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桩异常处理指导书

2025-10-21

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四标桥涵工程

编号: (ZYZDS-QH-2010-002)

钻孔桩异常处理 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 位: HFZQ-4 编 制: 葛世康 审 核: 林凡科 批 准: 付伟庆

2010年08月14日发布 2010年08月16日实施

钻孔桩异常处理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合福客运专线铁路安徽段四标岩溶地区钻孔桩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施工要求

3. 1钻孔灌注桩施工主要风险

(1)在钻进过程中临近既有芜铜铁路线时,钻孔桩机必须设臵地锚和缆风绳,进行抗倾覆受力检算,确保桩机不倾覆,不影响既有线的正常运营。

(2)根据桥址地质情况,溶洞发育最大达几十米,易产生卡钻、掉钻、埋钻、偏孔、漏浆、坍孔等事故,严重的可致孔口坍塌、地面下陷。

(3)砼灌注过程中,由于砼和易性较差、砼离析严重,或导管埋深过大、导管提空等,导致断桩。

(4)桥址水域环境下施工,泥浆指标下降,浮渣能力差,易造成钻孔进尺慢,甚至坍孔;岩溶地区砼灌注过程中,因砼柱压力大于水柱压力,可能造成孔壁坍塌,以致漏砼,严重的可能造成断桩。

(5)承压水对钻孔桩施工的影响。对于群桩基础,在施工后期,由于地基土在承压水的反复作用下不断弱化(含水量增加,强度降低)孔壁稳定性越来越

差,不但增加了施工难度,而且影响工期。严重的还可能因孔内外突发压力差使沙土液化穿孔而发生塌孔现象。 3.2 溶洞地区钻孔措施

施工前,根据设计资料进行现场地质资料核对,经过现场对地质情况的核对发现桥址区石灰岩广泛分布,石灰岩中岩溶发育,岩溶的表现形式有溶沟、溶槽、溶洞和溶蚀裂隙等。经过地质补勘统计,揭露溶洞的钻孔,溶洞规模大小不一,填充情况多数为流塑和软塑粘性土及基岩碎屑,表现形式为全填充、半填充或无填充。

3.2. 1一般溶洞、溶槽、裂隙及斜坡岩的施工处理方法

(1)钻孔顺序为先长桩后短桩,先施工多层溶洞的桩后施工少层溶洞的桩位,先施工大溶洞的桩后施工小溶洞的桩,间隔开孔。施工时每10台钻机配臵1台吊车和1台ZL-40装载机,以帮助处理险情、吊放钢筋笼及灌注C30水下混凝土。

(2)小溶洞的处理方法为回填片石或者碎石、粘土混合物。 (3)钻孔时刚进入溶洞时的施工方法

当发现钻进速度有显著变化、间或有漏浆等现象,则说明钻头已进入溶洞了。对应处理方法:此时应迅速提出钻头,抛入25~40㎝块径的片石,回填高度为1.5~2.5m。调整冲程到60cm,继续钻进,钻进10~15分钟后抛入膨润土造浆进行护壁,泥浆比重由1.2逐渐提高到1.4。经反复抛填冲击至溶洞顶板标高0.5m以下时,加大冲程至100cm继续钻孔。

(4)穿越溶洞的施工方法

溶洞内钻孔,当钻孔进度明显加快,又无偏孔现象时,表明钻头已钻入溶洞。进入溶洞1m以后,再次用长度与孔径成4倍关系的检孔器验孔,确认无孤石或台阶后,进行取碴,再根椐碴样判断洞内填充物的类别,然后调整钻机冲程和泥浆比重,继续钻孔。

a、填物为砂和砂加碎石时,对应处理方法:采用大比重泥浆护壁。按水泥:粘土=1:30的比例配臵泥浆,将其投入孔内,以1m冲程造孔。并可适当的加入纯碱,作用在于泥浆中加Na2CO3可促使粘土颗粒分散,胶体率提高,与水泥颗粒能形成很好的泥皮保护孔壁,且由于其比重大(可达到1.5),故浮渣作用明

