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主因素突出型: (5.6)
M(·,+) 加权平均型: (5.7)
对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是被评价对象对各等级模糊子集的隶属度,它一般是一个模糊向量,而不是一个点值,因而他能提供的信息比其他方法更丰富。对多个评价对象比较并排序,就需要进一步处理,即计算每个评价对象的综合分值,按大小排序,按序择优。将综合评价结果转换为综合分值,于是可依其大小进行排序,从而挑选出最优者。
5.2 民营快递企业竞争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以样本数量最多的“顺风、申通、圆通、中通、韵达”这五家民营快递企业作为分析对象,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方法对其竞争力进行分析。首先建立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
5.2.1 确定评价指标集如图3-1将因素集U分为3个子集{U1,U2,U3} 图5-1 因素集的三个子集 5.2.2 建立评价指标的评语集
设评语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优、良、中、差用V={v1, v2, v3, v4}表示。根据评价等级,将其对应的分数折算点定位(9,7,5,3)。
5.2.3 选择合适的模糊乘法模型由表4-2可选出最合适的模型为M(·,+) 加权平均型。 表5-1 各模型特点对比分析特点 算子 M(Λ,V) M(?,ν) M(?,+) 体现权数作用 不明显 明显 明显 综合程度 弱 弱 强 利用R的信息
不充分 不充分 充分 类型 主因素突出型 主因素突出型 加权平均型
5.2.4 确定模糊评价矩阵分别统计各指标在不同评语集上的频数,除以总数即可得出对应指标在不同评语等级上的判断系数。所有指标的判断系数即构成了模糊评价矩阵R。
对于二级指标u11——u33,其中,u11、u12、u13、u14、u22的数据来源于年鉴及官网。u21、u32、u33的数据来源于一次问卷调查。u22、u23、u24的数据是本组成员利用专家评价法得出。u31的数据来源于各企业的得奖情况,将得奖情况分为国家奖、省级奖、市及奖,利用打分法得出.
表5-2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说明表目标层 准则层 准则层权重 指标层 指标层权重 民营快递竞争力A 业务能力B1 0.193 市场占有率C1 0.3185 资产总额C2 0.1341 网店覆盖范围C3 0.0699 营业总额C4 0.4775
产品和价格竞争力B2 0.677 产品价格水平C5
0.2385
快件送达完好率C6 0.2385
快件送达准时率C7 0.4614
订单跟踪查询能力C8 0.0616
可持续发展能力B3 0.130 企业美誉度C9 0.109
组织结构竞争力C10 0.309
资本增值能力C11 0.582 评价指标权重: 利用公式: (5.8)
可计算出顺风公司二级指标的模糊评价矩阵: 同理申通公司二级指标的模糊评价矩阵: 同理圆通公司二级指标的模糊评价矩阵: 同理中通公司二级指标的模糊评价矩阵: 同理韵达公司二级指标的模糊评价矩阵:
对于甲(顺丰公司),根据自己的权重,得出一级综合评价: 将上述评价向量作为上层指标评价矩阵,得出二级综合评价 (5.9)
同理可以得到其他公司乙(申通),丙(圆通),丁(中通),戊(韵达)的评价结果: (5.10)
5、结论为评出五个企业中的最优者,在对应的评语集V={v1, v2, v3, v4}利用公式: (5.11)
得到:
所以,民营快递企业竞争力企业排名为:顺丰,申通,圆通,中通,韵达。 从上面得出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
顺丰速递公司在各项指标下属于评语集“优”的隶属度均大于其他四家公司,并且顺丰速递隶属于评语集“差”的隶属度为0,充分的说明了顺丰速递综合竞争力的优势地位,同时顺丰速递的价格也显示出明显的劣势,顺丰公司应该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权衡好价格以及其他各项优势之间的博弈关系;
对于申通和圆通两家企业,竞争力水平几乎相当,差距不大,但是也显示出明显高于中通和韵达的竞争力。圆通速递和申通速递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继续保持住这种竞争优势,并把顺丰作为标杆企业,集中精力在提高速度、产品的完好率等,并尽量保持住价格的优势。
3)对于中通和韵达,景竞争力水平相差较小。也显示出明显劣与其他三家公司的态势。对于这两家企业而言,应着力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建议继续保持住价格的优势,打造出低价格、高性能的特色服务。
第6章民营快递企业案例分析
