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一:人与环境类
---春天变奏曲
一、主题的提出:
天气渐渐转暖,春天不知不觉来到了我们身边。刚刚开学,嫩绿的枝桠、盛放的鲜花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春意。学生对“春天”很感兴趣,准备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亲近自然,对春天的植物、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调查分析能力,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图画等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包括上网),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简单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 4、使学生获得一些亲身探究的体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 三、时间安排:三课时 三、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研究大季节与人类关系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及分析、使用资料的能力。 3、在活动中,使学生体验整理、分析、使用资料的全过程。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及分析、使用资料的能力。 课前准备:表格、图片、笔、资料、录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导观看录像:青的草,绿的叶,可爱的燕子,鲜艳的花朵?? 2、思考:这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二、读一读
1、读背景资料中的文字,谈谈自己的感受。 2、揭示活动主题:找寻春天 三、做一做
1、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找寻春天”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1
2、推选“新闻发言人”,在班级内“发布”本组收集到的信息。 3、比一比,评出“最佳新闻发言人”。 4、环保知识竞赛。
第二课时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研究季节与人类关系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及分析、使用资料的能力。 3、在活动中,使学生体验整理、分析、使用资料的全过程。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及分析、使用资料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写一写
把你收集到的资料整理后填入表格中。 二、议一议
1、四人小组,春天的特点 2、汇报结果
3、做一做:观察春天气温的变化
调查研究春季的多发病 记录植物的开花过程
4、环保小论坛:自由发表见解。 三、想一想:春天的丰富含义
我的收获:
在今天的活动中,我有( )点收获。让我把每一点收获用一棵树表示,画在下面的荒山上吧。 四、活动延伸
1、做一做:让我们一起办一期春天的绿色小报吧!
2、评一评:你们的小报制作好了吗?快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吧!
第三课时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自然、社会、人文环境中,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认识春天的特征。 2、通过观察春天,培养儿童热爱春天、爱大自然、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及认真、细致的科学
2
态度。
活动内容:寻找校园里的春天、写作《校园里的春天》、交流日记 活动过程:
1、芝麻开门 ------美文导入:
春天到了,真美呀!(这是一个)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季节)。像蛇、熊、青蛙??之类的冷血动物都停止了冬眠,爬上地面欣赏春天。小鸟鸣春,百花争艳,小草发芽,燕子(也)飞回来搭窝了,(春天使)(给)大地恢复了万紫千红的气氛。连春雨、春雷都连绵不断地来为我们报春。春天正是播种的好季节,农民伯伯正趁着这个好季节开始播种了,到了秋天就有好的收成。
春天,它不像夏天那样(干枯)(炎热),不像秋天那样冷清,也不像冬天那样寒冷。而春天是一个生气勃勃、充满活力的春天。这使我想到了我们的母亲,母亲就像大地,母亲生下我们,我们就有了生命,大地回春了,就等于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了,所有的生命都重新来过。
人们可喜欢春天了,因为这美丽的春天,给人以新的开始,新的收获,新的生命,新的希望。 随着春天的到来,大地完全被绿化了,从仪表到心灵都焕然一新,整个春天都被绿色覆盖了。我们的校园也更美丽了,你看那------------ 2、观察在线------寻找校园里的春天
组织学生开展寻找春天的活动,在校园里寻找春天的足迹。 (1)大组小队活动 (2)归队、集合
(3)畅所欲言(自由交流校园中发现的春天)。
3
活动二:自我发展类
----零食与健康
活动背景:
现在社会上的垃圾食品冲击着整个食品市场,特别是在校园门口的各小店中的垃圾食品,数不胜数。那些食品从形状、色彩、口味都特别受小学生的青睐,孩子们往往经不起这些食品的诱惑,一日三餐不好好吃,想尽办法去买那些垃圾食品。小胖墩越来越多,孩子的发育期年龄越来越小。放学时,我经常看到校外小摊上孩子们争着买的情景。于是在综合实践课上,我和孩子们聊起了零食,有的说:“刘老师,零食与健康有什么关系呢?”有的说:“我们来搞一次活动吧!”就这样,我们把这次活动的主题定为“健康与零食”。 活动目标:
1、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通过访谈、查找书籍、网上搜索等方式,正确认识零食,科学、合理地吃零食,吃出健康的身体。
3、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交际能力。
4、通过调查、采访、实地考察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科学饮食的重要性,树立科学饮食的意识。 5、通过实践研究,对零食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并在把活动成果推广的过程中感受实践的价值。 活动准备:
1、课前购买自己喜欢吃的零食。 2、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星级评估》表格。 活动对象:四年级学生 活动时长:3课时 四、活动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阶段:主题生成阶段(1课时+课外)
阶段目标:
通过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角度所确定的研究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求各种途径处理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 活动过程
4
一、创设情景
1、同学们,随着下课的铃声,学校小卖部沸腾起来了。这是老师捕捉到的情景。看课件。(课件内容为小卖部争买镜头)
2、看了后,你现在最想说的是什么?
3、看着人家争着买,争着吃,我们的胃口也上来了,快介绍自己最喜欢吃的零食。(吃时有没有发生过特殊状况)引出课题:零食与健康
4、好东西只有大家一起分享,吃起来才更有味。请小组成员推荐自己喜欢吃的零食。 二、发现问题
1、吃着可口的零食,让我们来欣赏几个片段。(校外小摊买卖情景)看了这些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大家有那么多的问题,那现在请每个小组选一个小组长,把产生的问题记下来。 2、汇报。
三、提出问题 梳理问题
1、会提问是会读书的表现。我知道大家还有许多问题,你看这些问题,有的讲了同一方面的意思,如吃什么零食有助于健康?哪些零食对我们身体有益处?我们应该吃什么?这几个问题我们可以归为一类,那就是哪些零食有益于身体健康?(零食的营养)我们用这样的方法把这些问题归成几个大问题,每个小组归类问题。
[教师指导要点: 可以按问题的内容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归类。]
2、小组汇报,讨论提出的问题归纳为:⑴零食的种类⑵零食的危害⑶零食的营养⑷吃零食注意的事项
四、分组选题,填写方案
1、通过大家激烈的讨论,以上几个选题是我们研究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去研究这些问题呢?
[交流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生:可以上网查资料;可以去医院向医生请教;可以作个调查;可以查看各种医学杂志;可以采访营养学家;可以向有关专家请教。
2、要想使研究有成果,我们必须有一个研究目标,有一个研究方案,现在请每个同学选好自己的研究目标。
3、选好小组长,填好研究方案。师巡回指导。
这节课通过大家的努力,研究方案已填好了,我们就带着这些方案去调查研究吧.
第二课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