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监理工作程序
补 充 不同意 分项工程开工申请 承包人 审批 监理工程师 1、测量放样 2、施工计划、施工工艺 3、工、机、料进场情况 4、填料试验和标准击实、最佳含水量、CBR值 5、原地面清理及填前压实忆签认 试验路确定: 填料质量及规格,机具组合 填土松铺厚度、控制含水量、压实度检验 填石松铺厚度、压实度检验 试验路合格,批准承包人正式开工 合格的试验路段作为一部份 1、填料质量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2、填料按规定频率做标准击实和最佳含水量试验 3、分层填筑、压实、每层平整、路拱合适、排水良好计 4、逐段逐层按规定频率检查松铺厚度、压实度 5、每填高1~2m检查路基尺寸 工返工 不合格 逐层逐段质量自检,并报验 承包人 逐段逐层检查、抽检、签认 现场监理 施工到路基顶面、并修整,系统自检后提出《中间交工证书》 承包人 审查《中间交工报告》并进行系统的检查验收和必要的测量抽检 监理工程师 签发《中间交工证书》 总监 1、汇总逐层逐段《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检查记录、测量、试验资料 2、对路基顶面各项目(弯沉、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平整度、横坡、边坡)进行检测
填方路基施工监理流程图
2、监理要点 土方路堤
(1)填方材料试验:在路堤填筑前,填方材料应每5000M3或在土质变化时取样,按JTJ051-93《公路土工试验规程》规定的方法进行颗粒分析、含水量、液限和塑限、有机质含量、承载比(CBR)试验和击实试验。 (2)现场压实试验:
承包人应在开工前28天前,对路基材料进行长度不小于100M(全幅路基)、填土高度
26
不小于0.5M的现场压实试验。
现场压实试验应进行到能有效地使该种填料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试验时应记录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材料的含水量等,试验结果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即可作该种填料施工时控制的依据。试验结束时,试验若达到土方路基压实质量检验标准,可作为路基的一部分,否则应予挖除,重新进行试验。
(3)填方路基施工前,原地面应进行清理和填前碾压。路基填土高度(不包括路面厚度)小于0.8M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度标准。对于路堤基底,应将原地面整平处理并在填筑前进行碾压,其压实度不小于85%。
(4)整个施工期间,应督促承包人保证施工场地排水畅通。
(5)土方路堤应分层填筑,用透水性不良土壤填筑路堤时,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之内。
(6)土方路堤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用机械压实时,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一般不应超过30cm。填筑到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8cm。 (7)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应宽于填层设计宽度,压实宽度不小得小于设计宽度,最后削坡后应保证设计宽度。
(8)填筑路堤应采用水平层填筑法施工,即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若干水平层逐层向上填筑。如地面不平,应由最低处分层填筑压实,每层压实度符合规定要求后,再填上一层。 (9)山坡路堤,地面坡度陡于1:5时,原地面应挖成宽度不小于1.0m的台阶,并用小型夯实。填筑应由最低一层台阶填起,并分层夯实,然后逐台向上填筑,分层夯实。所有台阶填完后,即可按一般填土进行。
(10)若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地段,应按1:1坡分层留台阶,若两个地段同时填筑,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
(11)不同性质的土应分别填筑,不得混填。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不宜小于0.5m。 (12)路基土的压实最佳含水量及最大于密度以及其他指标应在路基修建半个月前,在取土地点取具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击实试验确定。监理工程师除对承包人的击实试验全过程旁站外,还应进行复核(对比)试验。每一种土至少应取一组土样试验。施工中如发现土质有变化,应及时补做全部土工试验。
(13)土质路基的现场压实度试验方法可采用灌砂法、环刀法、蜡封法、灌水法(水袋法)或核子密度湿度仪(简称核子仪)法。采用核子仪法时,应先进行标定和对经试验。 (14)每一压实层均应检验压实度,合格后方可填筑其上层,否则应查明原因,采取取措施进行补压。检验频每2000平方米检验8点,不足200平方米时,至少应检验两点,所检查的每个点都必须符合压实度标准的规定。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增加检验点。
(15)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石土不论采用何种压实机械,均应在该种土的最佳含水量±2%以内压实。 (16)当需要对土采用人工加水时,达到压实最佳含水量所需要的加水量可按公式进行估算,需要加的水宜在取土的前一天浇洒在取土坑内的表面,使其均匀渗透入土中,也可将土运至路堤上用水车均匀、适量地浇洒在土中,并用拌和设备拌合均匀。 (17)各种压实机具碾压不同土类的适宜厚度和所需压实遍数与填土的实际含水量及所要求的压实度大小有关,应根据要求的压实度按照试验段的试验结果确定。
(18)用铲运机、推土机和自卸汽车推运土料填筑路堤时,应平整每层填土,且自中线向两边设置2%--4%的横向坡度,及时碾压,雨季施工时更应注意。
(19)压路机碾压前应对填土层的松铺层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查,符合要求
27
后方可进行碾压。每层施工完成,须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施工。 (20)土质路床顶面压实完成后应进行弯沉检验。检验汽车的轮重(或轴重)及弯沉允许值按照设计规定执行。检验频率应为每一幅双车道每50m四点,左右两轮隙下各一点。路床顶面检测弯沉值在考虑季节影响之后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提供的要求值为路基回弹模量时,则应采用设计规范规定的换算公式,计算设计要求的弯沉值L0。
(21)填筑筑堤时,路堤最后填筑标高应达到设计图上的预压填土高度,而侧坡余宽及边坡率亦应留有余地,使其压实度大于路堤设计宽度,并保证最后削坡后有效的断面尺寸和路基宽度。
