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二 第15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2025-11-11

第16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革命前的沙皇俄国发展落后,一战激化了社 会矛盾。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十月革 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 个社会主义国家。1922年苏联成立。 夺取政权只是无产阶级革命 的第一步,怎样的社会主义经济 体制才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探索之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1、背景:

①国际:武装干涉 ②国内: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材料:因为战争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 和条件,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我们当时不这样 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 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 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列 宁 据此可以看出,实行此政策的依据是什么? 战争的需要。

2、目的:(1)战时:保证军事胜利 (2)战后: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背记)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 损害农民利益

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公有化程度过高

商业:取消商品贸易。 不合实际分配:强制劳动, “不劳动者不得食”。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4.评价:

材料: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红军终于把 白军全部击溃,并把外国军队赶出俄国, 虽未使政权得到巩固。积极作用:最大限度的集中了全国的人力 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4.评价:材料:列宁后来承认: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 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 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做法脱离了实际,现 实说明我们错了。 材料: 1919年,俄国一普特粮食价格为:国家 征购价:6卢布;国家零售价:30卢布;黑市价 格:200卢布

消极影响: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挫伤 了农民的积极性,也不是过渡到社会主义 的有效途径 。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4、评价: ⑴ 最大限度地集中人力、物力、 财力,保证军事斗争胜利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 (2)不是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 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为 确道路。超越了生产力水平,引发 什么? 了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马克思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 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 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

产和货币。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1、背景: 国外有武装干涉、国内有战争、政治、经济形 势严峻 2、目的: ① 战时:“一切为了前线”

② 战后:幻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纯粹 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3、内容: ⑴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证 4、评价: 军事斗争胜利 (2)超越了生产力水平,引发了经 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 却又把每一粒粮食都收走了。你倒是自己去尝 尝这样的土地的滋味吧” ——《切温古尔》 “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 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 却属于你们。”

面对着农民的反抗和水兵的叛乱,列 宁开始重新思考一条新的探索之路……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1、背景:课本P65第二段

(1)政治危机:农民发生暴动 (2)经济困难:经济破坏严重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 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 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 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 退到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 去。” 请问:从材料中,可看出经济政策有何变化?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为“新 经济政策”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1、背景:课本P65第二段

2、目的: 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 会,开始向新经济政策过渡 3、内容:(重点背记)


岳麓版必修二 第15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满井游记练习题及答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