肋下5cm,质地中等,无触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无异常。
病例43:
患者男,40岁,3年前因劳累后感身体不适,并突然出现右上腹部绞痛,呈阵发性刀割样,向右后肩背部放散,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不含胆汁,寒战,高热1天后出现巩膜黄染,尿色加深,在当地抗炎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此后每年发作1~2次,均需抗炎对症治疗。3天前上述症状再次出现,抗炎治疗病情不见好转,故而转我院。既往有胆道蛔虫病史。
体格检查:体温38.9℃,脉搏90次/min,血压16.0/9.33kPa(120/70mmHg),急性痛苦面容,神志清,巩膜黄染。胸廓无畸形,双侧呼吸运动对称,双肺叩诊清音,未听到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脏无杂间。腹平坦,上腹偏右压痛阳性,轻度肌紧张,反跳痛,可触及肿大的胆囊,肝区叩痛阳性,无移动性浊音。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2.0×109/L。肝胆B超检查肝脏明显增大,肝内外胆管均扩张,胆总管直径2.0cm,胆管末端可见多个强回声光团,最大直径2.2cm,胆囊12cm×8cm,壁增厚。
病例44:
患者女,50岁,近2年来出现上腹胀满,不适,厌油腻,恶心无呕吐,未经过治疗。半年后,每当劳累、进油腻食物后,可出现右上腹隐痛及闷胀感,发作时疼痛向右肩背部放散,无发热寒战,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混有胆汁,无咖啡样液体,每次发作均需抗炎及口服消炎利胆药物方可缓解。3天前上述症状再次出现,疼痛较剧,仍无发热寒战,无黄疸,二便无异常。
体格检查:体温37.0℃,脉搏78次/min,血压16.0/9.33kPa(120/70mmHg),神志清楚,巩膜无黄染,胸廓无畸形,双侧呼吸运动对称,双肺叩诊清音,听诊呼吸音无异常。心前区无隆起,心界不大,心律齐,心率78次/min,各瓣膜区未听到病理性杂音。腹平坦,腹式呼吸存在,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无肌紧张,肝脾胆囊未触及,墨菲征阳性,肝区无叩痛,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4肋间,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无异常。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8.0×109/L。肝胆B超肝正常大小,肝内外胆管无扩张,胆总管直径0.8cm,胆囊略增大,壁略厚,胆囊内有一3.0cm×2.0cm大小的强回声
19
光团伴后力声影。
病例45:
患者男,38岁。2天前突然出现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剧痛,阵发性加剧,向右肩及右后背部放射,疼痛发作后约1小时出现寒战、高热,体温高达40℃左右,伴有恶心、呕吐,呕吐3次,为胃内容,不含胆汁,无咖啡样液体,1天后出现巩膜及皮肤黄染,病人发病后未排便,有排气,尿赤黄。既往有右上腹疼痛发作史,疼痛呈钻顶样。
体格检查:体温39.0℃,脉搏130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2.0/8.0kPa (90/60mmHg)。扶入病室,急性痛苦表情,表情淡漠,巩膜黄染,眼睑无水肿。皮肤黄染。双肺叩诊无异常,听诊未听到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律齐,心率130次/min,各瓣膜区无杂音。腹平坦,腹式呼吸减弱,右上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阳性,右上腹可触及肿大的胆囊,触痛阳性,肝区叩痛阳性,肝上界在中锁骨中线第4肋间,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减弱。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8.0×109/L,分叶85%,淋巴15%。腹部X线透视右侧膈肌明显增高,无膈下游离气体。肝胆B超见肝脏增大,肝内外胆管明显扩张,胆总管直径2.0cm,胆总管末端可见2个强回声光团,直径分别是2.5cm、2.0cm,后方伴声影。
病例46:
患者女,45岁。3天前因进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上腹疼痛,逐渐加重,呈绞痛,阵发性加剧,疼痛向右肩及后背部放散,同时伴有恶心,呕吐数次,无咖啡样液体。自服抗生素无明显好转。今又出现发冷,发热,体温38.5℃,故住院治疗。病人发病后,疼痛限于右上腹,无咳嗽、咯痰,二便无异常。既往无同样发病史,有长期“心口痛”,未经诊治。
体格检查:体温38.5℃,脉搏100次/min,血压16.0/10.0kPa(120/75mmHg)。急性痛苦面容,神志清楚。巩膜轻度黄染,眼睑无水肿,皮肤无黄染。胸廓无畸形,双侧呼吸运动对称,双肺听诊未听到干湿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不大,心律齐,心率100次/min,各瓣膜区未听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坦,腹式呼吸存在,未见胃肠型,右上腹压痛,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6.0×109/L。腹部X线检查未见膈下游离气体,无液气平面。肝胆B超检查肝脏正常大小,肝内外胆管轻度扩张,胆总管直径1.3cm,未见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