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组织机构见“基坑工程管理组织机构图”
公司副经理 项目经理
生产经理
施工组 测量组 安全组 质检部 材 设部 资料组 技术负责人 财务部 预算部 抓钩或爆破组 临水临电组 质量 监测组
土方组 安全保卫组 文明环保组 后勤保障组 二、管理人员职责
1、项目经理:对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进度、经济效益负领导责任,对履行合同条款负主要责任,对工程的施工管理各方面进行部署、指挥和监督,协调施工中的人力、物力、资金,决策施工过程中重大问题,协调各职能部门和外部单位的关系,确保施工正常顺利进行。
2、技术负责:在工程技术、工程质量等方面负主要责任,确证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认真贯彻有关建筑规范规程,组织审查图纸和制定各种技术方案,检查施工
中各项技术指标的落实情况,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技术质量问题;组织实施施工方案,落实施工管理的各项技术措施;及时和业主、监理、设计等单位保持联系,做好信息反馈工作。
3、生产负责:协助项目经理搞好施工协调管理工作;抓好现场各种方案、措施及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确保工程进度计划正常进行;对施工安全、文明施工、施工人员、材料、机具及工程试验进行总体控制。
4、施工员:负责生产具体指挥,进度计划的落实,施工材料、机具计划的编制,对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负责。
5、安全员:对施工安全负主要责任;组织研究制定各种安全管理措施和文明施工措施;对各施工班组进行施工安全交底;定期组织安全及文明施工检查,检查施工中有关防止火灾、物体打击、机械伤害、高空坠落、噪声扬尘、扰民民扰等措施的落实情况。
6、质检员:对施工技术及施工质量负主要责;参与图纸会审和辅助技术负责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对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控制;对进场施工材料、机具进行检验;对施工中技术质量问题及时向技术负责汇报;负责各工序施工报验。
7、测量员:对工程测量负主要责任。负责各分项工程施工的测量、定位、放线;负责工程施工的高程控制;负责基坑边坡及周边建筑的变形、沉降监测;确保测量结果及测量偏差符合相关建筑规范规程及施工方案要求。
8、资料员:对工程资料是否符合监理工程师及相关建筑规范规程的要求负主要责任;负责各种施工资料的编写、报审;负责各种施工记录的整理和施工资料的汇总、编目和存档。
9、试验员:对各种工程试验负主要责任;提前编制各种施工试验计划,组织各种
施工试验进行,对试验结果进行反馈、汇总。
10、材料员:负责施工材料的市场调查、采购及运输、供应;负责各种施工机具租赁、运输;对施工材料和机具质量负主要责任。
11、预算员:根据施工方案预算并控制施工成本,对工程经济性指标控制负直接责任;及时提供施工材料、机具使用计划,及时进行成本核算与预控。
第四章 工 程 施 工
第一节 土方挖运施工 一、工艺流程
设备进场→场地平整→施工放线→原土层及回填渣土开挖→强风化岩层挖掘→中风化岩层抓钩凿打或爆破→开挖至预留土层标高→土坡网喷和岩层段素喷→工程验收→后续施工。 二、施工工序
1、挖土机械进场后首先进行场地平整,将表层渣土层和原土层挖除清运出场;根据需要预留一部分渣土待铺垫马道和地下室结构起来后周边回填使用。 2、浅层土方开挖时应小心作业,遇地下障碍物应采取合理方法破除,遇不明地下管线、构筑物、文物等应立即停止作业,上报业主等待处理。
3、挖土机应密切配合岩石层拉钩或爆破作业、支护施工,分段分层开挖。 4、边坡部位土方开挖时应控制一次性开挖深度(不超过2m),防止土局部塌方; 5、边坡部位土方开挖时,应由专人指挥,小心作业,严禁碰撞已喷锚的护壁,,维护边坡安全。
6、基坑土方开挖顺序应根据基坑马道口及现场循环道的设置合理规划,减少交叉、堵塞,尽量形成循环,保持土方挖运高效进行。
7、应由专人指挥,严格控制土方开挖的高程、坡度、深度和边线等,严禁超挖。
接近槽底时由专业测量人员控制;如采用爆破时,基底留深500采用机械凿打或抓钩,以防止爆破振裂地基岩层。
8、基坑底局部加深部位,石方量较大处可用炮机凿打和抓钩作业,再由挖土机挖走。
9、运土车车厢应采用全封闭式,装土量应适当,严禁超载;车辆出场前应由专人清扫车帮,冲洗车轮,保持车荣整洁。 三、施工要求
1、土石方作业前,根据业主现场对地下设施的交底,安排人监测施工过程。 2、土石方施工前,先由业主提供的放线控制桩位引线,并结合开挖图施放开挖边线,放线须经监理认可验收后方可开挖。
3、挖掘时密切注意周边管线,采用浅作业挖掘、,注意观察周边暗埋物的情况,严禁野蛮开挖。
4、对开挖期间裸露时间较长的土面应及时覆盖,或定期淋水降尘,保护环境。 5、标高控制:
施工时必须注意控制挖深,边坡土方开挖与支护作业同步进行。每段挖深与对应支护作业垂直间距相符]。施工中随时在支护坡面上抄测各部位挖土标高,支护施工每完成一步应测一层标高,及时统计挖掘标高,掌握最新挖掘深度。 5.2、在中风化岩层段施工要作为控制重点,凿打抓钩或爆破时由专业测量人员跟踪抄测,控制挖深。当支护喷锚至最后一步时应提前作出控制开挖的标高点,先由测量人员给出挖掘深度,挖土机再逐步小心向下抓钩,边抓钩边上车边测量。
四、 紧急情况的处理
4.1、遇到紧急、危险情况时立即停止施工,疏散相关人员。 4.2、当边坡出现垮塌迹象时,应立即进行土方回堆,稳住边坡。
4.3、当边坡变形量达到预警时,或局部边坡出现明显裂逢时,应对边坡进行支护加固处理;情况较严重时应考虑将边坡上部土体卸载。
4.4、当坡顶大量堆载引起险情时,须立即清走坡顶重载;同时密切关注坡顶机械设备及车辆运行荷载对边坡的影响,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封锁道路。
第二节 支护工程施工
一、工艺流程
开挖工作面→修整坡面→放线定位→埋置锚筋→绑扎、固定钢筋网→压筋→喷射砼面层→砼面层养护→下步工作面开挖 二、施工工序 1、坡面施工:
基坑开挖过程中与土方队及时协调密切配合,按设计坡比开挖,严禁超挖,及时修坡,保证坡面平整度。坡面稳定性不好的部位减少每段开挖深度和长度,或先喷射一层细石混凝土后再进行锚喷施工。
2、土钉施工:坡面经检查合格后,放线定锚筋位置,用铁锤将锚筋打入坡壁中,打入坡壁深度为460㎜外露40㎜。φ8锚筋下料长600㎜,弯钩长为100㎜,弯钩处采用冷弯,与锚筋成90°,间距600㎜呈梅花型布置。
3、编网施工:将0.8mm×25mm的钢丝网片与插入土中的φ8 锚筋用22号铅丝绑扎固定。钢丝网片均应与上部搭接,给下步留茬,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网片筋与坡面间应用小砖块、石块等垫起,使钢丝网不接触坡面,以保证钢丝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