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工程课程设计(7)

2025-07-27

华山松;伴生树种可选麻栎、高山栎、光皮桦、荷木等;灌木树种可选胡枝子、紫穗槐等。

考虑到水源涵养林树种选择原则、回龙小流域概况及植被资料,从实际出发,以乡土树种为主,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则可以选择的树种有华山松、云南松、马尾松、以及栓皮栎。

4.1.2整地

水源林的造林整地方法与其他林种无重大区别。在中国南方低山丘

陵区降雨量大,要在造林整地时采用竹节沟整地造林;西北黄土区降雨量少,一般用反坡梯田(见梯田)整地造林;华北石山区采用水平条整地造林。在有条件的水源地区,也可采用封山育林或飞机播种造林等方式。

应根据立地类型、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植被现状及土壤侵蚀的风险程度确定林地整地的方式、规格和时间。

(1)整地要求:除河滩等平缓地外,凡5°以上坡度的造林地,不应采取全面整地,尽量减少对原有植被的破坏。

(2)整地方法:应采用穴状整地、鱼鳞坑整地、水平阶整地、水平沟整地、窄带梯田整地等。

水源涵养林工程造林整地规格及应用条件表 整地类型 穴状整地规格 整地要求 应用条件 小穴 松土深度0.3m不做梗 直径0.3~0.4m,原土留于坑内,外沿踏实地面坡度小于5°的平缓造林整地 干果类果树1.0m,松土深度挖出心土作宽0.2m,高鲜果类果大穴 0.8m;0.1m的垵,表土填回 树1.5m松土深度1.0m 坑内取土在下沿作成弧状土埂,高0.2~0.3m(中间较高,两端较低)。各坑内坡面上沿等高线布置,上长径0.8~1.5m,下两行呈“品”字形相错鱼鳞坑整地 短径0.5~0.8m,排列。根据设计造林的株坑深0.3~0.5m 行距确定坑的行距和坑距。树苗栽植在坑内距下沿0.2~0.3m的位置。坑两端开挖各约0.2~0.3m的倒八字形截水沟 上下两阶的水平距离以设计造林行距为准。要求在暴雨中各台阶间的斜坡径阶宽1.0~1.5m,流在阶面上能全部或大部水平阶整地 具有3~5°的反容纳入渗,以此确定阶面坡 宽度和反坡坡度,或调整节间距离。树苗植于距阶边0.3~0.5m(约1/3阶面宽)处 沟口上宽水平沟沿等高线布设,沟0.6~1.0m,沟底内每隔5~10m设一横档,宽0.3~0.5m,沟高0.2m,以防沟内径流纵深0.4~0.6m,沟向流动。根据设计的造林 水平沟整地由半挖半填作行距和坡面暴雨径流量确成,内侧挖出的定上下两沟的行距和沟的生土用在外侧具体尺寸。树苗植于沟外作埂 侧 根据设计的果树行距和坡面暴雨径流量确定上下两田面宽2~3m,田台梯田的间距及田边埂高边蓄水埂高度,田面修平后需将挖方窄带梯田整地 0.3~0.5m,顶宽部分用蓄力耕翻0.3m左0.3m 右,在田面中间挖穴植树,田面上每隔5~10m修一横档,以防径流纵向流动 地小苗造林。 坡度小于5°地段栽植各种干鲜果蔬和大苗造林。 用于坡面破碎、土层较薄的造林地营造水源涵养林 适于山地坡面完整、坡度在15°~25°的地面营造水源涵养林 适于山地坡面完整,坡度在15°~25°的地面营造水源涵养林 适于坡度较缓、土层较厚的地方营造果树或其他对立地条件要求较高的经济林树种 (3)整地时间:一般应提前整地。春季造林,应提前到前一年雨季,不晚于前一年秋季;雨季造林,应提前到当年春季或不提前;秋季造林,应提前到当地雨季或雨季前。

4.1.3密度确定

根据立地条件、树种生物学特性及营林水平,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一般以稀植为主。乔木新造林密度应保持在800~5000株/hm2或稍低,灌木新造林密度应为1650~5000株/hm2

云南松1200~3000株/hm2、栓皮栎1100~2000株/hm2、马尾松900~1500株/hm2、华山松1200~3000株/hm2

4.1.4种植点配置

采用品字形配置(相邻行的种植点错开呈品字形排列)

4.1.5种苗选择

考虑树种选择原则以及回龙小流域的概况,选择的树种有云南松、马尾松、栓皮栎、以及华山松。种苗就选择这几种树种的种苗,尽量选择少伤根、经过修剪、完整的种苗,然后进行适当的栽植,多为混交林。

4.1.6栽植

造林方式一般采用植苗造林和播种造林。

植苗造林:植苗造林以有土坨的移植苗为主,容器苗、裸根苗为辅。

播种造林:人工播种与飞机播种。

栽植方式 树种 种植量 人工穴播 条播 飞机播种 栓皮栎 华山松 马尾松 云南松 每穴播种4~5粒 每穴播种4~6粒 每亩3~4公斤 3.75~4.0kg/hm2

4.1.7抚育管理

幼林抚育管理保护是造林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得好,造林成活率高,生长量快,能够及早郁闭,成林之后仍然需要进一步管理,使之发挥最大的经济和防护效益。 4.1.7.1幼林抚育管理 (1)幼林地管理

幼林阶段基本处于散生状态,林木的主要矛盾是与外界环境条件的矛盾。造林初期的抚育主要是松土、除草,是保蓄增加土壤水分的措施,促进,苗木的生根成活。 a.松土、除草

b.中耕 c.灌溉 d.施肥

e.幼林地林农间作 (2)幼林林木抚育

人工幼林林木抚育是指在幼林时期对苗木、幼树个体及其营养器官进行调节和抑制的各种措施,主要措施包括间苗、平茬、修枝、接干等,林木富裕的目的在于提高幼林形质,促进幼林更好的像培育方

式发展,迅速达到郁闭,保证幼树迅速生长,增加林分的稳定性。 a.间苗 b.平茬 c.修枝 d.接干

(3)林下植被管理

林下植被是森林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好的林下植被是保护地表,防止侵蚀,促进林木生长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对水源涵养林来说,林夏植被的作用就更为重要。

a.在幼林前期,由于林分尚未郁闭,这时,林下植被担负着保护地表的角色,,同时也发挥着不可代替的生态作用,特别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的作用说到底是植被回复的一部分,因而在造林初期保护好林地地被是重要的。保护天然植被与林地松土除草并不矛盾,后者主要是在植树带范围为保护幼树不遭受杂草的干扰而采取的一种技术措施,而前者则是在两条植树带间的空地上为防止土壤流失采取的一种措施。

b.在林分郁闭之后,林冠覆盖率地表,但由于林下雨滴动能的增大,导致雨滴击溅强度的提高,这是同样需要林下植被对地表加以保护,适当修枝、疏伐,改善林下光照条件是林分郁闭后保护林下植被的重要方法。

c.林下植被以高度较小的下繁型草类为好,植株较高的灌木一方面耗水较大,另一方面是在防止地表击溅方面稍逊于低矮的草本植


林业生态工程课程设计(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4太原市运动会秩序册校对稿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