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准备
练习焊件:低碳钢板,单层焊,厚度δ=6mm;多层焊,厚度δ=12mm两种,每块长度300 mm,宽度100mm,每组2块。
焊条:E4303(J422),直径3.2mm和5mm两种。 操作要点
(1) 角焊缝的各部位名称
角焊缝的各部位名称如图7-10所示。焊脚尺寸随焊件的板厚变化。
(2)焊接层次和道数
焊脚尺寸决定焊接层次和焊道数。一般,当焊脚尺寸在8mm以下时,多采用单层焊;焊脚尺寸为8~10mm时,采用多层焊;焊脚尺寸大于10mm时,则采用多层多道焊。角焊缝的装配定位焊与平焊基本相同,装配时可考虑留有1~2mm的间隙。其定位焊位置如图7-11所示。
焊接时,引弧点的位置如图7-12所示。这样可以对起头处的母材有预热作用,并可消除引弧痕迹、减少焊缝缺陷。
单层焊 焊条直径根据焊件厚度不同,可选择3.2mm或4mm,焊接电流比相同条件下的平焊大10%左右。操作时焊条的位置,应按焊件厚度不同来调节,若两匀。对相同厚度的焊件,焊脚尺寸小于5mm时,保持焊条角度与水
平焊件成45°,与焊接方向成60°~80°的夹角。如果角度太小,会造成根部熔深不足;角度过大,熔渣容易跑到熔池前面而造成夹渣。采用直线形运条,短弧焊形运条,但运条必须有规律,否则容易产生咬边、夹渣、边缘熔合不良等缺陷。运条方法如图7-13所示。由a点到b点要慢些,以保证水平焊件的熔深;由b点到c点稍快,防止熔化金属下淌;在c点稍作停留,以免产生咬边;由c点到d点稍慢,以保证根部熔深和避免夹渣;由d到e点也稍快。按上述规律反复操作练习,还要注意收弧时填满弧坑,就能获得良好的焊缝质量。
船形焊 为了克服平角焊缝容易产生咬边和焊脚不均匀等缺陷,在实际生产中,将焊件转动,变成图7-16所示的焊接位置,称为船形焊。
立焊练习
立位对接焊是指对接接头处于立焊位置时的焊接操作。目前,立焊操作有两种形式:由下向上施焊法,这是生产中的传统焊法,如图7-17所示;另量种是向下立焊,需要使用立向下焊的专用焊条才能进行。
操作准备
焊机:BXI-330型。
焊条:E4303(J422),直径3.2mm和4mm两种;J420下,直径3.2mm。
练习焊件:低碳钢板,厚4mm和厚12mm两种,长200mm,宽150mm,每组2块。
焊接操作要点 (1)向上立焊法
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种焊接比平焊操作要困难得多。因为在重力作用下,焊条熔化所形成的熔滴及熔池中熔化金属要下淌,使焊缝成形困难,焊缝也不如平焊时美观。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可采邓以下措施。
①采用小直径焊条(直径4mm以下),使用较小的电流(比平焊时小10%~15%)。这样,熔池体积小,冷却凝固快,可减小和防止液态金属下淌。
②采用短弧焊接,弧长不大于焊条直径,利用电弧吹力托住铁水,同时,短弧也有利于焊条熔化金属向熔池中过度。
③采用合适的操作方法。焊接时,焊条应处于通过两焊件接口而垂直于焊件平面[图7-17(a)],并与焊件成60°~80°夹角[图7-17(b)]。这亲,电弧吹力对熔池有向上的推力,有利于熔滴过渡并托住熔池。
(2)确定操作姿势
为了便于观察熔池和熔滴过渡情况,操作时可采取手臂有依托和无依托两种姿势。
①手臂依托法 手臂轻轻贴在上体肋部或大腿、膝盖
位置,焊接过程比较平稳、省力。
②手臂无依托法 把手臂半伸开或全伸开,悬空操作,要靠手臂的伸缩来调节焊条位置,手臂活动范围大,但操作难度也大,体力消耗大。
(3)握焊钳的方法
为便于操作和观察熔池情况,握焊钳的方法可适当调节,一般有正握法和反握法两种。初学焊工,一般常用的是正握法。当操作熟练后,遇到焊件处于较低位置或难于施焊的位置时,才选用反握法。这要根据个人学习及掌握技能的情况灵活运用。
不开坡口的对接立焊
薄板向上立焊时,除采取上述焊接措施外,还可以采用跳弧法和灭弧法进行焊接,以防止烧穿,改善焊缝的成形。 (1)跳弧法
当熔滴脱离焊条末端过渡到熔池后,立即将电弧向焊接方向提起,这时为不使空气侵入,高度不应超过6mm,如图7-18所示。
跳弧的目的是让熔化金属迅速冷去凝固,形成一个“台阶”,当熔池缩小到焊条直径的1~1.5倍时,再将电弧(或重新引弧)移到“台阶”上面,并在“台阶”上形成一个新熔池。如此不断重复熔化——冷却——凝固——再熔化的过程,就从下向上形成了一条焊缝。
(2)灭弧法(间断熄弧法)
当熔滴从焊条末端过渡到熔池后,立即将电弧熄灭,使熔化金属有一个瞬间冷却凝固的机会,随后重新在弧坑引燃电弧,灭弧时间在开始时可以短些,因为此时焊件还较冷。随着焊接时间的延长,灭弧时间也要增加,才能避免烧穿和产生焊瘤。
不论采用哪种方法焊接,起头时,当电弧引燃后,应将电弧稍微拉长,以以焊颖端头进行预热,随后再压低电弧进行正常焊接。
在焊接过程中,要注意熔池形状,如发现椭圆形熔池的下部边缘由比较平直的轮廊鼓起变圆时,如图7-19所示,表示温度过高,应立即灭弧,让熔池降温,避免产生焊瘤。待熔池瞬间冷却后,再在熔池处引弧继续焊接。
立对接焊的接头也比较困难,容易产生夹渣,或者造厉焊缝凸起过高等缺陷。因此,接头时更换焊条要快,采用热接法焊接。在接头时,往往有铁水接不开或熔渣、铁偿清混在一起的现象,这主要是更换焊条占用时间太长,引弧后预热不够,以及焊条角度不正确等引起的。发生这种现象时,必须将电弧接长一些,并适当延长电弧在接头处的停留时间,同时将焊条角度增大(与焊缝成90°),这样熔渣就会自然滚下去。 立角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