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决策委员会的意见对审批投资议案的决定起到重要的作用。委员会的表决取意的有效方式有头脑风暴法、名义群体法、德尔菲法及电子会议。这些方法可以充分的发挥委员会专业才智,避免了阶级恐惧,减少风险经营。
(四)建立强化内外整体联动营销策略
看量、保质、重效三点结合优化达到最终目标,要重数量,着力扩大规模。积极培养高素质人才,增强目标意识,增加自身的技能,切实掌握客户的资料,多与客户沟通,得到的信息反馈与自身产品的特点相结合达到最佳效果,争取做到天天能出单,真正把做到客户当中去。数量多的同时也要保证质量,着力优化各险种结构,推荐自己产品的同时要从经济和长远利益出发,主动帮助客户规避市场风险,做好合理理财,努力推好期交业务,使其回归保险保障本质,从而吸引和抓住各种大客户。最后就是要注重绩效,不断增强保险业务经营的收入层次与水平。
(五)建立风险管理预警指标体系
在不断完善企业经营机制的同时,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预警指标体系,抽出对保险偿付能力影响大、概括性强的指标进行评估和分析,从而及时发现并“报警”,将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六)建立强化业务经营管理体系
业务经营管理包括财务、业务、电脑、资金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合理有效的岗位分工是巩固业务经营管理体系的基础,所以要梳理工作程序,建立岗位责任制并对要害岗位进行严格监控。实行
10
授权授信的控制制度,避免越级或违规审批的情况发生。都要形成文字材料,有章可查,做到文章记录可以控制。
(七)建立分权制衡的保险资金运用机制并完善监督体系
建立三大系统,资金运用决策系统、执行系统、考核监控系统,以集权管理其相互协调和制约的分权制衡机制。
保险投资的三大系统,避免了随意性、盲目性;使投资部门的运作透明化,避免了不当的交易和黑箱操作;保证了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加强了对投资的监察控制和风险管理,保证投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公司在合理完善的监督体系下才能正常维护公司经营工作秩序,强化岗位监督,而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全的政府监督、社会监督和单位内部审计监督在内的经营监督体系,这是保证开展业务工作依法有序进行的有利手段。公司内部监督工作应由纪检监察、稽核审计专职监督和职能部门常规管理相结合的“复合式”监督管理模式来进行监督,最终建立以业务部门的自查自纠、业务管理部门的日常辅导与检查、审计部门的审计检查与评估考核为主的三级内控管理办法,做到关口前移。
(八)建立保险资金实行集中上划和统一规划的管理体制
保险公司的资金管理应该启用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这样可以把很多闲置的资金集中统一的运用起来,减少闲置资金带来的不良影响和风险。建立良好的审批和制约机制可以是资金的运转更科学更专业,避免资金分散运用控制不到位带来的问题和道德风险。
集中上划资金必须在资金留存限额,银行账户管理,上划程序管
11
控这些制度上进行科学的建立。实施监督。
确定各个机构保费收入留存限额的标准。要根据各个机构业务,业务的范围和机构规模、满期给付规律或赔付,各机构保费留存超过限额的部分一律上划总公司专门帐户集中进行统一管理。再之进行建立分级上划职责和工作流程,每周的资金量报告,上划报告制度都要进行规划建设,实施严格的监控手段。最后公司的资金部门机构要仔细的对资金流量进行规划,要和投资部门亲密的沟通,降低投资部门的风险提升安全性。
四、结束语
汕头的保险经营是一项系统,复杂的长期综合性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要做好现代保险业管理工作,不仅要结合各企业的实际情况,也必须对现代保险业资金运转方式、先进观念、规划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更要熟悉掌握各种管理技能,资金运转,并灵活运用。只有这样在现代企业中建立有效的企业管理,资金管理体系,让良好的管理体制对企业的经营方面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配合,减少经营风险,提高企业效益,以上论述可为汕头保险业风险防范提供良好应对。
12
参考文献
1.吴定富.保险基础知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2005年 2.马永伟.保险知识读本[M].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社,2005年 3.张莉.寿险公司经营风险防范与管理对策——关于平安人寿保险公司的案例研究[D].2005年.
4.冯春莉.我国寿险公司经营风险管理策略研究[D].2002年. 5.虞光军.强化非寿险公司经营风险管理[J].中国保险,2004年10月. 6.魏丽.浅淡基层寿险公司经营风险的防范与化解[J].现代商业2010年.
7.阎建军,范凤山,赵树亭.关于动态财务分析在寿险公司中的运用[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6月.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