论文在对民营快递企业竞争力分析的过程中,才用了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企业数据分析得到我国民营快递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了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完成了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下面将通过实际案例对该模型进行实例验证,从而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6.1 案例的选取及数据来源广东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历来为中国通往世界各地的“南大门”。过去二十几年,物流设施、设备建设也取得很大进展,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如道路交通建设,1998 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 92713 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10 公里),比 1978 年的 52194 公里累计增长 77.63%。公路密度由 1978 年的 29.3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至 52.1 公里/百平方公里,累计增长 77.62%。铁路营业里程由1978 年的 1003 公里增加至 2028 公里,累计增长 103%。民用航空航线由 1978 年的 25 条增加至 303 条,累计增长 1112%。民航通航里程由 1978 年的 20763 公里增加至 45673 公里,累计增长 119.9%;物流的标准化方面也有很大发展。1998年,广东仅外贸集装箱运输就达 536 万 TEU(标准箱),总量 4134 万吨。沿海、内河良港众多,公路纵横交错,铁路贯通全国,航空基地遍布东西,初步形成了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使广东成为全国“天然的物流中心”。
进入 80 年代以后,由于工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生产过程分工细化,物流量大幅度增加,市场需求日益扩大,特别是大量外资生产企业进入,对传统仓储运输业的服务功能、手段、水平等提出了挑战,使现代物流业应运而生。进入 90 年代以后,随着连锁商业迅速发展,作为物流功能的综合体现、物流现代化最显著标志之一的物流中心,取得了较大发展,并在加强信息流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已出现了象广东“华大物流”、广州“商储”、广东“宝供”、深圳“深九”等一批有一定规模的物流企业和东莞“美佳”、中山“百惠”、深圳“华润万方”等较大规模、运营规范的物流中心。
因此,本文以广州某民营物流企业为样本,通过面对面、电话以及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来做调查问卷,收集研究所需要的数据,运用 MATLAB软件以及 AHP 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分析评价。
6.2 变量说明
本文令目标层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为A;准则层为AI,包括业务层面为A1,管理层面为A2,财务层面为A3;因素层为 Aij业务层面中市场客户控制能力A11、物流技术能力A12、物流服务深度A13,管理层面中人力资源水平A21、企业文化A22、学习型组织度A23、社会效应A24,财务层面中营运能力 A31、经营安全能力A32、盈利能力A33;子因素层为Aijk各子因素层的变量表示为市场占有率A111、市场拓展力A112、顾客忠诚度A113、技术创新能力A121、信息技术水平A122、运输和仓储功能A131、特殊服务A132、IT互联网服务A133、员工受教育程度A211、员工观念素质A212、员工信息水平A213、员工年龄结构A214、适应性A221、聚合力A222、建设投入率A223、组织合理性A231、组织外向拓展力 A232、组织协调能力A233、知识把握度A234、知识转化能力A235企业经营权利A241、社会责任成本A242、社会贡献率A243、存
货周转率A311、应收账款率A312、流动资产周转率A313、营业周期A314、有形净值债务率A321、流动比率A322、资产负债率A323、主营业务利润率A331、总资产报酬率A332、资本收益率A333。
6.3 模型验证及结果分析
6.3.1 指标权重计算如上节所指本文所构建的指标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因素层和子因素层,在结构中准则层用Ai ( i =1,2,3)表示,主因素层用Aij ( i = 1, 2,3; j = 1, 2,3, 4),子因素层用Aijk ( i = 1, 2,3; j = 1, 2,3, 4; k= 1, 2,3, 4,5)表示。具体的指标体系如表 6.1所示。
1.建立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判断矩阵1,准则层间的判断矩阵,结果如下表6.1。 表 6.1 准则层间的判断矩阵及一致性 1 3 5 15 2.466 0.637 1/3 1 3 1 1 0.258 1/5 1/3 1 0.067 0.406 0.105
判断矩阵2,因素层业务层面的判断矩阵及一致性,如下表6.2。 表6.2 市场客户空置率i判断矩阵及一致性 1 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