(22)路基填筑过程中,应进行沉降和稳定观测,当接近或达到极限填土高度时,严格控制填土速率,以免由于加载过快而造成地基破坏。一般每填一层应进行一次监测。控制标准为: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不大于1.0cm,坡角水平们移速率每昼夜不大于0.4cm,其填筑速率应以水平位移控制为主,如超过此限立即停止填筑。
(23)加载或超载预压路堤的顶部应修整成具有2.5—4%的横坡,以保持预压期内 (24)超载预压到期后,卸除超载场,路堤应挖至路槽底(路面底面),并将路槽底以下的路堤表层15cm深度的土层压实,其压实度应大于95%
(25)修筑石方路堤应将石块逐层水平填筑,分层厚度不宜大于500mm,石块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厚度的2/3。大面向下,小面向上,摆放平稳,紧密靠拢,所以缝隙填以小石块或石屑。在路床顶面以下500mm的范围内应铺填有适当级配的砂石料,最大粒径不超过100mm。所有填石路堤材料应在料场进行破碎使填料颗粒符合要求。石料强度不应小于20Mpa。 (26)填石路堤应使用重型或振动压路机分层压实。压实过程中继续用小石块或石屑填缝,直到压实层顶面稳定、无下沉、石块紧密、表面平整无车辙为止。
(27)填石路堤施工中压实度由压实遍数控制。压实遍数由现场试验确定,并经监理工程师检验批准。
13.5路面工程监理工作程序及监理要点 13.5.1路面工程总监理程序 1、路面工程总监理程序图
28
监理程序 施工程序 审批原材料
审批混合料配合比 混合料配比设计及试验并报批 原材料的选择与报批 审查机械的配置报告 施工机械的配置报告 审批试验路开工报告 试验段开工报告
监督、检查、全过程旁站 试验段施工 审查试验段总结报告 审批开工报告 试验段完成经质量自检合格,编制试验段总报告 路面工程开工报告
路面工程施工全过程工序质量路面工程正式施工 检查认可 审查中间交工报告,进行系统检分项工程完成进行系统自检,合格后提出中 查验收 间交工报告
审查、签认《中间交工报填报《中间交工报告》
2、路面工程总监理程序要点 (1)审批原材料
①在材料订货前,承包人应进行自检试验,质量符合设计和技术规范要求,然后将试验结果连同厂家的产品合格证及样品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必要时监理人员进行现场调查了解,并对程种材料进行试验,合格者应予批准使用。
②在工程材料入场及施工过程中发生材料来源或规格变化时,必须对材料来源、材料质量、数量、供应计划、材料场堆放及储存条件等进行检查。 ③材料入场和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的质量检查应以同一料源、同一次购入并运至生产现场(或储入同一沥青罐、池)的相同的规格品种的集料、沥青为一“批”进行检查。应按规定的试样取样数量、频率和现行试验规程的规定进行抽样试验,其质量应符合规范。不合格的材料不准用于工程,并由承包人运出场外。 (2)审批混合料配合比
①在各项工程开工前合同规定或合理的时间内,承包人应用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原材料
29
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并完成试验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监理试验室进行复核(对比)试验,符合要求应予批准。
②对承包人的试验全过程应进行有效的现场监督检查。
③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详见各类路面的面层、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监理要求。 (3)审查施工机械的配置与调试
在试验路和各分项工程开工前,应对路面工程施工的主要机械设备的配置、完好率、功能、计量精度及与施工技术、进度计划的适应性进行审查,如不符合要求,应限期补足和更换调正,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使用。
(4)审查试验段开工报告及试验段铺筑施工监理
①高等级道路路面、缺乏施工经验或初次使用重大设备时,应铺筑试验段。当同一施工单位在材料、机械设备及施工方法与其他工程完全相同时,经主管部门批准,也可利用其他工程的结果,不再铺筑新的试验路段。
②试验段的长度应根据试验目的确定,宜为100—200m。试验段宜在直线段上铺筑,如在其它道路上铺筑时,路面结构等条件应相同。路面各层的试验可安排在不同的试验段。 ③在试验段开工前,承包人应提交开工报告,经监理工程师逐项审查,符合要求后批准实施。
开工报告应提出工程位置、试验计划、项目、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质量控制及测试、设备配置等。
④水泥混凝土路面试验板块的浇筑。 对施工难度较大,缺乏施工经验的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宜事先浇筑一块或几块试验板块。根据试验目的,从中总结经验,采集施工数据,规范施工操作,核查机具、人员的组织安排情况,为正式开工做好准备。
⑤无结合料基层通过试验段铺筑,应确定如下各项内容: A、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例; B、材料的松铺系数; C、确定集料数量的控制;
D、确定集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
E、确定合适的拌和机械、拌和方法、拌和深度和拌和遍数; F、确定集料含水量的增加和控制方法; G、确定整平和整型的合适机具和方法;
H、确定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 I、 确定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
J、 确定密实度的检查方法,初定每一作业段的最小检查数量; K、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厚度; L、 确定每一作业铺筑的合适厚度; ⑥铺筑水泥稳定基层试验段的施工方法。
对于水泥稳定土基层,包括严密组织拌和、洒水、整型、碾压等工序,缩短延迟时
间;规定允许的延迟时间。 ⑦试验段施工全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对各种原料,混合料的配合比、拌制运输、摊铺、压实、接缝等施工工艺、施工组织、机械配置及质量控制系统、记录等各方面进行现场有效的监督检查,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5)审查试验段总结报告
试验段铺筑结束后,承包人经自检合格,提出试验总结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并经验收工程质量全部合格,以指导正式施工。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