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8)

2025-04-30

①第3自然段主要写什么?第3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的内容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②第3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2)练习填空:

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的一样。(①划线部分内容为可移动的文字复片,便于学生完成填空后,变换句子的顺序反复朗读,从实践中理解分号的作用。②在练习完毕,从实践中使学生了解分号的实际作用后,启发学生从感性上初步认识先总起后分述再总结的写法。) (3)小结:赵州桥的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4.学习第4自然段。

(1)思考:课题是“赵州桥”,课文1至3自然段已把赵州桥建造的年代、外形特点和栏板上精美的图案作了介绍,为什么还要写第4自然段?

(2)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怎样理解的;对“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又是怎么理解的。

(3)大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读出自豪的感情。 三、读课文,回顾总结。

1.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

2.填空:这篇课文讲的是历史悠久,世界闻名的赵州桥既坚固又美观,它的建造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附:板书

语文百花园四

一、教学要求:

1、辨析形近字,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2、练习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3、读读背背古诗《鹿柴》。

4、阅读诗歌,体会雨中树林的美妙。 5、练习介绍家乡。 二、重点、难点:

1、正确辨析形近字。

2、介绍家乡,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比一比,在组词。

1、认读四组形近字。 2、比较它们的不同。

3、指名扩词后纠错,然后读一读。 二、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1、读题明题意。

2、读题中例句,掌握合并句子的方法。 3、学生齐读例句,再次感受合并的方法。 4、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合并句子的练习。

36

5、教师小结:平时说话、写话时遇到类似的情况,也就是由同一个主语完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活动时,后面的主语就可以适当省略。 三、读读背背古诗《鹿柴》

1、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诗。

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4、认识多音字:柴、鹿柴。

5、理解诗题:鹿柴——表示一个地名。 6、学生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7、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诗句,给大家介绍介绍。

8、学生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景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9、练习背诵古诗。

10、认识诗人王维:也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创作的许多古诗都是描写自然景物与田园风光的。

11、师生交流王维创作的其他古诗。 四、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完成“阅读平台”与“能说会道” 二、教具准备

课前调查:走走、看看、问问,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与风土人情。 三、教学过程

一、阅读平台——雨中的树林 1、谈话导入。

2、初读诗歌,感知大意。

3、精读诗歌,体会雨中树林的美妙、神奇。 4、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5、在这四小节的诗歌中,主要是围绕哪一个小节进行描写的?

6、教师总结:诗歌按照从总到分的写作方法,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雨中树林发生的事情写得十分生动、有趣,让我们感受到了雨中的树林犹如一个新奇、美妙的童话世界。 7、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诗歌。 二、能说会道——谁是最佳小导游 1、指名认读本题中的提示。

2、学生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与任务。 3、学生独立准备口语交际的内容 4、指名反馈,联系介绍家乡。

5、集体评议,指导学生进行清楚,有序地介绍家乡,突出家乡的美丽或可爱。 6、四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相互介绍,交流。 7、各小组推选一名小导游,在全班交流、介绍。

8、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不懂或不清楚的地方,举手向小导游提问,请小导游认真回答。

37

9、全班评议:十佳小导游。 10、教师总结:家乡有勤劳善良的人民,家乡有美丽的风光,家乡有有趣的风土人情,家乡有我们幸福的家园,我们不仅要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我们还要好好学习,长大建设家乡、美化家乡。

三、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完成“笔下生辉”。练习描写身边的一处景物。 二、课前准备

课前观察自己身边的一处景物。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习作要求。

1、教师:细心的孩子一定能够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美丽的景物。如:树林、小河、田野、道路、建筑??,今天我们就来练习动笔赞美它们。 2、教师板书:介绍一处景物。 二、观察表达,口头介绍

1、说说你最喜欢身边的哪一处景物?问什么? 2、出示提示,引导观察、说话。 3、学生按提示独立观察,准备描述。 4、指名反馈。 5、集体评议。

6、同桌互相介绍,互相评议。 三、理清思路,动笔写作

1、教师导言:现在就请大家把自己所说的再整理一下,然后动笔开始写作。 2、学生独立写作,教师巡视检查,进行个别指导。 3、作品展示、评析、练习修改。 四.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7. 七颗钻石

一、教学目标:

1本课要求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庄稼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此时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水意味着什么?

