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学生高中物理竞赛预赛试题分类汇编 力学(2)

2025-11-04

C三者的速度分别为vA、vB和vC,则有

vA?vB vB?vC (8) 在物块A、B发生碰撞的极短时间内,木板C对它们的摩擦力的冲量非常小,可忽略不计。故在碰撞过程中,A与B构成的系统的动量守恒,而木板C的速度保持不变.因为物块A、B间的碰撞是弹性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又因为质量相等,由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可以证明(证明从略),碰撞前后A、B交换速度,若碰撞刚结束时,A、B、

C三者的速度分别为vA?、vB?和vC?,则有

vA??vB vB??vA vC??vC

由(8)、(9)式可知,物块A与木板C速度相等,保持相对静止,而B相对于A、C向右运动,以后发生的过程相当于第1问中所进行的延续,由物块B替换A继续向右运动。

若物块B刚好与挡板P不发生碰撞,则物块B以速度vB?从板C板的中点运动到挡板

P所在处时,B与C的速度相等.因A与C的速度大小是相等的,故A、B、C三者的

速度相等,设此时三者的速度为v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v0?3mv2 (10)

A以初速度v0开始运动,接着与B发生完全弹性碰撞,碰撞后物块A相对木板C静

止,B到达P所在处这一整个过程中,先是A相对C运动的路程为L,接着是B相对C运动的路程为L,整个系统动能的改变,类似于上面第1问解答中(5)式的说法.等于系统内部相互问的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即

22 (3m)v2?mv0???mg?2L (11)

1212解(10)、(11)两式得

v0?6?gL (12) 即物块A的初速度v0?6?gL时,A与B碰撞,但B与P刚好不发生碰撞,若

v0?6?gL,就能使B与P发生碰撞,故A与B碰撞后,物块B与挡板P发生碰撞的条

件是

v0?6?gL (13)

3. 若物块A的初速度v0满足条件(13)式,则在A、B发生碰撞后,B将与挡板P

6

发生碰撞,设在碰撞前瞬间,A、B、C三者的速度分别为vA??、vB??和vC??,则有

vB???vA???vC?? (14)

B与P碰撞后的瞬间,A、B、C三者的速度分别为vA???、vB???和vC???,则仍类似于第2

问解答中(9)的道理,有

vB????vC?? vC????vB?? vA????vA?? (15) 由(14)、(15)式可知B与P刚碰撞后,物块A与B的速度相等,都小于木板C的速度,即

vC????vA????vB??? (16) 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木板C以较大的加速度向右做减速运动,而物块A和B以相同的较小的加速度向右做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aC?2?g aA?aB??g (17) 加速过程将持续到或者A和B与C的速度相同,三者以相同速度v0向右做匀速运动,或者木块A从木板C上掉了下来。因此物块B与A在木板C上不可能再发生碰撞。

4. 若A恰好没从木板C上掉下来,即A到达C的左端时的速度变为与C相同,这时三者的速度皆相同,以v3表示,由动量守恒有

3mv3?mv0 (18) 从A以初速度v0在木板C的左端开始运动,经过B与P相碰,直到A刚没从木板C的左端掉下来,这一整个过程中,系统内部先是A相对C的路程为L;接着B相对C运动的路程也是L;B与P碰后直到A刚没从木板C上掉下来,A与B相对C运动的路程也皆为L.整个系统动能的改变应等于内部相互间的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即

22 (3m)v3?mv0???mg?4L (19)

131212由(18)、(19)两式,得

v0?12?gL (20) 即当物块A的初速度v0?12?gL时,A刚好不会从木板C上掉下.若v0?12?gL,则A将从木板C上掉下,故A从C上掉下的条件是

v0?12?gL (21)

7

5. 若物块A的初速度v0满足条件(21)式,则A将从木板C上掉下来,设A刚要从木板C上掉下来时,A、B、C三者的速度分别为vA????、vB????和vC????,则有

vA?????vB?????vC???? (22) 这时(18)式应改写为

mv0?2mvA?????mvC???? (23) (19)式应改写为

2 (2m)vB????2?mvC????2?mv0???mg?4L (24)

121212当物块A从木板C上掉下来后,若物块B刚好不会从木板C上掉下,即当C的左端赶上

B时,B与C的速度相等.设此速度为v4,则对B、C这一系统来说,由动量守恒定律,

mvB?????mvC?????2mv4 (25) 在此过程中,对这一系统来说,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为??mgL,由动能定理可得

