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A目检检验标准与规范(3)

2025-07-10

拒收状况(Reject Condition) h<1/2T 7.12 J型接脚零件之焊点最大量工艺水平点

A B 1.焊锡带存在于引线的三侧以下(MI)。 2.焊锡带涵盖引线弯曲处两侧的50%以下(h<1/2T)(MI)。 3. 以上缺陷任何一个都不能接收。 理想状况(Target Condition) 1.凹面焊锡带存在于引线的四侧。 2.焊锡带延伸到引线弯曲处两侧的顶部(A,B)。 3.引线的轮廓清楚可见。 4.所有的锡点表面皆吃锡良好。 允收状况(Accept Condition) 1.凹面焊锡带延伸到引线弯曲处的上方,但在组件本体的下方; 2.引线顶部的轮廓清楚可见。 拒收状况(Reject Condition) 1.焊锡带接触到组件本体(MI); 2.引线顶部的轮廓不清楚(MI); 3.锡突出焊垫边(MI); 4.以上缺陷任何一个都不能接收。 7.13芯片状(Chip)零件之最小焊点(三面或五面焊点) 理想状况(Target Condition) 1.焊锡带是凹面并且从芯片端电极底 部延伸到顶部的2/3H以上; 2.锡皆良好地附着于所有可焊接面。 H 允收状况(Accept Condition)

1.焊锡带延伸到芯片端电极高度的25% Y≧1/4 H 以上。(Y≧1/4H) 2.焊锡带从芯片外端向外延伸到焊垫 的距离为芯片高度的25%以上。 X≧1/4 H (X≧1/4H) 拒收状况(Reject Condition) 1.焊锡带延伸到芯片端电极高度的25% Y<1/4 H 以下(MI)。 (Y<1/4H) 2.焊锡带从芯片外端向外延伸到焊垫 端的距离为芯片高度的25%以下

(MI)。 (X<1/4H) X<1/4 H 3.以上缺陷任何一个都不能接收 。

7.14芯片状(Chip)零件之最大焊点(三面或五面焊点) 理想状况(Target Condition) 1.焊锡带是凹面并且从芯片端电极底 部延伸到顶部的2/3H以上。 2.锡皆良好地附着于所有可焊接面。 H 7.15焊锡性问题 (锡珠、锡渣) 不易被剥除者L≦ 10mil 可被剥除者D≦ 5mil 允收状况(Accept Condition) 1.焊锡带稍呈凹面并且从芯片端电极底部延伸到顶部; 2.锡未延伸到芯片端电极顶部的上方; 3.锡未延伸出焊垫端; 4.可看出芯片顶部的轮廓。 拒收状况(Reject Condition) 1.锡已超越到芯片顶部的上方(MI); 2.锡延伸出焊垫端(MI); 3.看不到芯片顶部的轮廓(MI); 4.以上缺陷任何一个都不能接收。 理想状况(Target Condition) 无任何锡珠、锡渣残留于PCB 允收状况(Accept Condition) 1.锡珠、锡渣可被剥除者,直径D或长度L≦5mil。 (D,L≦5mil) 2.不易被剥除者,直径D或长度 L ≦10mil。 (D,L≦10mil) 不易被剥除者L> 10mil 可被剥除者D> 5mil 7.16卧式零件组装之方向与极性 拒收状况(Reject Condition) 1.锡珠、锡渣可被剥除者,直径D或长度L>5mil(MI)。 (D,L>5mil) 2.不易被剥除者,直径D或长度 L>10mil(MI)。 (D,L>10mil) 3.以上缺陷任何一个都不能接收。 + R1 D2 + R1 D2 + R2 D2 Q1 QQ理想状况(Target Condition) C1 1.零件正确组装于两锡垫中央; 2.零件之文字印刷标示可辨识; 3.非极性零件文字印刷的辨识排 列方向统一。(由左至右,或 由上至下) R2 允收状况(Accept Condition) C1 1.极性零件与多脚零件组装正确。 2.组装后,能辨识出零件之极性符号。 3.所有零件按规格标准组装于正确位置。 4.非极性零件组装位置正确,但文字印刷的辨示排列方向未统一(R1,R2)。 R2 拒收状况(Reject Condition) C1 1.使用错误零件规格(错件)(MA)。 2.零件插错孔(MA)。 3.极性零件组装极性错误(MA)(极反)。 4.多脚零件组装错误位置(MA)。 5.零件缺组装(MA)。(缺件) 6.以上缺陷任何一个都不能接收。 7.17立式零件组装之方向与极性

J233 ● +

拒收状况(Reject Condition) 1.极性零件组装极性错误(MA)。 1000 10μ 1000μF 6.3F 16 理想状况(Target Condition) 1. 无极性零件之文字标示辨识由上至下。 2. 极性文字标示清晰。 ● 332J + + 10μ 1000μF 6.3F 16 允收状况(Accept Condition) 1.极性零件组装于正确位置。 2.可辨识出文字标示与极性。 ● 332J + + (极性反) 2.无法辨识零件文字标示(MA)。 3.以上缺陷任何一个都不能接收。 μF 6.3F + +


PCBA目检检验标准与规范(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交接试验作业指导书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