38

师: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某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如果你是她,你会怎样用掉这罐水呢?

师:是啊,多么珍贵的一罐水啊!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个童话故事《七颗钻石》(板书课题)就是围绕这一罐水讲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拿出放在课桌里的文章,放声地读,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 三.交流自学成果

1.检查朗读情况

师: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4个) 我们就请四位同学来读一读课文。 四.研读课文,体会感悟

1.(师:看来大家已经能读通课文了。那么请你再仔细地放声读读课文,你读了课文之后有什么问题想问?可以把问题写在旁边的空白处。) 自由提问:

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

(1)为什么水罐里装满了水?(是啊,好奇怪啊!) (2)为什么水没有洒?(真是奇迹啊!)

(3)为什么水罐变成了银的?(老师也想知道啊!) (4)为什么水罐又变成了金的?(难道它会变魔术吗?)

(5)为什么从水罐里会跳出七颗钻石,还会涌出一股巨大的水流,钻石还会变成星星,越升越高?

(6)为什么水罐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

2. 师:是啊,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神奇的变化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水罐里会装满清澈新鲜的水?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第二自然段,找找原因。 (1).师:天上的神仙看到了什么?

(2).师:神仙看到后,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

(3.)师:好的,那么现在这个问题你能解决了吗,到底是什么力量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呢?

(生:是小姑娘对母亲的爱,是孝心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师:是的,是孝心感动了上天,使她拥有了这一罐清澈新鲜的水。那么这个问题我们解决了吗?好的,那我们就把这个“?”擦去了。(板书:孝心感天) (4.)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部分,边读边体会小姑娘对母亲的那份爱。 (出示)一天夜里??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3.师:那是多么清澈,多么新鲜的一罐水啊,可是这罐水怎么会掉在地上,而且一点儿都没有洒呢?

(1.)a. 学生说感悟,师引: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来读给大家听吗?(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谁还想用你的朗读来表达自己的体会?老师也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了小姑娘的高兴劲儿,也体会到了小姑娘是多么地关心自己的妈妈。

b.学生读文中内容,师引:老师从你的朗读中感觉到你也是“喜出望外”的,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个“喜出望外”的呢? 过渡:第二个问题,谁还有补充吗?

(2.)师:小姑娘,你这样匆匆忙忙的是干什么呀?(

39

师:你是担心母亲啊,多孝顺的孩子!

(3).师:同学们,使水罐又一次显示它的神奇力量的原因是什么呀?

师:是的,又是小姑娘的孝心啊,,这个问题我们也解决了。(擦去“?”)(板指:孝心感天)

(4.)师:小姑娘的孝心使水罐发生了两次神奇的变化,真让我们感动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感受小姑娘对母亲那份孝心!(齐读)

(5). 师:明明是木头做的水罐又怎么会变成银的呢?真是太神奇了,谁能解开这个疑惑呢?

(学生说,师引:你从哪感悟到的呢?)

(1) 师:课文第二段也有一句描写小狗的句子,找到了吗?(出示“小狗却只是哀哀地尖叫”;“小狗变得欢喜起来。”)

(2) 师:它在向小姑娘哭诉什么,哀叫什么呢?

(3) 师:而当小狗舔净了小姑娘手中的水后,它变得欢喜起来。它会欢喜地和小姑娘说些什么呢?请你写下来。(写)(交流)

(生:因为它得到了生命之水,它获得了新生;

因为它又有了生命力,它感谢小姑娘真挚的爱心。) (师评:你很会想象;你的语言真美;你说得非常真诚) (4) 师:你能像刚才那样概括水罐发生变化的真正原因吗?

生:小姑娘不但爱自己的母亲,还用真挚的爱心对待小动物,她的爱心是广博无私的!(板书:爱心如银)

(5) 师: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赞美小姑娘广博无私的爱。(齐读) 五.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课文内容上的) 在学习方法上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

装满水 孝心感天 没有洒

旱灾水罐 银 爱心如银 金 七颗钻石 一股水流

18、平分生命

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读生字7个,会写生字11个。

2、读懂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 3、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初读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文章中心意思时的作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40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变电运行技术(选择题)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