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措施:裂隙发育,但溶洞规模小,水流较大时,可注浆堵水。 (6)坍孔
原因分析:a、漏浆严重,孔内外水差过大造成坍孔;b、孔下水流较大,将局部泥浆护壁冲破造成坍孔。
处理措施:回填至坍塌顶部1-2m后重钻。
预防措施:a、适当加大泥浆比重;b、穿过溶洞时回填造孔要保证质量,回填高度要高出溶洞顶1-2m,重新造孔,保证孔壁稳定。
(6)孔口坍塌或者地面坍塌
原因分析:击穿大规模溶洞,孔内水压急速下降,孔口土层位砂卵石层,粘聚力较差。
处理措施:机械撤离,立即回填。可采用砼,改良土等回填,孔口注浆,加长钢护筒至稳定层,重新稳定护筒。
预防措施:a、预先对孔口松散土体进行适当的固结;b、加长钢护筒至最顶岩层面或稳定土层。
(6)漏砼
原因分析:浇注砼时,砼柱压力较溶洞水压大,冲破新造孔壁,致使砼进入溶洞溶腔。
处理措施:a、加快砼浇注速度,以防止断桩;b、适当加长桩长,浇注砼面高出桩顶设计标高2-4m;c、砼浇注面到设计标高后,继续保持导管2-3h后方可拔出。
预防措施:a、击穿溶洞时,要反复冲击,是孔壁尽量稳定;b、加长钢护筒穿过溶洞。
(6)断桩
原因分析:a、砼灌注不连续;b、砼质量不良;c、漏砼过快,以至于导管埋深不够。
处理措施:a、离桩顶10m以内时,下钢护筒人工开挖后接桩;b、尽量拔出钢筋笼及导管,重新钻孔;c、补桩,既有桩位用砼回填。
预防措施:a、保证设备运转正常,砼质量符合要求;b、加大设备的生产能力;c、适当增加导管的埋深,不小于6m。 4.劳动组织
4.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4.2施工人员应结合试桩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臵。
每个作业工地人员配备表
负 责 人 技术主管 专兼职安全员 工 班 长 技术、质检、测量及试验人员 钻机司机、吊装工、钢筋工、普工 1人 1人 1人 3~5人 4~6人 30~50人 其中负责人、工班长、技术人员、专兼职安全员必须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并可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工人。 5.材料要求
岩溶地区钻孔桩主要的处理材料为片石和粘土混合物, C30混凝土以及钢护筒。
5.1要求在两墩之间储存一定数量的片石和粘土。 5.2 C30混凝土直接联系搅拌站供应。
5.3钢护筒在溶洞处理前需到位,规格按照方案确定,以保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6.设备机具配臵
钻孔桩异常情
况处理需要配臵一定数量的设备,如下表。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臵表
名称 型号 吨位/功率 装载机 汽车起重机 ZL-40 TL-250e 25t 7、大规模地面坍陷应急预案
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生大规模地面坍陷,立即按突发性事件上报程序上报公司领导。有人员伤亡时,拨打120急救。
当事故发生时,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险,并对机械设备进行撤离。 当事故发生在公路附近,如造成公路路面损坏,立即拨打110电话,并迅速设臵路障,引导交通,防止发生交通事故。
当事故发生在既有线附近,如造成路基沉降等事故,立即向工务段汇报,并迅速用钢筋搭在两根铁轨上,造成信号中断,防止发生行车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