11?1?2??mvB????2?mvC????2????mgL (26) (2m)v422?2?由(23)、(24)、(25)、(26)式可得

v0?4?gL (27) 即当v0?4?gL时,物块B刚好不能从木板C上掉下。若,则B将从木板C上掉下,故物块B从木板C上掉下来的条件是

v0?4?gL (28)

第18届预赛题

1.(25分)如图预18-5所示,一质量为M、长为L带薄挡板P的木板,静止在水平的地面上,设木板与地面间的静摩擦系数与滑动摩擦系数相等,皆为?.质量为m的人从木板的一端由静止开始相对于地面匀加速地向前走向另一端,到达另一端时便骤然抓住挡板P而停在木板上.已知人与木板间的静摩擦系数足够大,人在木板上不滑动.问:在什么条件下,最后可使木板向前方移动的距离达到最大?其值等于多少?

8

参考解答

在人从木板的一端向另一端运动的过程中,先讨论木板发生向后运动的情形,以t表示人开始运动到刚抵达另一端尚未停下这段过程中所用的时间,设以x1表示木板向后移动的距离,如图预解18-5所示.以f表示人与木板间的静摩擦力,以F表示地面作用于木板的摩擦力,以a1和a2分别表示人和木板的加速度,则

f?m1 a (1) L?x1?a1t2 (2)

f?F?Ma2 (3)

121x1?a2t22(4)

解以上四式,得

t?2LMm (5)

Mf?m(f?F)对人和木板组成的系统,人在木板另一端骤然停下后,两者的总动量等于从开始到此时地面的摩擦力F的冲量,忽略人骤然停下那段极短的时间,则有

Ft?(M?m)v (6) 设人在木板另一端停下后两者一起向v为人在木板另一端刚停下时两者一起运动的速度.前移动的距离为x2,地面的滑动摩擦系数为?,则有

1(M?m)v2??(M?m)gx2 (7) 2木板向前移动的净距离为

X?x2?x1 (8) 由以上各式得

???1?F??LMmLm X??(f?F)??? ????g?M?m??(M?m)(f?F)?MF??Mf?m(f?F)?由此式可知,欲使木板向前移动的距离X为最大,应有

f?F (9)

9 2

即 f?Fmax??(M?m)g (10) 即木板向前移动的距离为最大的条件是:人作用于木板的静摩擦力等于地面作用于木板的滑动摩擦力.

移动的最大距离 Xmax?mL (11)

M?m由上可见,在设木板发生向后运动,即f?F的情况下,f?F时,X有极大值,也就是说,在时间0~t内,木板刚刚不动的条件下X有极大值.

再来讨论木板不动即f?F的情况,那时,因为f?F,所以人积累的动能和碰后的总动能都将变小,从而前进的距离x也变小,即小于上述的Xmax。 评分标准:本题25分

(1)、(2)、(3)、(4)式各1分;(6)式5分;(7)式2分;(8)式3分;(9)式2分;(10)式3分;(11)式5分;说明f?F时木板向前移动的距离小于f?F时的给1分。

2.(1 8分)在用铀 235作燃料的核反应堆中,铀 235核吸收一个动能约为0.025eV的热中子(慢中子)后,可发生裂变反应,放出能量和2~3个快中子,而快中子不利于铀235的裂变.为了能使裂变反应继续下去,需要将反应中放出的快中子减速。有一种减速的方法是使用石墨(碳12)作减速剂.设中子与碳原子的碰撞是对心弹性碰撞,问一个动能为E0?1.75MeV的快中子需要与静止的碳原子碰撞多少次,才能减速成为0.025eV的热中子? 参考解答

设中子和碳核的质量分别为m和M,碰撞前中子的速度为v0,碰撞后中子和碳核的速度分别为v和v?,因为碰撞是弹性碰撞,所以在碰撞前后,动量和机械能均守恒,又因

v0、v和v?沿同一直线,故有

mv0?mv?Mv? (1) 解上两式得

12121mv0?mv?Mv?2 (2) 222 10


全国中学生高中物理竞赛预赛试题分类汇编 力学(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大工《电工及电子技术》课程考试模拟试卷B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