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工程课程设计(8)

2025-07-27

物。此外,草本植物多为1~5年生植物,新陈代谢周期较短,可以较快地改善林地土壤条件,提高林地土壤的蓄水能力。 (4)幼林保护

造林后到幼林郁闭前要严格封禁,做好防火、防病虫害以及抗旱防冻等工作。 a.防火

b.防治病虫、鸟兽害 c.抗旱防冻(寒)

d.封禁保护、预防人畜破坏 (5)造林检查和验收

为了确保造林质量,要根据造林施工作业设计逐项检查检查验收。一般是施工单位先进全面自查,然后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复查和核查,全面的检查内容应包括造林经费的使用、造林质量及经营管理三个方面。其中造林质量检查可分为施工作业检查(如作业质量、数量、规格等)、幼林检查验收(如造林面积 、成活率等)和全部造林工程的竣工验收三个层次。这里重点说明幼林检查。

幼林检查是造林施工单位及其上级机关,每年秋冬季要对去秋和今春的新造幼林和补植造林进行的一次检查。以判定造林在成活率,林木生长情况,评定造林质量,分析成败原因,以便改进造林技术,推广先进经验以及拟定补栽和抚育措施。

a.幼林成活率

b.人工幼林的评价(包括合格标准、补植、重造)

c.幼林保存面积和保存率检查 d.补植 4.1.1.2成林管理

成林管理就是对人工的组成和密度及其林木个体的生长发育进行管理和控制,包括人工修枝、抚育间伐、采伐更新及低价值人工林的改造,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发挥森林的生态防护功能和经济功能。 (1)人工修枝 (2)抚育采伐 (3)采伐更新

(4)低价值人工林分改造

造林模式典型设计图 造林树种 混交林种 (米) 株/hm2 主要树种 方 式 (米)云南松 2 带 状 混 交 2 2 2 3 3 3 3 3000 3000 2000 1500 优质种苗 20~80 株距行距造林密度 苗木选择 cm 水源涵养林 华山松 栓皮栎 马尾松

4.2 水土保持林设计

水土保持林,为防止﹑减少水土流失而营建的防护林。是水土保持林业技术措施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表现在﹕调节降水和地表径流。通过林中乔﹑灌木林冠层对天然降水的截留﹐改变降落在林地

上的降水形式﹐削弱降雨强度和其冲击地面的能量。

4.2.1树种选择

(1)选择原则

因为水土保持林的主要任务是减少、拦截及吸收地表径流,涵养水源,固持土壤,所以,选择营造水土保持林的树种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根系发达,能网络固持土壤 ,特别是在滑塌、泄溜、崩塌的地段,应注意采用根蘖性强的树种或蔓生树种。

(2)树冠浓密,落叶丰富,且易分解,能较快的形成松软的枯枝落叶层,具有改良土壤的性能(如刺槐、胡枝子、沙棘、紫穗槐等),能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3)生长迅速稳定,郁闭紧密,避免与点直接冲击地表,能在林下形成良好的枯枝落叶层,保护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抗蚀能力。

(4)能适应不同类型水土保持林的特殊环境,如护坡林的树种要耐干旱耐瘠薄(柠条、杜梨等),沟底防护林、护岸林的树种要耐水湿。耐盐碱(柳树、怪柳等)、抗冲淘等。

(5)繁殖容易、种苗来源充足,经济价值高,特别注意先锋树种和后期树种相结合。在水土流失特别严重,土壤贫瘠的地段,应优先选用耐干旱瘠薄,经济价值大的速生灌木树种,营造灌木林。

(2)树种选择

树种的选择搭配,一般采用桥灌混交型的复层林,使幼林在成活、

发育过程中充分发挥生物群体相互有利的影响,为提高主要树种的生长及稳定性创造有利条件;同时,采用混交可调节、缩小主栽乔木树种的密度,有利于林分尽快郁闭,形成较好的林地枯枝落叶层,发挥其涵养水源、调节坡面径流、固持坡面土体的作用。

考虑到水土保持林树种选择原则、回龙小流域概况及植被资料,从实际出发,以乡土树种为主,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则可以选择的树种有水冬瓜(桤木)、云南松、马尾松、以及栓皮栎。

4.2.2整地

一般林地条件较差(如水土流失、干旱、风大、霜冻等),应通

过坡面林地水土保持造林整地工程,如水平阶、反坡梯田或鱼鳞坑等整地形式,关键在于适当确定整地季节、时间、整地深度,以达到细致整地、人工改善幼林成活生长条件。

据立地类型、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植被现状及土壤侵蚀的风险程度确定林地整地的方式、规格和时间。

(1)整地要求:除河滩等平缓地外,凡5°以上坡度的造林地,不应采取全面整地,尽量减少对原有植被的破坏。

(2)整地方法:应采用穴状整地、鱼鳞坑整地、水平阶整地、水平沟整地等。

(3)整地时间:一般应提前整地。春季造林,应提前到前一年雨季,不晚于前一年秋季;雨季造林,应提前到当年春季或不提前;秋季造林,应提前到当地雨季或雨季前。

水土保持林工程造林整地规格及应用条件表 整地类型 整地规格 整地要求 应用条件 小穴 穴状地面坡度小于直径0.3~0.4m,原土留于坑内,外沿踏实5°的平缓造林松土深度0.3m 不做梗 地小苗造林。 坡度小于5°地段栽植各种干鲜果蔬和大苗造林。 干果类果树整地 1.0m,松土深度挖出心土作宽0.2m,高鲜果类果大穴 0.8m;0.1m的垵,表土填回 树1.5m松土深度1.0m 坑内取土在下沿作成弧状土埂,高0.2~0.3m(中间较高,两端较低)。各坑内长径1.0~1.5m,坡面上沿等高线布置,上大鱼鳞坑整地 短径0.6~0.8m,下两行呈“品”字形相错埂高0.3~0.4m 排列。坑两端开挖各约0.2~0.3m的倒八字形截水沟 坑内取土在下沿作成弧状土埂,高0.2~0.3m(中间较高,两端较低)。各坑内长径0.6~0.8m,坡面上沿等高线布置,上小鱼鳞坑整地 短径0.4~0.5m,下两行呈“品”字形相错埂高0.2~0.3m 排列。坑两端开挖各约0.2~0.3m的倒八字形截水沟 上下两阶的水平距离以设计造林行距为准。要求在阶宽0.7~1.5m,暴雨中各台阶间的斜坡径水平阶整地 具有3~5°的反流在阶面上能全部或大部坡 容纳入渗,以此确定阶面宽度和反坡坡度。 沟口上宽水平沟沿等高线布设,沟0.5~0.8m,沟底内每隔5~10m设一横档,宽0.3~0.5m,沟高0.2m,以防沟内径流纵长向流动。根据设计的造林水平沟整地 深0.3~0.5m,4~6m。沟由半挖行距和坡面暴雨径流量确半填作成,内侧定上下两沟的行距和沟的挖出的生土用具体尺寸。 适用于土厚、植被茂密的中缓坡营造水土保持林 用于坡面破碎、土层较薄的造林地营造水土保持林 适于山地坡面完整、坡度在15°~25°的地面营造水土保持林 适于山地坡面完整,坡度在15°~25°的地面营造水土保持林


林业生态工程课程设计(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4太原市运动会秩序册校对稿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