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嗅觉来体验风的存在;
3、鼓励学生用画图、想象等多种方法来感知空气的流动。
二、教学重难点:空气可以流动形成风。
三、材料准备:一瓶花露水、每组同学一支香、一盒火柴、一把扇子。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媒体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教学思路
一、引入 实物投影 1、出示谜语; 2、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风的知识?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风的知识? 讨论,猜谜; 思考,回答。 用猜谜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探 究 活 动 1、 了 解 风 VCD 1、播放关于风的VCD; 2、提问:怎样看到风?大自然中都有哪些类型的风,我们是怎样判断的? 观看VCD; 思考问题; 回答问题。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视觉、听觉来了解风的知识。
2、 游 戏 1、在教室门口打开花露水的瓶盖; 2、提问:谁把香味带到了你的鼻子里? 闻到香味后举手,观察其他同学闻到香味的先后顺序; 画出香味在教室里飘散的线路图并作说明; 回答问题。 让学生用游戏的方式通过嗅觉来亲身感受风的存在。
3、 实 验 ⑴ 烟 的 实 验 实物投影 1、巡视指导学生实验,提醒学生不要对着香吹气; 2、展示学生画的空气流动路线图。 点燃香,观察烟飘的方向; 观察其他小组的烟飘的方向; 画出教室里空气流动的线路图; 想象空气在教室里流动的情况。 通过实验来感知教室里空气流动的情况;通过想象来感受教室里风的存在。
⑵ 制造风 指导学生制造不同的风。 用手头的工具制造出不同方向、不同大小风; 想制造热风和冷风的方法。 让学生亲自动手制造风,进一步了解空气的流动产生风;
三、作业 收集关于空气和我们的生活,以及和动物、植物生活的关系的资料,思考如果地球上没有了空气会怎样?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科学(下册)
§2-4 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嘉善县下甸庙小学 陆根生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感受,体验空气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2、通过经历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体会运用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3、使学生知道空气是所有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保护空气、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保护环境价值观的教育。
4、通过引导学生经历对压缩空气运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调查活动,使学生体会科学技术就在我们的身边,科学技术能够改善我们的生活。
二、教学重点
认识人的生命离不开空气,空气是我们维持生命的必需条件。
三、教学难点
空气对生命的意义。
四、材料准备
1、教师为学生每人印制一张心跳次数记录表,一张压缩空气调查记录表。
2、课前组织学生收集关于人、动物、植物和空气关系的资料(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影像资料等)。
3、有条件的话,教师可准备有关多种媒体资料(课件、音像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媒体 教 师 行 为 学生行为 教 学 思 路
一、导入 1复习,前面我们研究了空气的哪些特点? 2师问:我们还会发现空气和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密切关系? 3师述:课前我们进行了调查,收集了一些有关空气的资料,我们发现空气不仅和我们的生活有关,和动物、植物也有密切关系。 4师:今天我们来讨论空气和我们的人类、动物、植物有哪些关系? 1学生回答 2学生发表意见 3学生回答 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