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机械装配技术”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编号:Z-058 赛项名称:机械装配技术 英语翻译:Mechanical assembly technology 赛项组别:中职组 赛项归属产业:加工制造类 二、竞赛目的
以机电设备装配与调试技术为背景,融入具有时代背景的新技能、新技术、新的生产理念,通过竞赛,展示参赛学生熟练的机械装配技能以及参赛队良好的精神面貌,检阅参赛队组织管理、团队协作、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工作效率、质量与成本控制、安全及文明生产等职业素养;展示职业教育改进与改革的最新成果,加快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步伐,引导职业教育关注在“机械装配技术”方面的发展趋势及新技术应用,为行业、企业培养急需的设备安装、调试、维修技术方面的高技能人才。
三、竞赛内容与时间 (一) 竞赛内容
任务一 电磁离合器的装配与精度检测(12%)
根据技术标准,按工艺要求,调整轴承座的高度和位臵,保证电磁离合器的同轴度,调节离合器的间隙,以保证分度精度和离合器的同轴度要求等,并填写检测过程和结果表格。
任务二 分度机构的装配与控制(18%)
根据分度技术要求和精度要求,完成凸轮的修配使得与电磁离合器的动作配合达到要求,以保证分度精度;并完成分度机构及分度盘上夹具的装配,及分度盘端面与底板的垂直度等要求。
1
任务三 自动进给钻床机构的装配(15%)
根据要求,结合相关技术标准,确定合适的装配工艺和装配方法完成进给机构的装配,保证钻孔时运动直线度及与分度盘端面的垂直度要求,并写出槽形凸轮、燕尾导轨等的装配工艺。
任务四 自动打标机构的装配(10%)
根据图样,按工艺要求,结合相关技术标准,完成打标机构的装配,保证冲头的极限位臵、完成圆柱滚子离合器与曲轴的装配与调整,实现预定功能。
任务五 机械设备故障维修(15%)
根据故障现象确定故障点,分析故障原因、编写维修工艺,并对故障点进行维修,排除机械故障。
任务六 机械设备的整机调试(15%)
按照机械设备的功能要求,通过联轴器、万向节、齿轮齿条的传动零件或部件,将各部件按技术要求进行连接,调节检测机械部件之间的配合精度,以保证整个运动精度和位臵精度。
任务七 机械设备的运行、加工及保养(10%)
调试运行机械设备,达到预定的工作要求和技术要求,并进行机械设备的试加工,加工过程需完成一个加工周期,保证加工出产品的精度要求,并按要求完成机械设备的保养。
任务八 职业素养(5%) 职业素养考核以下方面: (1)设备操作的规范性;
(2)原材料利用、生产效率及设备装配过程中的材料消耗; (3)工具、量具的使用; (4)现场的安全、文明生产; (5)废弃物的处理是否符合环保要求;
(6)完成任务的计划性、条理性,以及遇到问题时的应对状况等。
2
(二)竞赛时间与比赛日程 1.竞赛时间
各竞赛队在规定的时间内(持续不断的4小时),独立完成“竞赛内容”规定的竞赛任务 。
2.比赛日程
具体的竞赛日期,由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执委会及赛区执委会统一规定,以下所列为竞赛期间的日程安排。
日 期 第一天 时 间 11:00-12:00 16:00—17:00 15:00-17:00 7:00—7:30 第二天 7:30—11:30 13:30—14:00 14:00—18:30 第三天 13:30—15:00 内 容 场次抽签、赛前说明会 召开领队会 裁判会议 第一场选手候赛 第一场正式比赛 第二场选手候赛 第二场正式比赛 闭赛式 报告厅 赛场 赛场、多功能厅 地点 四、竞赛方式
(一)竟赛以个人赛方式进行。
(二)竞赛队伍组成:以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和新疆建设兵团为单位组队参赛,每支参赛队由4名比赛选手组成(每个学校限报2参赛选手),每名参赛选手可配备1名指导教师。
(三)组织机构: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与执委会的指导下,在赛区组委会与执委会的领导下,由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牵头成立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机械装配技术技能大赛执委会,下设本赛项专家组、裁判组、仲裁组等工作机构。
(四)竞赛需采取多场次进行,由赛项执委会按照竞赛日程表组织各领队参加公开抽签,确定各队参赛场次。参赛队按照抽签确定的参赛时段分批次进入比赛场地参赛。东道主队安排在首场比赛。
