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光 性在单侧光照射下, 植物朝向光源方 向生长。
第三章第一节
一、学习目标: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3、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 严密性。
1880年 达尔文向光性实验 实验材料: 金丝雀虉草 单侧光、锡箔纸
一、探究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实验材料——胚芽鞘胚芽鞘: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状物,是植物的第 一片叶子,可保护胚 芽中更幼小的叶和生 长锥。
胚芽:植物胚的组成部分 之一。它突破种子的 皮后发育成叶和茎。
科学探索的一般过程 观察现象 提出问题:为什么向光弯曲生长? 作出假设:单侧光照射,植物弯向光源生长
实验验证: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结论:胚芽鞘受单侧光照射弯曲生长。 胚芽鞘的生长和弯曲与哪一部分有关?
去 掉 尖 端
不生长也 不弯曲
结论:胚芽鞘的生长和弯曲与尖端有关
感受光刺激的是哪部分?
用锡 箔把 罩上 尖端 生长但不弯曲 罩上 伸长 区
结论: 感光的部位在 胚芽鞘尖端。
合作 探究
分别遮盖胚芽鞘的顶端和伸长区 的目的是什么?
探究任务1: 胚芽鞘是否具有向光性实验一 实验三
生长,向光弯曲 单一变量: 有无单测光照射
生长,不弯曲
现象: 实验1向光弯曲生长;实验3生长,不弯曲。
结论:胚芽鞘的生长和弯曲和胚芽鞘尖端接受单
测光有关。
探究任务2:胚芽鞘的向光生长是否与尖端有关?实验一 实验二
生长,向光弯曲单一变量: 有无胚芽鞘尖端
不生长,不弯曲
现象: 实验1生长,向光弯曲生长;实验2不生长结论:胚芽鞘的生长和弯曲与胚芽鞘的尖端部位
有关
探究任务3: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是尖端还是与尖端 以下部位? 实验三 实验四
生长,向光弯曲 单一变量:锡箔片罩住胚芽鞘尖端或下部 现象:实验3生长,不弯曲;实验4向光弯曲生长 结论: 胚芽鞘的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尖端 下部弯曲
生长,不弯曲
达尔文的猜测: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 这种刺激传递到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 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尖端产生的这种刺激究竟是什么? 是一种化学物质还是什么?
1910年
詹森的实验
自 主 学 习
结论:胚芽鞘的顶尖产生的 “刺激”可 以通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1914年 拜尔的实验
黑 暗 中
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在下部分布 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根据达尔文、詹森、拜尔等一系列实验结果, 初步证明尖端产生的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 这种化学物质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 曲生长。
究竟是不是化学物质呢? 如果是
,是哪种化学物质?
1928年 温特的实验
自主学习
朝对侧 弯曲生长
既不弯曲 也不生长
结论:胚芽鞘尖端的确能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 端运输到伸长区,并能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