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7初中数学课堂观察研究

2025-07-16

初中数学 课堂观察与成果表述南京师范大学 宁连华

ninglh@http://www.77cn.com.cn

课堂观察的内涵诠释所谓课堂观察就是在课堂现场或通过实况 录像观察、分析整个教学过程,探究融合在真 实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某个现象,并在实践反思 的基础上形成见识、理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堂观察多以实际问题解决为导向,围绕一 个或多个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观察;观 察环境是真实的工作环境;观察过程具有动态 性、针对性。 课堂观察研究主要包括观看现场教学或视频 教学、主题分析、成果表述等活动形式。

1. 课堂观察评析的几个指导性理论(1) 数学教与学的“二重原理 ”教与学对应: 教要建立在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需要 之上,务要“懂学生”,关注学生。 教与数学对应: 要“教数学”:紧抓核心概念的发生过 程;展现基本结论的发现过程;渗透数学 的主要思想方法;丰富数学的基本活动经 验;经历数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2)“教学生学会思考”的教学原理“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 教学要围绕学生的数学思考展开,提升教 学的层次,改变一味“概念公式、模仿训 练”、“掐头去尾烧中段”的教学观。 学会思考: 学会提出问题、探寻方法、建构概念、 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3) “问题引领”的教学原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P.R.Halmos) 每节课应提出系列问题,将课堂转变为 解决问题的过程。 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 探究欲望(原有方法不能解决现有问题) ,从而开启一条“再发现”、“再创造” 的探究之旅。

(4)“反思性”教学原理教学水平提升的两个重要途径——个人 反思与同事交流。 反思性教学需要贯彻于教学的每个环节 。课堂教学设计时,应注意对学生的思考 与回答经常提出追问、反诘、回顾性的“ 反思性”问题。 例如,你再看看中间还有什么问题?你 为什么这样想?有了这个结论,你接下来 应该想什么?

(5)“注重启发性提示语”的解题教学原理 解题是数学学习的关键。 中学数学学习的根本正是要学会解题。教 解题自然也就成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 任务。而教会学生“如何理解题意?如何展 开解题探究?” 则需要教师富有成效的“ 启发性提示语”的启发引导。 启发性提示语包括认知性提示语、元认知 提示语和方法论提示语。

理解题意 的 启发性提示语如何深究?—— 对题意深究

如何转换?—— 将形式转换

它是什么?如何表示?还能如何表示?

它有什么性质?如何表示?还能如何表示?它们有什么关系? 如何表示? 还能如何表示?

它是否与其它问题

有联系?能否利用这个联系?“它”——名词, 句子, 概念, 关系, 表达式, 符号, 符号的上标下标, 图形, 图形中的点线面,等. 不是一扫而过,是真正明确 “它”的本质意义.

解题探究的启发性提示语1)它是一个什么问题?它要求(证)的是什么?——什么范畴的问题?——“盯着目标”——求(证)什么? 2)现有哪些材料?——题设中的条件

3)有哪些工具?——已经学过的相关概念、 命题、公式 和 方法4)还缺少什么材料?能否从现有的材料和工具中找到? 5)如何运用这些 条件 和 工具? 6)是否还有条件没有利用?如何利用?

★这些思考,不是 文字的简单浏览 和 思想上的一掠而过,是深究——每一个对象的意义、性质, 不同对象的关系, 特别—— 能否转换 为其它的意义、关系. ★这些思考并不是孤立进行,是贯穿在上述所有问题思考之中。 ★这是用于着手解题的最基本的思考方法,但不是万能的方法。如何深究?如何转换?

2. 课堂观察的十个主题(1)观察教学路线图良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教 学路线图:反映教学要素和教学过程的合理 的步骤,体现师生主体的活动,控制课堂节 奏和活动效果。 例如,探究教学的路线图:: 呈现探究任务 明确探究目标 规划 探究问题 创设探究情境 遴选探究方 法 细化探究活动 监控探究节奏 反馈探究效果

(2)观察课题引入课题如何引入? 为提出课题而创设了怎样的合适情境? 引入课题的方案通常有: 1)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2)创设情境提出课题; 3)引导学生提出课题。

(3)观察师生对话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的“启 发式”教学思想的精髓正是“对话”(通常 称为“对话术”、“产婆术”)。思想应当从学生的脑子里产生出来,教师只是起一个产婆的作用(波利亚 );“令人讨厌的艺术是把什么都说出来了”(伏尔泰) 。“说话是一门学问,教师的语言是值得每一位从事教 育的人花毕生精力去研究探讨的博大精深的学问”(苏 基)

对话作为“教学活动共同体”的主要活 动方式,观察、分析案例时应关注: 对话有哪些类型? 对话的方式如何展开?

师生对话的大致类型:(1)课堂管理的对话。优化课堂学习环境、规范学习行 为、推进教学进程的师生语言使用形式。 (2)数学认知的对话。知识识记、理解、解释、巩固的 语言使用。 (3)数学体验的对话。关于教学过程中的感受、认识、 想法的交流,包括分析、评论、欣赏、赞叹等。 (4)推理、反思性对话。为了深化对问题的思考,选择 恰当的描述和表达方式,呈现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 路方法,在反思的基础上深

化对问题的理解和对思 想方法的感悟。

师生对话水平的几个层次:(1)形式对话层次。表面上的热闹、顺畅,缺少 实质内容,大多数简单的问答,如是非问、 描述问、肯否问等。

(2)操作对话层次。以“学会”为目标的对话, 对 数学思维参与的深度与交流要求不高。 (3)理性对话层次。重思维参与,以质疑、反思 、探究、迁移、重组、应用、创造为特征, 是体现主体意识、合作精神的深层次对话, 具有启发的灵魂和思维的内涵。

(4)观察例习题活动 “讲例题”与“做练习”是数学课堂 活动的最主要形式,其质量与效力决定 性地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 观察时需留意:例题配制的意图,例题配制的层次及质量,例题处理的方式方法; 练习题配制的意图,练习题配制的层次及质 量,练习题活动的方式及效力。

(5)梳理课堂展开的“问题链”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有效“问题链” 是数学课堂教学顺利展开的保障。 提“好问题”与“提好”问题是数学教 师的基本功。 观察问题的提问质量时,应注意:有效 的问题需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具有良好的 启发性,具有一定的再生力,处于学生的 “最近发展区”。


2014-10-27初中数学课堂观察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说明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