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和要求,这应给予充分肯定。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保证我省各项事业薪火相传的根本大计。要逐步拓展年轻干部发展空间,更加注重对年轻干部源头培养和重点培养,缩短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周期,让更多的优秀年轻干部进入领导班子,铺设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快车道?。要按照?培养一批、重用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着力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切实在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对那些从各地区各系统各领域涌现出来的优秀年轻干部,要委以重任,使他们在最佳年龄段进入最佳任职期。对有德有才有潜力的?青年才俊?,要敢于坚持原则、力排众议,舍得放下去,给位子、压担子,让他们在困难地区、复杂环境、重点岗位接受考验、经受锻炼,尽快成长。
(六)坚持科学考评、量才施用的用人导向。只有把合适的人,用在合适的岗位上,才能发挥出每一位干部的聪明才智,才能发挥出干部队伍的最大效能。要坚持把科学考评、量才施用作为考察评价和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方法,加快建立和完善以能力和业绩为重点、面向社会的干部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由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等要素构成的干部评价体系,使考核成为推动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杠杆。要把能否
坚持科学发展,创造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政绩作为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将干部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挂钩,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为干部顺利成长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要科学运用考核成果,坚持考用结合,注重从全局出发,顾及系统协调,充分考虑每个人的特点,既分工得当、又梯次合理,既让大家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又使各自的不足得到有效弥补,既要把高学历、高职称的高层次人才纳入干部考察视野,又要把那些在本行业、本岗位上有所建树、有所创新的?土专家?、?田秀才?纳入干部的培养选拔范围,真正让每一位干部都能够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在其时。
归根结底,在始终坚持干部工作的正确导向,充分激发全省干部队伍推动跨越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活力方面,就是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干部选拔任用体制、机制。目前,省有关部门正在组织研究一些干部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年龄较大的干部创造新的工作平台;二是解决任职时间较长的干部待遇;三是选派厅处级干部组建产业督导组;四是加快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五是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产业园区领导干部;六是完善运用县域经济发展成效考核评价干部办法;七是向中央国家机关和全国各地输送优秀干部;八是推进干部交流轮岗。研究这些政策措施,总的指导
思想是?不动存量,只找增量?,在不损害干部现实利益的前提下,进一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充分调动各级各类干部的积极性。
三、积极探索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新途径,进一步提高我省干部工作科学化水平
推动干部工作不断沿着科学化的轨道迈进,既是干部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实际运用,又是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走活云南干部这盘棋提供条件和支撑。全省各级党委(党组)和组织部门要按照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的部署,结合各地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新途径,进一步提高我省干部工作科学化水平。
第一,要规范干部任用提名。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初始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选人用人的方向和最终结果。谁提名、怎样提名、提名的责任由谁承担,直接关系到能否选准用好干部。当前,有的地方和部门提名主体不明确,一些不具备提名资格的主体也在进行提名;提名时间不明确,启动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存在随意性;提名标准不明确,对空缺职位的任职条件和要求缺乏规范和标准。为此,要明确提名主体,规范提名程序,界定提名责任,建立健全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的提名制度。根据不同职位特点逐步采取党委(党组)集体提名、组织人事部门建议提名、领导干部个人推荐
提名等方式,探索多种提名形式与民主推荐的衔接。无论采用什么方式提名,都必须经过民主推荐,并坚持集体研究确定提名人选。要坚持权力与责任相统一,加强对违反规定行为的责任追究,扩大提名环节的民主和监督,增强干部动议提名的科学化,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第二,要增强民主推荐实效。民主推荐是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环节,是考察对象产生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这些年,我省在干部工作中,不断规范民主推荐程序、完善民主推荐环节,使一大批政治坚定、素质过硬、群众公认的好干部成为了考察对象、走上了领导岗位。但在实践中,民主推荐程式化现象严重、透明度不高、参加人员范围不合理和干部不敢担当、做老好人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必须进一步研究对策,加以改进和完善,使操作没有漏洞、没有空子可钻。要合理确定参加人员范围,既保证覆盖面,又尽可能让更多知情人参与,更好地体现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特别是服务对象的真实意愿。要健全不同类型、不同职位干部民主推荐的方式,推行民主推荐干部结构化计票办法,科学界定民主推荐票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权重,切实增强民主推荐的科学性和真实性。要正确分析和运用民主推荐结果,既看得票情况又对得票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相互印证、综合比较,避免简单以票取人。
第三,要提高干部考察质量。干部考察是识别干部的关键环节,考察失真就会导致识人不准、用人失误。目前,干部考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提拔任职突击考察多、平常考察少;考察手段单一,考察质量不高;偏重于对工作情况的考察,缺少对社交圈、生活圈的考察;考察工作安排时间紧,缺乏充足时间了解真实情况,工作中容易走过场,考察不深不透;考察材料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等。为此,要进一步提高考察组和考察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切实提高干部考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作风正派、纪律严明的考察人员队伍,使之成为干部考察工作的行家里手。要完善干部考察标准,全面客观考察评价干部。要撰写好考察材料,坚持写实、准确、简练原则,突出干部的个性化色彩,减少一般概念化的描述,真正使考察材料全面、客观、完整地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成为识别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第四,要优化酝酿决定程序。酝酿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环节,讨论决定在整个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一些地方和部门在用人上出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充分酝酿不够、由个人或少数人匆忙作出决定有关。总结以往经验,能否进行充分酝酿、讨论决定,直接关系到选拔任用人选的质量。一方面,要优化酝酿程序。注意选择适当的时间和方式进行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