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病情观察

2025-11-11

胡曼

一、意识状态观察: 意识改变是颅脑损伤患者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它往往

能反映大脑皮质和脑干网状结构的机能状态。根据意 识动态观察可判断伤情的转归,因此严密观察意识改 变至关重要。 意识障碍程度的分类常用临床分类法 主要是给予言语和各种刺激,观察患者反应情况加以 判断。如呼唤其姓名、推摇其肩臂、压迫眶上切迹、 针刺皮肤、与之对话和嘱其执行有目的的动作等

意识障碍程度临床分类1)嗜睡 是程度最浅的一种意识障碍,患者经常处于睡 眠状态,给予较轻微的刺激即可被唤醒,醒后意识活 动接近正常,但对周围环境的鉴别能力较差,反应迟 钝,刺激停止又复入睡。

意识障碍程度临床分类2)昏睡较嗜睡更深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范围明显 缩小,精神活动极迟钝,对较强刺激有反应。不易唤 醒,醒时睁眼,但缺乏表情,对反复问话仅作简单回 答,回答时含混不清,常答非所问,各种反射活动存 在。

意识障碍程度临床分类3)昏迷 意识活动丧失,对外界各种刺激或自身内部的 需要不能感知。可有无意识的活动,任何刺激均不能 被唤醒。按刺激反应及反射活动等可分三度: 浅昏迷 深昏迷 极度昏迷

(1)浅昏迷 随意活动消失,对疼痛刺激有反应,各种生理反射

(吞咽、咳嗽、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应等)存在, 体温、脉搏、呼吸多无明显改变,可伴谵妄或躁动。

(2)深昏迷 随意活动完全消失,对各种刺激皆无反应,各种生理

反射消失,可有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 全身肌肉松驰、去大脑强直等。

(3)极度昏迷 又称脑死亡。病人处于濒死状态,无自主呼吸,各种

反射消失,脑电图呈病理性电静息,脑功能丧失持续 在24小时以上,排除了药物因素的影响

特殊意识障碍 1)去大脑皮质状态: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

它与昏迷不同,是大脑皮质受到严重的广泛损害,功 能丧失,而大脑皮质下及脑干功能仍然保存在一种特 殊状态。有觉醒和睡眠周期。觉醒时睁开眼睛,各种 生理反射如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吞咽反射、咳 嗽反射存在,喂之能吃,貌似清醒,但缺乏意识活动, 故有“瞪目昏迷”、“醒状昏迷”之称。患者常可较 长期存活。常见于各种急性缺氧、缺血性脑病、癫痫 大发作持续状态、各种脑炎、严重颅脑外伤后等。

意识障碍程度临床分类 2)谵妄系一种特殊类型意识障碍。在意识模糊的同时,

伴有明显的精神运动兴奋,如躁动不安、喃喃自语、 抗拒喊叫等。有丰富的视幻觉和错觉。夜间较重,多 持续数日。见于感

染中毒性脑病、颅脑外伤等。事后 可部分回忆而有如梦境,或完全不能回忆。

二、瞳孔观察: 瞳孔的大小、对光反应的灵敏度与对脑神经(动眼神

经)和交感神经的传导功能有关,缩瞳肌和扩瞳肌的 中枢在中脑。当损伤累及中脑时常可出现瞳孔的改变。 瞳孔的观察在神经外科有着特殊的定位意义。

(1)正常瞳孔直径 2-5mm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

反射灵敏。大于5mm为瞳孔扩大,小于2mm为瞳孔缩 小。 (2)观察方法:一般采用手电筒,最好是点光源,光 线照射从眼球两侧向中间,以免加有调节反射,如无 手电筒,可让患者面向强光处,闭眼后突然睁开,观 察其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射。

瞳孔观察临床意义(一) 严重颅内压增高出现脑疝,表现为一侧瞳孔明显散大,

对光反应消失,同时出现昏迷; 在脑疝早期,病灶侧的瞳孔可有短时间的缩小,但很

快散大,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发现; 当两侧瞳孔散大伴有病理呼吸和脑强直,表示为脑疝

晚期;

瞳孔观察临床意义(二) 中脑损伤常有瞳孔及眼球改变,瞳孔时大时小,或两

侧交替变化,对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眼球运动障 碍; 桥脑损伤双侧瞳孔一致性缩小,眼球同向偏斜;

瞳孔观察临床意义(三) 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伴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常是

颅内血肿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是由小脑幕切迹疝引 起同侧的动眼神经牵拉所造成的

瞳孔观察临床意义(四) 其他情况瞳孔变化: 瞳孔扩大:见于青光眼后期,眼内肿瘤,眼部外伤,

颈交感神经受刺激,视神经萎缩,阿托品、可卡因等 药物的作用 瞳孔缩小:见于虹膜炎症,中毒(有机磷类农药中毒,

毒蕈中毒),药物反应(毛果芸香碱,吗啡,氯丙嗪) 等。 瞳孔形状不规则:见于虹膜粘连。


神经外科病情观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比较级和最高级练习题与答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