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水热因子的再分配作用的影响,而形成造林地的局部小气候条件,从而构成具有一定特征的造林地环境条件。
分析立地条件的目的是从错综复杂的环境因子中,找出影响林草生长的主导因子。“一个生物或者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荣,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状况。任何接近或者超过耐性限制的状况,都可以说是限制状况或者限制因子。”分析探讨主导因子应注意两点:一是不能只凭主观分析,而要依靠客观调查。在同一地区,对于不同生态要求的树种,离地条件中的主导因子可能是不同的,应分别加以调查和探讨;二是不能用固定的眼光看待主导因子,主导因子的地位离不开它所处的具体场合,场合变了,主导因子也会变,为了全面掌握造林地的立地性能从而找出影响立地条件的主导因素,就必须对立地条件的有关各项因子进行调查、观察和了解。 3.3.2.1造林地的主要立地因子
回龙小流域造林地的主要立地因子确定也需要依据立地类型划分原则选择好主要的立地因子,即从以下造林的的主要立地因子中进行选择确定。
海拔:气温随海拔的变化,海拔的升高对树种的习性的影响; 气候:大尺度——水热组合,决定着植被分布
地形:包括海拔、坡向、坡度、坡位、坡形、小地形等(影响水热条件的再分配,并直接影响土壤条件)
土壤:土壤种类、土壤厚度、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水分、腐殖质含量、酸碱度、侵蚀度、石砾含量、成土母质等
水文:地下水深度、矿化度、盐分组成,地面积水情况,土层含水量及变化等
植被:植被群落结构,组成,盖度,生长状况,类型、指示植物种、优势种、林木优势高、生物量、收获量等 生物:病虫兽害,有益生物及微生物的存在状况
人为活动:风口、土壤、地下水、大气污染、殊小地形、特殊元素含量、冲淤状况、粘土层及其深度等。 3.3.2.2主导因子的确定
通过回龙小流域课程设计背景资料可知,回龙小流域的主要立地因子有地形因子(包括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坡位等)、土壤因子、气候因子、植被因子等。但本次设计并未进行实地的考察,只对云南省砚山县回龙小流域林业生态工程体系进行了初步的判断,所以主导因子只能根据地形图进行确定。从资料可知回龙小流域的植被概况但并不能确定各个地域的植被类型,所以植被不能作为划分立地条件的因子。同样的并未进行实地调查,所以各地土壤分布、土层厚薄也不了解,不可作为主划分立地类型的因子。从地形图可得知海拔、部位、坡度(可以从地形图中等高线的疏密判断地形的陡缓)以及地貌等。此外,坡向也可以作为此地区立地类型划分的因子,在北半球通常向北为阴坡向南为阳坡。
由于该地处海拔1530m—1871m之间,绝大部分属中山地段,只有流域出口的一小部分属于低中山。具体确定的主导因子如表一所示。
表1 砚山县回龙小流域立地类型划分中主导因子和分级标准 主导因子 分级标准 低山1000m以下; 低中山1000~1600m 中山1600~2000m 高中山2000m以上 山腰以上为山坡上部 山腰附近为山坡中部 山腰以下为山坡下部 沟谷 河漫滩地 谷底 低阶地 谷坡 说明 海拔 造林范围2000m以下 地貌部位 山地地形采用 坡度
平缓坡<15°; 斜急坡16~35°; 急险坡35°以上; 3.3.3立地类型划分结果
表二 立地类型表 编号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海拔 低中山1000~1600m 低中山1000~1600m 中山1600~2000m 中山1600~2000m 中山1600~2000m 中山1600~2000m 地貌部位 山顶 山腰 山顶 山腰 山脚 山顶 坡度 15~35° 15~35° 15°以下 15°以下 15°以下 15~35° 坡度类型 斜陡坡 斜陡坡 平缓坡 平缓坡 平缓坡 斜陡坡 立地类型名称 低中山斜陡坡山顶 低中山斜陡坡山腰 中山平缓坡山顶 中山平缓坡山腰 中山平缓坡山脚 中山斜陡坡山顶 中山山腰 15~35° 1600~2000m 中山Ⅷ 山脚 15~35° 1600~2000m 中山Ⅸ 山顶 35°以上 1600~2000m 中山X 山腰 35°以上 1600~2000m 中山Ⅺ 山脚 35°以上 1600~2000m 中山Ⅻ 沟谷 15°以下 1600~2000m 中山XⅢ 河漫滩 15°以下 1600~2000m 中山XⅣ 低阶地 15°以下 1600~2000m 中山XV 谷坡 15°以下 1600~2000m 中山XVI 谷底 15°以下 1600~2000m Ⅶ 斜陡坡 斜陡坡 急险坡 急险坡 急险坡 平缓坡 平缓坡 平缓坡 平缓坡 平缓坡 中山斜陡坡山腰 中山斜陡坡山脚 中山急险坡山顶 中山急险坡山腰 中山急险坡山脚 中山平缓坡沟谷 中山平缓坡河漫滩地 中山平缓坡低阶地 中山平缓坡谷坡 中山平缓坡谷底
3.4 林业生态工程体系布局
表三 小班属性表 小序立地类型 号 号 班海拔 立地条件 林班面积(km2) 各类型林种设面积树种配置 计 (km2) 华山松、水水源涵养冬瓜(桤0.32955 林和水土木)、云南保持林 松、马尾松、栓皮栎 坡度 地貌部位 低中山斜陡坡山顶 Ⅰ 低中山 斜陡坡 137 山顶 1000~1600m 15~35° 0.32955 低中山斜陡坡山腰 Ⅱ 低中山 159 1000~1600m 斜陡坡 15~35° 护坡薪炭山腰 0.240825 0.240825 林和护坡用材林 云南松、麻栎、水冬瓜、紫穗槐、马尾松 中山平缓坡山顶 Ⅲ 中山平缓坡山腰 Ⅳ 中山平缓坡山脚 Ⅴ 001 0.1352 009 0.164775 014 0.257725 015 0.05915 060 0.19435 061 0.130975 066 0.164775 078 0.169 中山 平缓坡 088 0.122525 山顶 0.257725 156 1600~2000m 15°以下 176 0.156325 192 0.36335 193 0.164775 194 0.2873 002 0.24505 003 0.3211 004 0.215475 013 0.181675 039 0.3042 051 0.2704 056 0.147875 057 0.139425 058 0.223925 062 0.26195 中山 平缓坡 069 0.114075 山腰 0.1352 154 155 1600~2000m 15°以下 0.1521 170 0.4563 171 0.1352 178 0.1859 005 0.26195 006 0.164775 008 0.16055 031 0.21125 中山 平缓坡 032 山脚 0.1352 033 1600~2000m 15°以下 0.17745 034 0.1352 035 0.147875 040 0.071825 水土保持2.62795 林和水源涵养林 华山松、 水冬瓜(桤木)、云南松、马尾松、栓皮栎 云南松、麻 护坡薪炭栎、水冬3.48985 林和护坡瓜、紫穗用材林 槐、马尾松 核桃、桃、护坡经济3.33775 梨、李、桔、林 板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