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展开探究能力 三、实验目的与要求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四、实验措施 :
1.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2.要让学生的科学研究 不局限与校园,要走出校园随时随地的寻找科学,探索宇宙。
五、实验安排: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学一览表
序号 1 2 了解土壤 课文题目 观察、实验的内容 研究土壤的成分 不同土壤的渗水性 完成情况 演示 分组 √ √ 3 4 土壤的保护 模拟土壤流失 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果实和种子 种子的萌发条件 根和茎 叶和花 认识固体 区分直根和须根 探究茎的作用 研究花的构造 研究固体的性质 √ √ √ √ √ √ √ √ 5 6 7 8 9 10 把固体进水研究固体在水中的沉浮 里 11 认识液体 研究液体的性质 √ √ 12 使沉在水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物体浮起来 13 雨下得有多自制雨量器 大
√
2014春三年级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一、 教材分析
新编《科学》三年级下册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例如,在教学内容中设计了“我们周围的土壤”和“植物和我们”等活动。作为这一线索的延续,三年级下册的主题确定为对“物质特征和变化的观察”,在这一册中共安排了“土壤与生命”、“植物的一生”、“固体和液体”、“关心天气”、“观察与测量”等五个单元。 来等 二、学生分析
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探索欲望。
三、实验目的与要求
1、 学生在活动中能正确进行物质混合与分离操作,能按观察物质混合与分离的基本程序进行观察,能根据事实说明物质混合后是没有变化,还是发生了变化;了解土壤的成分;
2、教师能够和学生一起准备用于探究活动的足够的材料,如薄而透明的塑料袋、水槽、玻璃杯、废纸、抽气筒等 。教师的引导应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教师应能够给学生的每一项探究活动以比较充分的时间保证,使学生的感受、思考、表达等都能得以比较充分地进行。学生在经历探究活动的基础上,知道空气是一种透明的物质,没有一定的开关和体积,但具有质量;知道固体、气体、液体的主要区别;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力等;同时,潜移默化地意识到,借助于可见的物质媒介可以发现并研究不可见的物质;意识到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也可以获得对一些问题的认识。
3、通过亲历种植、培养仙花的活动,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使学生领悟珍爱生命的意义,知道爱护花草树木。多方面地对一事物进行观察,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学会与人合学会用数据、图画、语言描述等方法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运用整理信息的方法发现事物变化的简单规律。 四、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实验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实验兴趣。
2.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实验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 。
3.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等方法。
4 组织好实验前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6、充分运用实验室,组织好每一个实验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7、发挥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又密切联系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去生活中发现探究。
五、实验安排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学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果实和种子 5 6 根和茎 种子的萌发条件 区分直根和须根 √ √ 课文题目 观察、实验的内容 研究土壤的成分 不同土壤的渗水性 完成情况 演示 √ 分组 √ √ √ 了解土壤 土壤的保护 模拟土壤流失 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