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凡构件在吊装过程由于起吊点的位置关系而有是杆件临时改变受力性质的,均需要对杆件采取临时加固措施,以防杆件失稳、变形或损坏。
(8) 安装时用的测度量具应与钢结构构件制作时用的钢尺进行校核,并取得计量部门的检定证明。
(9) 构件运送地点的顺序,应符合安装程序的要求。 2、安装顺序
(1) 一般宜采用扩大拼装和综合安装的方法从建筑物的一端开始,向另一端推进,并注意消除安装中所引起的积累误差。
(2) 安装的一般顺序一般是钢柱、钢屋架及连接构件、钢桁条和彩钢板等; (3) 每一独立单元构件安装完之后,应具有空间刚度和可靠的稳定性。 (4) 需要利用已安装好的结构吊装其他构件和设备必须事先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并采取措施防止损坏构件。
3、安装方法
(1) 钢结构工程构件的吊装方法与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工程构件的吊装方法相似,采用汽车起重机进行。
(2) 吊装时,把起吊构件吊至设计图纸规定的位置上,经初步校正并固牢后才松开吊钩。
(3) 凡是设计要求预紧的节点,相互接触的两个平面,不需保证有70%的紧贴;检查时应用0.3mm 的塞尺插入的面积之和不得大于总面积的30%。边缘最大间隙不得大于0.8mm。
4、构件的连接和固定
(1) 各类构件安装采用电焊或螺栓连接的接头,不需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紧固焊接。
(2) 安装用的临时螺栓,在每个节点上应穿入的数量必须进行计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得少于安装空总数的1/3。 2)应穿两个临时螺栓。
3)冲钉穿入数量不宜多于临时螺栓的30%。 4)扩钻后的精制螺栓的孔不得使用冲钉。
(3) 任何安装螺栓孔,均不得随意采用气割扩孔。
(4) 永久性的普通螺栓连接不得垫两个以上的垫圈,或用大螺母代替垫圈。螺栓拧紧以后,外露丝扣应不小于2~3扣并应防止螺母松动。
(5) 安装定位焊缝,需承荷载者,点焊数量、高度和长度应由计算确定;不需承受荷载者的点焊长度,不得小于设计焊缝长度的10%,并≥50mm.
(6) 安装焊缝除全数外观检查外,重要的对接焊缝应检查内部质量;对于Ⅰ、Ⅱ级焊缝,需进行超声波探伤。均需做出检查记录。
(7) 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需在工地处理构件摩擦面,时其摩擦系数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但在制作厂处理好的构件摩擦面,安装前,应逐组复验所附试件的摩擦系数,合格后方可进行安装。
(8) 高强度螺栓带有配套的螺母和垫圈,应在同一包装箱中配套使用,施工有剩余时,必须按批号分别存放,不得混放混用。在储存运输和施工过程中应防止受潮生锈、油污和碰伤。
(9) 安装高强度螺栓时,构件的摩擦面应保持干燥,不得在雨中作业。 (10) 高强度螺栓应顺畅穿入孔内,不得强行敲打穿入方向宜一致,便于操作并不得作临时安装螺栓用。
(11) 安装高强度螺栓必须分两次拧紧,初拧扭矩值不得小于终拧扭矩值的30%,终拧扭矩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M=(p+△p).K.D计算(m值为终拧扭矩值,单位为n2mm;p为设计预拉力,单位为n;△p为预拉力损失值,一般为设计预拉力值的5%~10%;K只为扭矩系数;D为螺栓公称直径,单位为mm。)
(12) 每组高强度螺栓的拧紧应从节点中心想边缘施拧。当天安装的螺栓应在当天终拧完毕,其外露丝扣不得少于2扣。
(13)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以拧掉尾部梅花卡头为终拧结束。
(14) 采用转角法施工时,初拧结束后应在螺母与螺杆端面同一处刻划出终拧角的起始线和终止线以待检查。
(15) 采用扭矩法施工时,机具应在班前和班后进行标定和检查。检查时,应将螺母回退30°~30°再拧至原位,测定终拧矩值,其偏差不得大于±10%。
(16) 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终拧结束后,检查如发现欠拧、漏拧时,应补拧;超拧时应更换。欠拧、漏拧宜用0.3~0.5kg重的小锤逐人敲检。
6、钢屋架安装
在柱子安装完毕后,进行人字梁的连接安装,安装前先弹出梁的顶面中心线。由于人字梁为变截面梁,每榀梁分为几个部分拼装,然后采用四点绑扎,由吊机吊上。根据人字梁的轴线和柱子轴线的投影在一直线上的原则,对梁柱进行连接,如果经纬仪所测两轴线不重合,则应调整,直至重合。
