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猪成熟红细胞中缺少细胞器和细胞核,提纯时杂蛋白较少 C.血红蛋白的颜色可用于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的监测
D.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中,血红蛋白比分子量较小的杂蛋白移动慢 【答案】D
【解析】D项考查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的通过凝胶色谱柱的速度越快,故D错误。A正确,洗涤的目的是去除杂蛋白以利于后续步骤的分离纯化,加入的是生理盐水,缓慢搅拌10min,低速短时间离心,重复洗涤三次,直至上清液不再呈现黄色,表明红细胞已洗涤干净。B正确,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与众多的细胞器,提纯时杂蛋白较少。C正确,血红蛋白是有色蛋白,因此在凝胶色谱分离时可以通过观察颜色来判断什么时候应该收集洗脱液(如果操作都正确,能清楚的看到血红蛋白的红色区带均匀、狭窄、平整,随着洗脱液缓慢流出)。这使得血红蛋白的分离过程非常直观,简化了操作。 5. 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 B. 病原微生物侵袭,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C. 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只有T 细胞产生记忆细胞 D. 如果神经中枢受损,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 【答案】B
【解析】机体依赖神经-体液-免疫系统共同调节内环境的稳态,所以A错;在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中,B淋巴细胞也可以产生记忆细胞,所以C错;神经中枢受损,不会导致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
5.图2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 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答案】A
【解析】犹豫鲈鱼以鱼a、鱼b为食,鲈鱼产量增加,但鱼a、鱼b为两种土著鱼减少,根据能量传递逐级递减,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故A正确;土著鱼在与鲈鱼是捕食关系,不是竞争,故B错误;根据营养关系,浮游动物总量应该是先增加,而后减少,故C正确;根据营养关系,浮游植物总量应该先减少后增加,故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综合考查了事物群落的营养关系的相关知识点和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属于容易题。
6
5.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2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匀浆后检测,结果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取样时间 第10天 第20天 第30天 第40天 检测试剂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苏丹III试剂 碘液 检测结果 不显色 不显色 橘黄色 蓝色 【答案】C
【考点】有机物的鉴定
6.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图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II-5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C. II-5和II-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 D.III-9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 【答案】B
【解析】A错误,根据5、6、11得出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并且得出该病不在Y染色体上。该遗传系谱图提示我们此病既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可能为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无论是哪种遗传方式,II-5均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B正确。C项,如果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那么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此概率为1/4。D项,如果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生男生女患病概率相同;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即使生女孩照样无法避免患病。
6. 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成功替代了酵母菌的第6号和第9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得到的重组酵母菌能存活 , 未见明显异常 ,关于该重组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还可能发生变异 B.表现型仍受环境的影响 C.增加了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 D.改变了酵母菌的进化方向 【答案】D
【解析】进化的实质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6.以下为某兴趣小组获得的实验结果及其分析,正确的是
7
【答案】B
【解析】Ⅲ是叶绿素a,Ⅳ是叶绿素b,故A错误;透明带越大,说明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越强,故B正确;由图中染色体分布在细胞中央可知, 该细胞处于分裂中期,故C错误;根据图中信息,该数据说明了酶的高效性,故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综合考查了教材的相关实验内容,属于容易题。 6. 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3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幼虫密度是周期性波动 B. 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 C. 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幼虫的密度 D. 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有滞后性 【答案】B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 24.小杨同学将部分生物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答案】AB
24. 小杨对4种实验材料的研究及观察记录见下表,正确的是
8
选项 A B C D 【答案】BC
实验材料 胚胎干细胞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黑藻叶片 大肠杆菌 观察到的结构或现象 同源染色体联会 质壁分离及复原 叶绿体移动 有核仁 【解析】胚胎干细胞进行的分裂为有丝分裂,所以不会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的现象;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不会存在核仁。
24.下宪为四种不同细胞的比较结果,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答案】BD
【解析】蓝藻是原核细胞,DNA裸露,没有染色质,故A错误;洋葱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所以不能光合作用,故B正确;兔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所以没有染色质,也没有全能型,故C错误;蛙受精卵是动物细胞所以没有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内容.属于容易题.
【考点定位】本题综合考查了教材的相关实验内容,属于容易题。 24. 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细胞 蓝藻细胞 细胞壁 有 光合作用 有 无 无 无 染色质 有 有 有 有 细胞全能性 无 有 有 有 洋葱根尖细胞 有 兔成熟红细胞 无 蛙受精卵 无 9
【答案】BD
25.最近,可以抵抗多数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引人关注,这类细菌含有超强耐药性基因NDM-1,该基因编码金属
β-内酰胺酶,此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是
A.定向突变 B.抗生素滥用
C.金属β-内酰胺酶使许多抗菌药物失活 D.通过染色体交换从其它细菌获得耐药基因 【答案】BC
【解析】A项,突变是不定向的,故A错。D项,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故D错。抗生素的滥用相当于对细菌进行了自然选择,导致了超强耐药性基因NDM-1在该细菌中逐代积累,该NDM-1基因编码金属β-内酰胺酶,由此推测金属β-内酰胺酶使许多抗菌药物失活。故AC正确。
25. 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下表信息可预测,图8中Ⅱ-3和Ⅱ-4所生子女是
BB Bb 秃顶 bb 秃顶 秃顶 男 非秃顶 女 非秃顶 非秃顶
A.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4 B.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8 C.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8 D.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