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正比例与反比例》单元教案(4)

2025-07-18

(3)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4)一个数和它的倒数。 (5)x∶y=6,x和y。

2.运一批货物,原计划每天运50吨,30天运完。实际每天运60吨,25天运完。 (1)原计划时间与实际时间的比为( )。 (2)原计划效率与实际效率的比为( )。 (3)当货物总量一定时,( )和( )成反比例。

(考查知识点:反比例关系的意义;能力要求:能依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B 类

某车间有男工25人,女工20人。如果男工增加15人,要想使男、女工人数的比不发生变化,女工应该增加多少人?

(考查知识点: 成反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能力要求:能运用反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 类:

1.(1)正比例 (2)不成比例 (3)反比例 (4)反比例 (5)正比例 2.(1)6∶5 (2)5∶6 (3)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B类: 增加12人 教材第47页“练一练”

1.(1)8 6 4 3 (2)平均每天看的页数增加所需天数反而减少,总页数不变。 (3)成反比例,平均每天看的页数与看完全书所需天数的乘积一定。

2.60 40 30 (1)总字数不变 (2)成反比例 (3)30×80÷24=100(个)

3.理由略 (1)成反比例 (2)不成反比例 (3)成反比例 (4)不成反比例 4.我国煤炭年均开采量与可开采年数之间成反比例,因为它们的乘积一定。 5.(1)小齿轮快 小齿轮转的圈数多 (2)反比例 (3)40×90÷24=150(圈)

练习四。(教材第49~50页)

1.通过练习,加深对正比例、反比例含义的理解,能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反比例,能运用正、反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正、反比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点: 理解正、反比例的含义。

难点:运用正、反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实物投影。

师:说说成正、反比例的量的特征。

生1: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那么这两种量就叫作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作正比例关系,关系式可表示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k(一定)。

生2: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的积一定,那么这两种量就叫作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作成反比例关系,关系式可表示为xy=k(一定)。

1.判断下面的两个量,哪些成正比例,哪些成反比例,哪些既不成正比例又不成反比例? (1)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

(2)小丽步行上学的平均速度与所花时间。

(3)每年体检,你们班视力正常的人数与患近视的人数。 同桌交流,说说理由,然后指名回答。

2.彩带每米售价2元,购买2米、3米……分别需要多少元? (1)填一填。

长度/米 应付的钱数/元 0 0 1 2 2 3 4 5 … … (2)把上表中长度和应付的钱数所对应的点描在下面的方格纸上,再顺次连接。

(3)估计一下,买6.5米彩带大约要花多少元。

(4)小明买的彩带长度是小力的3倍,他花的钱是小力的几倍? 同桌交流,说说理由,然后指名回答。

3.给一间教室铺地砖,每块地砖的面积与所需数量如下。

每块地砖的面积/平方米 所需地砖的数量/块 0.2 600 0.3 400 0.4 300 0.5 0.6 … … (1)每块地砖的面积和所需地砖的数量有什么关系?

(2)如果每块地砖的面积是0.5平方米,铺这一地面需要多少块地砖? (3)铺这一地面用了500块地砖,所用的地砖每块面积是多大? 同桌交流,说说理由,然后指名回答。

师: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生1:加深了对正、反比例含义的认识,能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反比例。 生2:运用正、反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练 习 四

正比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k(一定)

反比例:xy=k(一定)

悟,应当是一个过程,我国传统文化中是很讲究“悟”的。如果我们的数学教学能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自己领悟,那么学生的数学学习将充满生机,学生对学习数学将心怀向往。

在设计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了一些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设计了一些趣味题型,让学生在一种愉悦欢畅的氛围中展开复习。同时,我还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探索的空间,尽可能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

A 类

1.填空。

(1)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成( )比例。 (2)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成( )比例。 (3)圆的周长和直径成( )比例。 (4)年龄与身高( )比例。

(5)食堂买回150吨煤,已烧的煤的质量与剩下的煤的质量( )比例。 2.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反比例。 ( )

(2)分子一定,分母和分数值成反比例。 ( )

(3)正方体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和高不成比例。 ( ) (4)正方体的表面积与它的一个面的面积成正比例。

( )

(考查知识点:对正、反比例含义的理解;能力要求:能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反比例)

B 类

把一段木料锯成4段要用24分钟。照这个速度,如果将这根木料锯成7段,要用多长时间?

(考查知识点: 运用正、反比例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要求:会运用正、反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 类:

1.(1)正 (2)反 (3)正 (4)不成 (5)不成 2.(1)", (2)", (3)? (4)", B类: 48分钟 教材第49页“练习四”

1.(1)4 6 8 10 12 (2)成正比例,因为应付金额与彩带的长度的比值是2(一定)。 (3)略 (4)6.5×2=13(元) (5)3倍

2.(1)成正比例 (2)成反比例 (3)既不成正比例,也不成反比例。 3.(1)成反比例 (2)0.2×600÷0.5=240(块) (3)0.2×600÷500=0.24(平方米)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正比例与反比例》单元教案(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4年谷里镇社区建设工作总结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