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第五,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使光宝科技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与国际接轨。在发达国家,对任何一个企业都是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来评价,并且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个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有明确的计划、有专门负责部门、有经费保障、有可操作的规范化管理程序。如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多米尼道德指数,《商业道德》、《财富》等都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评价体系。而在光宝科技,对企业的评价大多停留在经济指标上,虽然这种现状现在已经在改观,但建立起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迫在眉睫,我们必须加快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建设,尽快与国际接轨。 第六,加强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各级政府要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守法行为充分了解,并定期做出评估。表彰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对那些严重违反劳动合同法法、生产安全法和环境保护法的企业提出批评和惩罚,从而引导企业转变观念,朝着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向发展。
第七,加强企业社会责任舆论宣传,营造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氛围。充分利用媒介舆论,引发企业和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重视和思考,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案例的宣传推广,提升那些积极实践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企业的品牌形象。通过生动鲜活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案例,为其它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提供榜样。通过舆论,要让所有企业认识到,随着经济全球化,企业不能仅仅关注其经营行为,更要关注社会的整体效益,履行社会责任己成为当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6.2光宝科技企业应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社会责任标准 6.2.1抓紧结构调整,走科技创新和品牌之路
从2006年9月到2007年7月,国家先后调整了电子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引导电子行业放弃低附价值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从主要依靠劳动力比较优势的产品竞争,逐步转向依靠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品牌创造力的竞争,进而转变增长方式。要实现这一目标,两个方面很重要:一方面是依靠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从而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另一方面是走出品牌之路,提高产品附加值。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要有巨大的投入,却是提高公司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方向。企业应抓住时机,从分利用国家有关扶持政策,加快先进设备引进,加紧实施品牌战略,逆境中求生存,谋发展。闯出品牌的目的不在于摆脱原有品牌客户查厂验厂,而是能够让自己在整个供应链中占据有利位置,获得跟高利润,进而能从容应对自己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摆脱长期以来左右为难的尴尬的局面。
14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6.2.2发挥企业组织作用,统一标准,提高审核员的素质
针对当前标准太多、“验厂”频繁、企业不堪重负的情况,最紧迫的就是统一标准的问题。解决的渠道有两个,一是制定中国自己的标准,但是必须考虑到制定出的标准能在多大范围内得到认可,能否解决跨国公司各行其是的问题。二是作为单位的企业,对抗跨国公司的标准认证是不可能的,但是把这些出口企业团结起来,由企业组织出面与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谈判,协商一个统一标准是有可能的。
6.2.3实现行业自律,消除恶性竞争,建立对话机制
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并不只在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中存在,而是在我国各地区行业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国家法律法规的健全,监管体系的完善,更重要的是行业自律,实现行业自律就要发挥行业和区域性企业组织的作用。如借鉴有欧洲果品行业对于“粉红佳人”苹果的统一包装、现价销量等经验,采取有效从根本上杜绝企业竞争压价、恶性循环的破坏市场的行为。只有尽快遏制我国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企业才能从外商那里争取到合理的产品价格,从而有条件善待员工,企业也才能不断做大。
结论
作为一种观念,企业社会责任对于中国而言并非一种新鲜事物。事实上,中国古代的商业智慧中早已出现了责任经营的朴素观念。明代陕西蒲州商人王文显曾写道:“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故利以义制,名以清修,各守其业,天之鉴也,”这说明“利以义制”的经营观念早已成为中“善商者”孜孜追求的境界,而“仁中取利真君子,义内求才大丈夫”这样的楹联也从来都是古代中国商家昭示其经营理念的最为普遍的方式。
在我国企业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欧美各国消费者和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过去的接受“相信我”,发展到要求“告诉我”,一直到目前的“给我看”要求提供公司建立独立的监督机制,提供客观的证据。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对社会责任也经历了一个较大的转变,从拒绝承担社会责任,到推诿社会责任,一直到目前被拒绝承担社会责任.因此,跨国公司对供应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工厂由于不适合这种要求,经常被卷入旷日持久的反倾销调查和直接贸易制裁之中。
15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企业执行社会责任或实施SA8000标准的目的是什么?许多企业管理者并不是真正明白。在他们看,受到跨国公司订单挂钩的制约,工厂只不过是一个执行责任的被动受体。企业管理者并没有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去认识,SA8000标准应当是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规范,更没有从企业人力资源出发、人力资本投资和优化企业治理结构的角度,看到实施SA8000标准的目的不是很明确,必然带来企业内部动力不足,企业就无法真正形成“社会责任标准”常抓不懈的机制,达标活动也就显得“力不从心,措施不力。
本文通过研究透视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以及光宝科技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面对客户关于社会责任的查厂验厂压力的解决办法,希望光宝科技企业能够把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作为突破口,转变企业经营和管理模式,全力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社会中持续经营,走出国门,走出世界。
参考文献
周国银,张少标.SA8000:201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实施指南【M】.北京:海天出版社,2002:24
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组.中国企业社会会责任报告2006[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30 黎友焕.SA8000对我国当前外贸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南方经济,2004(04):105-108 陈超.江苏常州出台《企业社会责任》【J】.中国质量报,2008(08):9 李立清,李燕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93 常凯.经济全球化与企业社会责任运动【J】.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4:1-5
周国银,张少标.SA8000是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实施指南【M】.北京:海天出版社,2002:48 常凯.经济全球化与企业社会责任运动【J】.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4:1-5 唐晨.欧美推行SA8000是数百年来工人运动的目标,南方都市报
国际劳工标准:全球化时代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2007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