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2011届高考适应性考试(零诊)
文科综合能力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
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如果图示范围在图上的面积约8平方厘米,而其代表的实地面积约为20000平方米。据此完成1—3题。 1.这幅图的比例尺最接近的是 ( ) A.1:5000 B.1:1000 C.1:2500 D.1:50000 2.图中悬崖的相对高度是 ( ) A.100—200米 B.200—400米 C.300—400米 D.100—300米 3.河流上游的剖面图可能是 ( )
下图中甲、乙分别是M、N两条河流上的水文观测站。据图中信息完成4—6题。 4 .观测发现M、N两河的径流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陆沿岸有寒暖流交汇,有著名渔场分布 B.防洪任务最重的月份是7月
C.甲乙两地自然植被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变化 D.大陆西岸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5.乙站的月平均流量显著大于甲站,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 A.旱季较不明显 B.河流流量变化较小 C.上游修建水库 D.观测站上游流域面积较大和支流较多 6.甲乙两河流域园艺业水平高,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 ( ) A.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B.夏季光照充足 C.西部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D.以园艺业产品为原料的酿造业发达 下面为“不同纬度一年中昼长变化拆线图”,a、b、c为三个不同纬度上所做出的折线,①②③④为一年内特殊的节气,读图判断7—8题。 7.在a纬度附近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 ) A.一年中有大半年为极昼
B.每天夜晚均能用北极星确定方位 C.经常可以看到极光 D.终年高温多雨
8.若b地在北半球,则在③日期前后 ( ) A.北京地区易出现沙尘暴天气 B.长江流域出现伏旱
C.黄河和叶尼塞河同时出现凌汛 D.此日过后天津的昼小于夜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区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板块挤压地壳上升 B.气候变暖 C.植被遭破坏 D.围湖造田
10.该地区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 ①土壤次生盐碱化加重 ②水土流失加剧 ③土地沙漠化范围扩大 ④洪涝灾害增多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1.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 )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地理要素的独立性 12.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对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作用的有 ( ) ①严刑,则民亲法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兼相爱,交相利 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3.《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
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是指 ( ) A.周天子实行分封制 B.秦始皇设立郡县制 C.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制 D.汉武帝设立刺史制 14.西汉时期,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 ( ) A.印度半岛南端 B.波斯湾 C.非洲东海岸 D.红海沿岸 15.从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来看,促进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推动力是 A.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 B.封建政治中心南移 C.北方农民大量南迁 D.南方自然环境优越 16.唐朝以后历代货币都以它作为范式的是 ( )
17.今天的高考制度借鉴了古代科举制中的 ①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②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
( )
③采用密封阅卷的方式 ④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新航路开辟前、人们所知道的世界,或者是地中海周围,或者是亚欧大陆及北非等,总之,不出世界
某一局部。造成上述对世界认识局限的原因是 ( ) A.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的差异 B.世界各地区处于隔绝闭塞状态 C.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D.世界各地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
19.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工业革命》一课之后,有四人分别出了历史小论文,他们立论
的题目是 甲:《工业革命是从蒸汽机的投入使用开始的》 乙:《美国人在交通运输领域率先取得新突破》 丙:《工业革命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革》 丁:《工业革命使欧美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其中,符合史实的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0.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是 ( ) A.民族危机的加深 B.天皇专制的建立 C.西方思想的传入 D.倒幕运动的成功 21.俄国(苏联)1913—1926年工业生产情况表
年份 项目 工业总产量指数 工业产量比重 生产资料生产 消费资料生产 100 40.7% 59.3% 19.5 43.7% 56.3% 39.1 48.1% 51..9% 75.5 43.4% 56.6% 108.1 43.9% 56.1%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1926年 下列对表中信息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社会主义工业化期间成就显著 B.1926年的工业生产超过1913年的水平 C.轻重工业发展相对均衡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22.“二战”后印度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特别突出的是 ( ) A.建立了齐全的工业体系 B.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
C.科学技术方面成就显著 D.成为了石油生产大国 23.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主要的不同点是 ( ) A.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B.造成了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C.加强了世界各地经济联系 D.加大了国家间的经济差距 24.进入2010年以来,我国部分农产品如大蒜、绿豆等农产品价格过快上涨。面对价格飞涨的这些农产品,
消费者对其需求量将 。 A.急剧减少 B.略有减少 C.保持不变 D.明显增加
25.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电力、电信、金融等垄断行业平均职工工资是非垄断行业职工
工资的2—3倍,加上福利差异,实际差异在5—10倍之间。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 )
A.调整收入分配,提高垄断行业利润上缴国家比例 B.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C.发挥财政、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D.破除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26.南充市某企业2009年生产总值1000万元,生产成本600万元。假定该企业2010年生产成本不变,经
济效益提高20%,则该企业2010年利润比2009年 ( ) A.增加20% B.增加33.3% C.增加40% D.增加50%
27.2010年1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
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国家促进信息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 ) A.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 B.创新产业形态,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C.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D.拉动国内消费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8.某餐馆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5%。小明和爸爸去该餐饮吃饭共消费300元,在结账索要发票时被告知,
如果不要发票,可以获得一瓶价值6元的饮料,小明和爸爸表示接受。上述做法 ( ) ①使餐馆少缴纳9元税款 ②使餐馆多获得9元收益 ③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④不利于刺激消费需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