1、具体安装方法:
1) 吊点必须在屋架三会交节点之上。屋架起吊时离地50cm时检查无误后继续起吊。
2) 安装第一榀屋架时,在松开吊钩前,做初步校正,对准屋架基座中心线与定位轴线就位,并调整屋架垂直度并检查屋架侧向弯曲。
3) 第二榀屋架同样吊装就位好后,不要松钩,用杉槁临时与第一榀屋架固定,跟着安装支撑细砼及部分檩条,最后矫正固定的整体。
4) 从第三榀开始,在屋架脊点及上弦中点安装上檩条即可将屋架固定,同时将屋架校正好。
2、柱间支撑的安装
在山形门式刚架安装就位后,进行纵向的连接加固,根据柱成品上所作的支撑位置进行现场校核后方可进行,柱间支撑的螺栓连接与焊接。
十、砌筑工程 (一)实心砖墙
1、对砌体用的砖、水泥、砂子进场后均应做原材料试验,试验中各环节均应符合规范要求,不合格材料严禁在工程中使用。施工中,要按规范要求制作砂浆试块并按时试压,试验结果及时整理归档。
2、砌砖所用砂子应全部过筛,本工程所有砂浆,一律用砂浆机搅拌,配比
写在黑板上,并挂于砂浆机旁,以保证砂浆计量准确。
3、墙转角处及交接处立皮数杆,间距不超过15m,过长应在中间加立。在墙的转角处砌筑时,应严格遵循三皮一吊,五皮一靠原则。
4、砖墙的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10mm,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水平灰缝饱满度不得小于80%,竖向灰缝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饱满度不得小于60%,严禁用水冲浆灌缝。
5、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起,如必须留槎时,应砌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如留斜槎确有困难,除转角外,可留直槎,但应加设拉接筋,数量为每半砖厚墙放一根直径6mm的钢筋,竖向间距为500mm,伸入墙内以墙的留缝处算起,每边不小于500mm,末端应有50度弯钩。
6、 墙中的洞口、管道和预埋件等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宽度超过300mm的洞口应砌平拱或设置过梁。
7、砖墙每天砌筑高度不超过1.8m为宜。
8、砌体与构造柱交接部位采用五进五出马牙槎,最底部先出后进,砌筑五进五出时上下必须吊直整规。
9、 砖在砌筑前提前1-2天进行浇水湿润,浇水以渗入砖内15mm为宜。 10、 当砖墙高度大于4m时,在墙高中部位设置柱连接的通长钢筋砼水平拉梁,梁截面:墙宽3240mm,配筋4φ10,箍筋φ6@200。 十一、屋面工程
(一)彩色压型钢板屋面 1、吊运
(1)材料进场设置指定地点前,须分批、分类另放,不能立即使用时应整齐堆放并以帆布或胶布覆盖。
(2)地面堆放材料时,为保持干燥必须铺设枕木(枕木高6公分以上),材料不得接触地面,枕木间距不得大于3公尺。
(3)材料吊运至屋架前,应以钢带捆扎束紧。 2、材料吊上屋架施工要点:
(1)放置钢板之屋架,吊放钢板前,须先设置挡板防止钢板滑落。 (2)材料吊运至屋架时,吊杆上系住彩色钢板之垂直系带间距不得大于6公尺,两端须加斜向吊带,以防止滑落。(每捆重不得大于2吨)。
(3)保持平稳缓缓吊升,吊车作业范围内,非吊装人员不得靠近。 (4)吊升过程中,彩色钢板垂直系带如有松脱,应放下重新调整后再吊升。 (5)彩色钢板缓缓下降,待吊车人员控制定位(檐口挡板)后,依序放下。 (6)材料吊至屋架后,所有皮肋须朝上,板面应朝同一方向(便于安装,除阴肋扣合),并应以尼龙绳固定于钢主架上(不得放置于衍条中央)。
3、檩条安装:
整平:安装前对檩条支承进行检测和整平,对檩条逐根复查其平整度,安装的檩条间高差控制在±5mm范围内。
弹线:檩条支承点应按设计要求的支承点位置固定,为此支承点应用线划出,经檩条安装定位,按檩条布置图验收。
固定:按设计要求进行焊接或螺栓固定,固定前再次调整位置,偏差≤±5mm。 验收:檩条安装后由项目技术责任人通知质量员或监理工程师验收,确认合格且转入下道工序。
4、彩色钢板铺设及固定
彩色钢板铺设顺序,原则上是由上而下,由常年风尾方向起铺。 (1)屋面
a、以山墙边做起点,由左而右(或同右而左)依顺序铺设。
b、第一片板安置完毕后,沿板下缘拉准线,每片依准线安装,随时检查不使发生偏离。
c、铺设面以自攻螺丝,沿每一板肋中心固定于衍条上。 (2)收边
a、屋面(含雨蓬)收边料搭接处,须以铝拉钉固定及止水胶防水。 b、屋面收边平板自攻螺丝头及铝拉钉头,须以止水胶防止。 c、屋脊盖板及檐口泛水(含天沟),须铺塞山型发泡PE封口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