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桥加固方案
1.1 桥梁概况
陇西东铺渭河大桥位于(定天公路)K93+610.83处。该桥于1967年5月开工建设,1968年11月底建成通车,已运营四十余年,原桥在施工之初设计荷载为汽-13,验算荷载为拖-60。结构形式为6-16.8+7-16.32m工形组合梁桥。桥面净宽为7+2×0.25m
。按公路自然区划分,本区属陇西黄土高原中部,地表被深厚的黄土层所覆盖,植被稀少雨水流失严重,为典型的黄土梁沟与河谷地貌。路线处于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阴湿寒冷,年平均气温为7.7℃,年极端最高温度35.9℃,年极端最低温度-23.4℃,最大冻土深度98CM,年平均降雨量475mm,年平均蒸发量为在地震烈度区中属于Ⅷ度区。
1.2 加固修建该桥的原因:
a、车流量增加,单车重量不断加大,汽车荷载等级提高。
b、 所有伸缩缝及桥面连续均未安装,致使部分桥面受损;原有钢支座锈蚀严重,造成梁端混凝土受水侵蚀剥落,钢筋外露锈蚀。
c、桥面损坏严重纵向线形及横坡与原设计有一定的偏差。 d、经过检测验算,主梁应变、挠度均不满足车辆行驶要求。 2 主要加固工艺内容
2.1扩大基础围裙:1967年该桥修建时,利用旧桥桥墩基础三座,桥台基础一座,作为现有桥梁6、8、10、12号墩基础,4座基础均为明挖扩大基础,对这四个桥墩基础进行扩大基础围裙施工,以防止基础受冲刷。
6
2.2墩柱套箍:原桥墩柱直径均为100cm,加固后对该桥主河道内的6﹟、7﹟、8﹟、9﹟、10﹟、11﹟、12﹟等七个墩柱进行套箍加粗,增大直径至120cm
。
2.3更换部分主梁及微弯板:对于部分锈蚀严重、露筋、破损的17片旧工字梁进行更换,并对应更换主梁两侧的微弯板。
2.4粘贴碳纤维布:对于不更换的旧梁,采用粘贴碳纤维布提高其承载能力。
2.5 抗震挡块:当初修建时桥墩盖梁、台帽顶均未设置抗震挡块,现在每个墩台设置抗震挡块。
2.6 桥面连续及伸缩缝:原桥未设置桥面连续及伸缩缝,通过加固对该桥0﹟、3﹟、6﹟、9﹟、13﹟等五个墩台设置GQF-MZL40型伸缩缝,其它墩台设置桥面连续。
2.7 现浇横隔板:原桥工形梁之间未设横向连接,加固后每跨设四道横隔板将工字梁横向连接。
2.8桥梁顶升更换支座:原桥支座为钢支座,加固时将旧梁顶升,割掉钢支座,更换成橡胶支座。
2.9 预制更换悬臂板:拆除旧桥悬臂板,重新预制悬臂板并进行安装。 2.10现浇防撞护栏:拆除旧桥栏杆,现浇防撞护栏并安装托架及钢管扶手。
2.11现浇桥面铺装:拆除旧桥桥面,重新布设钢筋网现浇桥面铺装。 2.12裂缝处理:对于部分只存在轻微裂缝的工字梁,用环氧树脂浆液
7
进行灌缝处理。
主要工程数量
(1)拆除C25: 400.63立方米 (2)墩台基础C20:438.2立方米 (3)预制、现浇C25:258.506立方米 (4)预制安装防撞墙C30:153.01立方米 (5)预制C30工字梁:51.12立方米 (6)防护工程:145.92立方米 3 施工前的必要试验及技术准备工作
3.1 旧桥加固完善工程,对新技术新材料的采用比较多,技术含量较高,为在大桥施工中取得可靠数据,以便正确指导施工,所以在项目开展之前有必要进行部分新工艺的试验工作,如:旧桥加固中采用环氧树脂粘贴钢板等。
3.2 工程开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a 成立项目专家组
b编制实施性的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c对主要施工项目编制施工实施细则及操作规程
d组织专家评审会,对主要施工方案和工艺进行分阶段评审。 4 主要加固工艺的施工方法
8
4.1扩大基础围裙
在做扩大基础围裙时,首先对各种原材料进行试验,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进场,其次对基础围裙进行准确的放样,在开挖前先将围堰做好以防止基坑受冲刷,并对结构物的现场地形及基础位置的平面标高进行校核,并制定可行性的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在开挖时,按照1:1.5的坡比进行下挖,基坑开挖好后,对基底及坡面进行夯实,开挖好经检测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砼浇筑作业,砼的浇筑作业按常规方法进行,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砼拌合时严格按照砼的配合比进行配料,采用1.5t自卸车运输,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砼混合料分层进行浇筑,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要仔细,以免漏振。振捣密实的标志是砼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平坦。
4.2墩柱套箍
墩柱套箍的施工是个难点,由于原桥墩柱直径均为100cm,现在要求加固成120cm
,并且要布设钢筋,主筋直径为22mm,这样必须采用小碎石混凝土进行浇注,并安装附着式振捣器配合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在布设钢筋笼时,首先在原墩柱上进行植筋与新钢筋笼进行焊接,植筋时先进行放样,然后进行钻孔,钻孔深度满足设计或植筋要求,深度达到后,用吹风机进行清孔,必要时进行清洗,待晾干后注入植筋胶,注入量要根据孔径及孔深进行计算,然后嵌入钢筋,直至植筋胶溢出孔口为止则孔内胶饱满。
4.3更换部分主梁及微弯板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工字梁预制采用定做特
9
制钢模板,模板结构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模板的安装,保证做到模板中所有接缝都按一致的形式位于同一水平或垂直平面上,接缝严密、平整、不漏浆。保证了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洁度。模板松动和拆卸时不对混凝土造成破坏。模板的固定装置或支撑设施除拉杆以外不留在完成的混凝土中,重复使用的模板及时进行校正、修复,不能修复校正的及时更换,使模板始终保护良好的形状、强度和刚度,表面平整光滑。
模板安装在钢筋骨架检验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批准后进行。安装模板做到接缝平稳牢靠、固定紧密,符合构造物各部几何尺寸要求,位置准确。安装完毕后,质量检测人员进行结构尺寸检查、预埋件及位置复核,并对模板稳定程度进行检查。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安装人员坚守现场,对随时出现的松动、变形进行加固、校正。工字梁的安装在达到一定的龄期形成强度后,用平板车运送,25T以上吊车吊装,吊装前先对支座面进行找平,并核准高程,一切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安装。
微弯板的预制,底膜采用现浇混凝土底膜,浇注时让钢筋网自由下垂,侧膜安装及混凝土的浇注同上。安装采用平板车运送,8T以上吊车进行安装,安装时要使外露钢筋与工字梁外露钢筋焊接,并进行浇注混凝土。
4.4粘贴碳纤维布
施工前对粘贴部位混凝土的表面含水率及所处环境温度进行查验。若混凝土表层含水率>4%或环境温度<5℃,则采取措施,在达到要求后再进行施工。施工前应按设计图纸,在加固部位放线定位。具体施工顺序为:
4.4.1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