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学与分析化学实验2 - 图文(3)

2025-07-23

基本内容: 1.标定Na2S2O3溶液:移取25.00mLK2Cr2O7标准溶液于250mL碘量瓶中,加入20%KI溶液5mL,6mol〃L-1HCl溶液5mL,加盖摇匀,在暗处放置5min,待反应完全,加入50mL水稀释,用待标定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呈浅黄绿色,加入3mL0.5%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变为亮绿色即为终点。记下消耗的Na2S2O3溶液的体2?2?积,计算Na2S2O3标准溶液的浓度。平行测定三次。计算公式:Cr2O7≌3I2≌6S2O3 CNa2S2O3?6(CV)k2Cr2O7VSO2?23 2.称取Vc0.2g左右溶液于锥形瓶中,加蒸馏水100ml及2mol/L HAc,加入淀粉指示剂3ml,用碘标准溶液滴定,滴定溶液显蓝色为终点,平行测三次,计算Vc含量。 教具与设备要求: 酸、碱式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铁架台、碘量瓶、电子天平 思考题、作业: 1.K2Cr2O7标定Na2S2O3时,为什么要在近终点加入淀粉,太早或太迟有何不好? 2.在标定过程中加入KI的目的何在?为什么不能直接标定? 3.要使Na2S2O3溶液的浓度比较稳定,应如何配制和保存? 4.如何配制和保存I2溶液?配制I2溶液时为什么要滴加KI? 5.标定I2溶液时,既可以用Na2S2O3滴定I2溶液,也可以用I2滴定Na2S2O3溶液,且都采用淀粉指示剂。但在两种情况下加入淀粉指示剂的时间是否相同?为什么?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实验讨论

《普通化学与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 课时安排 4学时 铁的比色测定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2.熟悉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了解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讲授提纲: 1.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分光光度计的使用(10分钟) 2.标准溶液系列和待测溶液的配制及吸光度测定(10分钟) 3.吸收曲线的绘制和标准曲线的绘制(10分钟) 重点:①分光光度法测铁含量的原理和方法;②分光光度计的校正和正确使用;③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难点:分光光度计的校正和正确使用 基本内容: 1.标准溶液系列和待测溶液的配制 将7支干燥洁净试管分别编号,按下表加入各种试剂(单位ml),摇匀,即配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和未知溶液。 试管号 Fe标准液(20 mg〃L) 3+空白 -11 0.5 0.5 1.0 8.0 2 1.0 0.5 1.0 7.5 3 1.5 0.5 1.0 7.0 4 2.0 0.5 1.0 6.5 5 2.5 0.5 1.0 6.0 未知液 2.0 0.5 1.0 6.5 10.0 0.0 (NH4)2S2O8的HNO3溶液(15%) 0.5 KSCN(40%) 蒸馏水 最后体积 1.0 8.5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吸收曲线的绘制 取3号溶液,分别在420、440、460、470、475、480、490、500、520、540、560nm波长处测定硫氰酸铁配离子溶液的吸光度A(用空白溶液作参比)。以λ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绘制吸收曲线,确定λmax。 3.标准曲线的绘制 在选定的波长下,用空白溶液作参比,分别测定不同浓度的溶液(1-5号)的吸光度。再以溶液中Fe3+含量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4.Fe3+含量测定 在相同条件下,测出未知液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出Fe3+含量,再计算出原未知溶液中的Fe3+含量。 教具与设备要求: 721型分光光度计、移液管(1mL,5mL,10mL)、烧杯(50mL)、试管、洗耳球 思考题、作业: 1. 吸收曲线与标准曲线有何区别?各有何实际意义? 2.如果试液测得的吸光度不在标准曲线范围内怎么办? 3. 根据有关实验数据,计算硫氰酸铁配离子在最大波长下的摩尔吸光系数?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实验讨论


普通化学与分析化学实验2 - 图文(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魏氏文化研究活动中心报告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