(五)赛场的赛位统一编制赛位号,参赛队比赛前30分钟到赛项指定地点接受检录,进场前15分钟抽签决定赛位号,抽签结束后,随即按照抽取的赛位号进场,然后在对应的赛位上完成竞赛规定的工作任务。赛位号由参赛选手抽
3
取,抽取赛位号的步聚:
1.抽签由赛场工作人员主持;
2.参赛选手随机抽取赛位号,并在赛位记录单上签名确认;
3.赛位号不对外公布,抽签结果由赛项办公室密封后统一保管,在评分结束后开封统计成绩。
(六)竞赛平台由大赛办公室组织专家评选确定。
(七)2014年,不邀请国际团队参赛,欢迎国际团队到场观赛。 五、竞赛试题
(一)采取提前公开竞赛内容的方式进行比赛,在赛前1个月大赛指定网站上公布样题,题型、结构、评分标准等内容与正式赛题相同。
(二)在赛前2周举行赛前说明会,对竞赛题型、结构、考点、评分、注意事项等进行说明和答疑。
(三)备有10套以上竞赛用赛题,每场次竞赛任务书由赛场执委指定专职人员现场随机抽取。
(四)比赛时使用正式竞赛试题。 六、竞赛规则
(一)报名资格及参赛队伍要求
1.参赛队及参赛选手资格:参赛选手须为2014年度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籍学生,性别不限,年龄不超过21周岁(当年),即参赛当年7月1日前不满22周岁。五年制高职学生报名参赛的,只接受一至三年级(含三年级)学生参加比赛,
2.凡在往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的选手,不再参加同一项目同一组别的赛项。
3.组队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组队参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可以组队参赛。
4.参赛队名额确定:以省级及计划单列市政区划分,各地区参赛队数量原则上不超过4支。鼓励各省组织省赛,组织有相应项目省级选拔赛的省份,经大赛执行委员会审查备案,可增加1个参赛名额。
5.人员变更: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报名获得确认后不得随意更换。如备赛
4
过程中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因故无法参赛,须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于相应赛项开赛10个工作日之前出具书面说明,经大赛执委会办公室核实后予以更换;团体赛选手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比赛时,则视为自动放弃竞赛。
6.参赛队选手在报名获得确认后,原则上不再更换,如筹备过程中,选手因故不能参赛,所在省教育主管部门需出具书面说明并按相关参赛选手资格补充人员并接受审核;竞赛开始后,参赛队不得更换参赛选手,否则视为自动放弃竞赛。
7.各省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参赛学生的资格审查工作,并保存相关证明材料的复印件,以备查阅。
(二)熟悉场地
1.执委会安排开赛式结束后各参赛队统一有序的熟悉场地,熟悉场进时限定在观摩区活动,不允许进入比赛区。
2.熟悉场地时严禁与现场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不发表没有根据以及有损大赛整体形象的言论。
3.熟悉场地严格遵守大赛各种制度,严禁拥挤,喧哗,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三)文明参赛要求
1.各参赛队根据本队抽签结果,竞赛前30分钟按照比赛时段经检录后进入竞赛赛位,竞赛开始前15分钟,拆封竞赛任务书,讲解考试注意事项,以场地计时器为准计时进行竞赛。
2.裁判长发布比赛开始指令后正式比赛,合理利用现场提供的所有条件,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高效、优质地完成比赛任务。
3.竞赛过程中,食品和饮用水统一由赛场提供,选手休息、饮食或如厕不另行安排时间。
4.竞赛期间不允许参赛选手中途退场,不准携带手机、无线上网卡、移动存储设备、资料等与竞赛无关的物品进入赛场比赛。
5.比赛过程中,选手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以确保参赛人身及设备安全。选手因个人误操作造成人身安全事故和设备故障时,裁判长有权中止该队比赛;如非选手个人因素出现设备故障而无法比赛,由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
6.参赛队若提前结束比赛,应向裁判员举手示意,比赛终止时间由裁判员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