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SYS的齿轮应力有限元分析(4)

2025-09-15

在小齿轮安装孔表面上的每个节点上加Y方向(在圆柱坐标系下即为齿轮径向的切向力)上的载荷FY,见式

FY??转矩??82.9

内圈节点数?内圈半径FY值为负,即小齿轮绕轴线顺时针旋转,加载结果见图16所示。

图16加载载荷和约束后的齿轮

4.4求解

对于非线性问题的ANSYS的方程求解器采用带校正的现行近似来求解。它将载荷分成一系列的载荷向量,可以在几个载荷步内或者一个子步内施加。ANSYS使用牛顿-拉普森平衡迭代的算法,迫使在每个载荷增量的末端解达到平衡收敛(在某个容限范围内)。每次求解前,完全的NR算法估算出残差矢量,这个矢量是回复力(对应于单元应力的载荷)和所加载荷的差值,然后载荷增量的末端解答到平衡收敛(在某个容限范围内)。然后使用非平衡载荷进行线性求解,且核查收敛性。如果不满足收敛准则,重新估算非平衡载荷,修改刚度矩阵,获得新解直到问题收敛。此例采用一个载荷步(其他均为缺省值)进行静力学分析。

单击main menu/preprocessor/solve/current ls,经过一段时间后,弹出一个命令框(如图22所示),显示‘solution is done!’,至此求解完毕。

图22 求解完毕

4.5计算结果分析 4.5.1仿真计算分析

单击/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plot results/contour plot/nodal solu,查看各种应力图或者应变图。选择stress/ von Mises SEQV即可显示如图15、16所示,从图15中可以看出最大等效应力为324.369Mpa。

选择/contact/ Pressure PRES即可查看接触点处的应力和最大应变。

图17齿轮接触等效应力 图18齿轮接触点处的应力 4.5.2理论分析

齿轮接触应力公式已有一百多面的历史,在齿轮传动,齿面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对于一对刚性直齿轮,按赫兹公式计算齿轮接触应力?H,见下式

?H?1222cos2?tan?1??11??2?(?)E1E2ZE?2KT1bd12?u?1 ?306.3Mpa (3)

u在ANSYS 中计算出的小齿轮的最大应力接近于?H两只相差不超过 5% ,误差范围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5齿根弯曲应力分析 5.1建立齿轮模型

以小齿轮为研究对象,按照前面所述的建立齿轮模型的方法建立小齿轮单个齿的平面模型(如图19)

5.2划分网格

在单元库中选择SOLID42两齿轮的实体单元,因为SOLID42 为四边形单元,有四个节点,相对于三角形单元而言,计算精度更高,没有三角形那样刚硬,对于带中间节点的四边形而言,节点数更少,节约计算时间,而精度下降不大。

25 定义材料属性中弹性模量EX=2.06?10N?mm,泊松比PRXY=0.3.模型网格划分后的形状(图20)

图19齿轮单个齿模型 图20划分网格获得单个齿 5.3施加载荷和约束

在小齿轮的齿顶处施加法向力FR,由于法向力无法在图中直接表示出来,故应将法向力分解为在图示坐标系中的X方向和Y方向的力,力的大小有计算可知FY=1989.3N,FX=2.88N,固定齿轮的内圆弧上的所有方向位移,和两条斜线上的所有位移。(如图21所示) 5.4求解

单击/preprocessor/solution/solve/current ls,求解完毕之后,会弹出‘solution is done ’的对话框,至此齿轮齿根应力的求解已经结束。 5.5后处理

单击/genoral postproc/plot results/contour plot/nodal solu/查看应力(如图22、23所示),或者单击/genoral postproc/plot results /deformed shape/选择def+undeformed查看应变(如图24所示)。以获得最大应力或最大应变值。确定齿轮应力集中的地方,即齿轮轮齿易发生折断的地方,在此处进行一系列的改进,以提高齿轮的寿命,降低成本,更好的用知识服务社会。

图21施加约束和载荷 图22 X方向上的应力图

图23 Y方向上的应力 图24齿轮轮齿发生的应变 5.6仿真分析与理论结果对比

单击/preprocessor/general postproc/plot resluts/,可以看出各个方向上的齿根应力分布如图(21)所示。齿根应力为X方向上为9.5Mpa。 按照齿根应力公式计算

2KT1YFaYSa?10Mpa

?dm3z12?F?求的齿根应力为10Mpa,与仿真分析结果相差在误差范围值内。 6结论

本文通过对直齿轮的精确建模,进而进行接触应力和齿根弯曲应力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通过应力云图可以看出齿轮在接触点处和齿根处属于应力集中,最容易发生破坏。(2)齿根应力和接触应力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从而也证明了在ANSYS中进行应力应变分析的正确性,从而可以大大减少试验费用,降低成本,为齿轮的优化设计和可靠性设计打下坚实的的基础,进而可以优化齿轮结构、齿形和齿廓,或者优化齿轮材料和工艺,最终实现齿轮结构、材料和工艺的创新设计。


基于ANSYS的齿轮应力有限元分析(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学校开展党建工作中的特色亮点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