显,能加快进度。

b、充填物为粘土或砂粘土时,对应处理方法:抛入块径为15㎝的小片石约高1m,用0.6m小冲程冲孔,泥浆比重1.45,冲孔时将片石挤入孔壁,形成约30㎝厚的护壁,以防止缩径。

c、半填充物或空洞,在堵漏和处理溶洞顶板孤石的过程中,必然要将空洞填塞一部分。如果空洞过大,人造孔壁不稳定会产生坍塌,因此,抛入成袋水泥和碎石粘土混合物(重量比为1:1),填高至洞口以上0.8~1.0m后再进行冲击。

(5)大规模溶洞、半充填溶洞或充填淤泥质土溶洞、串珠状溶洞处理方法为必须设臵钢护筒跟进,其长度视地层情况而定。采用了4m一节φ1.25m(1.45m、1.70m、2.2m)的钢护筒进行跟进。钢护筒穿过地表软弱层后埋入强风化层1.0m以上,然后再进行冲击钻孔。

(6)岩溶裂隙发育且地下水承压较小、流速较慢溶沟溶槽不大时采用预注浆的施工方法。

(7)处理漏浆的施工方法

当钻至接近溶洞或已发生漏浆、偏孔现象时,应改用小冲程(60cm),并抛入粘土加大泥浆比重。漏浆严重时,将备好的整袋黏土、整包的水泥与块径30cm左右的片石、4~10cm的碎石一起填入孔内,填高约1.0m,再缓缓放绳继续冲击,将碎石、粘土、水泥挤入溶洞内,漏浆止住后,抛填25~30cm块径的片石1.0m高,再进行冲击。

(8)处理斜岩及孤石的施工方法

斜岩及孤石此类情况纠偏比较困难。采用回填块径25~40cm的片石,填至高出斜岩或孤石0.5m,小比重泥浆,以大冲程钻孔,并用主绳控制钻头,使之不要过重地冲击孤石,当钻头冲击平稳并无弹跳状态时,可继续钻进,但速度要放缓,且每次都必须用检孔器检查孔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切不可盲目加大冲程。

经反复冲击仍无法纠正的偏孔,则进行灌注C30级水下砼,待达到70%强度后(4~5天)再钻孔。

3.2.2钻孔桩施工常见事故原因分析、处理及预防措施

(1)卡钻

原因分析:a、钻头磨损后经补焊变大;b、孔壁不光滑;c、孔壁边有溶洞溶槽。

处理措施:a、下小钻头冲击后,提钻头;b、水下爆破,松动锤头后提钻头。 预防措施:a、经常补焊钻头;b、小冲程钻进;c、钻孔时发现有溶洞,尽早填充碎石、粘土。d、经常观察钢丝绳,卡钻之前,钢丝绳提升会有异常。

(2)掉钻

原因分析:a、钢丝绳断丝;b、钻孔时,冲程过大,提升过快;c、卡钻时,过分强行提钻。

处理措施:a、打捞钩打捞;b、水下爆破,松动锤头后,打捞钩打捞。C、潜水员打捞。

预防措施:a、经常检查钢丝绳;b、分析地质,岩溶发育时小冲程慢打,孔壁护好后再加快;c、卡钻时不强行提钻。

(3)埋钻

原因分析:a、掉钻后发生坍孔;b、坍孔速度过快,不能及时提升钻头以至埋钻。

处理措施:a、正循环清孔,清出钻头后提钻或者打捞;b、不易浮渣时,采用空压机反循环排渣,清出钻头后提钻或打捞。

预防措施:a、注意观察,发生坍孔及时提钻,但要防止提钻过猛造成钢丝绳断裂。

(4)偏孔

原因分析:a、岩面不平整;b、钻头偏心。

处理措施:抛石或者浇筑砼,高出最高面0.5m,重新钻孔,反复处理。 预防措施:a、了解地质柱状图,观察钢丝绳,岩面有倾斜时,钢丝绳一般有异常;b、及时回填片石处理。

(5)漏浆

原因分析:a穿越溶洞;b、泥浆比重过小,或者地下水流速过快。 处理措施:回填片石、碎石和粘土混合物,加水泥等加大泥浆比重重新钻进,必要时可采用回填水下砼处理。


钻孔桩异常处理指导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Twyman-Green干涉实验 - 图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